李刚 | 智库共同体建设的若干问题



李刚(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南京210093)

摘要

  智库共同体是由智库及其重要利益相关方组成的战略和政策研究咨询社群。智库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第二是责任共同体,第三是命运共同体。智库共同体的任务是三大体系的建设,即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智库共同体要获得良好发展,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政智关系;二是智库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关系;三是智库共同体和媒体之间的关系;四是智库共同体和资助人的关系。智库共同体价值共创的道路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共商;第二是共建;第三是共享;第四是公开。

关键词

  智库;共同体;建设

  今天跟大家分享关于“智库共同体”的话题。这个概念是我们第一次提出,以前大家不太关注。我认为智库共同体是时代的产物。因为这个细分的行业本来是被遮蔽在咨询业、遮蔽在党和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当中的。自2013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来,智库这个概念从陌生的学术术语变成非常流行的政治性话题。因此,时代呼唤智库共同体,是因为它跟我们治国理政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很大关系。

一、智库共同体

  关于智库共同体是由智库及其重要利益相关方组成的战略和政策研究咨询社群。新型智库和智库共同体概念的诞生,对智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它解决了我们的专业身份认同的困惑,战略研究者和政策研究者除了原来的学术身份外,我们获得了和国际接轨的智库专家身份,有利于国际交流,有利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面向实践,有利于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现实脱节的问题。

  智库共同体分内圈和外圈。从内圈来讲,这个社群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智库的领袖与管理者。任何一个好的智库一定有一个好的智库领袖。智库领袖这个概念,西方有一个专门的英文单词叫“政策企业家”或者叫“政策创业家”。一个好的智库往往既有一个具有远见卓识,且运作能力非常强的领袖来推动它,又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来营运它。智库和传统的学术机构绝对不是一回事,因为智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本身就是一个沟通、传播、交流的平台。所以,如果不懂得如何举办会议、论坛,不会搞传播,就不是一个好智库,但是并不妨碍它是一个好的学术机构,学术机构强调板凳要坐十年冷。第二部分是专业人员,也就是所谓的智库专家。专家在西方智库中分两大类,叫作“分析师”和“顾问”,从事政策分析和战略分析工作,靠实证作分析,用事实来说话,而不是靠“头脑风暴”。第三部分是行政团队。做行政非常不容易,会有想象不到的困难,如果是经验丰富的行政团队,就可能避免一些问题。西方智库的行政团队分工很细,有专门做政府关系的、有专门做媒体关系的、有专门负责筹资的等等。智库共同体的三个部分是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称为智库。

  智库共同体的外围也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是智库的管理部门。在我们国家主要是指负责新型智库宏观管理部门,比如各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教育部和高校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部门等。这一点上我们国家具有体制的优势,当然这也不是说其他国家就没有智库宏观管理部门,比如德国的莱布尼茨学会就是具有智库行业管理职能的第三方社会组织。我们如果可以发挥体制优势,很多事情做起来也会比较容易。比如征集数据。第二是党和政府机关对接智库的部门。智库研究,尤其是政策研究、战略研究,要与党和政府机关对接。第三是刊物、报纸、出版社、网站等智库媒体。比如《光明日报》的智库版、中科院和南京大学创办的《智库理论和实践》。第四是智库的服务者。为智库服务的专业公司,将来一部分智库数据的处理都可以外包给机构去做。第五,智库的研究者也属于智库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智库共同体属性

  智库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做智库不只是全靠情怀,还有利益,这是不可否认的。没有利益驱动的事业不会长久。目前我国智库业年度经费有100多亿,产值数百亿,从业人员数万人。虽然智库是一个非营利的行业,但是特涉及到从业人员的报酬和事业发展。所以智库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第二是责任共同体。智库共同体不仅仅是利益共同体,更是责任共同体。因为智库共同体要利用专业的政策研究来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来推动整个国家的治理现代化。如果说没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感,是没有办法从事真正的智库研究的。智库研究的非营利性也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自我牺牲精神。

  第三是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从这个理论出发,我们认为智库共同体也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因为智库共同体和国家、民族、人类同命运共呼吸。因此,智库共同体不能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左右。第四是学术共同体。智库离开学术就是一个说客公司,智库共同体和说客公司最大的区别是,智库共同体是依靠专业水平来赢得地位的。

三、智库共同体的任务

  智库共同体的任务是三大体系的建设,即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

  什么是话语体系?智库共同体能不能有话语体系?任何一个国家的智库都会塑造自己的话语体系,不抓话语权就没有搞智库的必要。中国智库的话语权体现在靠专业知识、靠客观公正的研究、靠为公共利益和全民福祉服务,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我们话语权的来源。但是我国智库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很小,这和我们的经济地位不相称,这和我们担负的全球治理责任不相称。因此,我国新型智库要加强国际话语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5.17讲话关于这一点做了精辟阐述。中国智库要抓国际话语权,就要参与甚至建立国际性组织,就要运用基金这种形式支资助国际的中国战略和政策研究,就要加强智库国际交往,特别是要凝练标识性概念,提出易于被国际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这些工作都是智库共同体亟待加强的。

  中国智库目前的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都非常弱小。就教育智库而言,很多学校虽然有有教育政策方面的专业,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和培训,这些专业毕业学生并不能适应从事教育咨询和教育智库的工作。学会是学术体系的基础架构,很多人都在呼吁成立一个智库学会或者智库研究会。但是这事情尚未进入上层议事日程,民间就成立了很多智库联盟,将来这些智库联盟一定会整合到大的中国智库协会或全国智库研究会当中。因为学会是一个行业确立的标志,一个行业能否站住脚,关键看是否有一个全国性的学会。以上是智库共同体面临的三大体系的建设,这是非常艰巨的任务。

四、智库共同体的几种关系

  智库共同体要获得良好发展,须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种关系是政智关系。智库和党、政府、政治系统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如果智库的主业就是政策解读,或者成为政策的阐述者,是没有地位的。为什么要做所谓的前瞻性、预备性的政策研究?为什么要做基于实证的、基于数据的分析?因为只有这样,智库共同体在政治系统面前说话才能够有一定的底气,才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政智关系。

  第二种关系是智库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关系。有专家认为,不要把高校智库建成一个学校的孤岛,这一点非常重要。智库有一种模式叫小机构、大网络,很多智库在起步阶段属于小机构。对于高校智库而言,首先要有把整个学校的专家和资源纳入网络的能力,一定要把高校智库办成学校整个战略研究和政策研究,甚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枢纽和中心,能够对学校的学科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种关系是智库共同体和媒体之间的关系。智库共同体要和媒体形成一种价值的共创、共赢、共生的关系。

  第四种关系是智库共同体和资助人的关系。未来智库共同体的主要经费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来自社会捐助。如何处理研究和捐助人之间的关系?如果谁捐款,智库就为谁说话,那么智库最终很可能就变成利益的代言人,这种智库会消亡。

五、智库共同体的价值共创

  智库共同体价值共创的道路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共商。智库共同体各利益相关方之间要做到共商,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这一点智库共同体内部首先要做到。第二是共建。智库共同体的内圈、外圈之间要共建,许多项目大家可以一起合作研究。第三是共享。共建成员将数据提供给智库共同体和智库联盟后,智库共同体和智库联盟要为成员提供服务,共享研究成果。第四是公开。为保证共商、共建和共享,必须要做到过程、决策、成果公开。因为这是一个价值共创的过程,每一个成员、每一方都参与了价值共创过程。


作者简介:李刚,男,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