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 | 提升我国教育治理能力的三个关键性问题



徐辉

摘  要

  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学校治理是我国当前教育治理的三个维度,提升我国教育治理能力应依据这三个维度解决三个相应的关键性问题。第一,应发挥国家体制优势,继续增强教育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第二,改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增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社会动力;第三,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学校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活力和能力。

关键词

  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教育治理;治理能力

  我认为教育治理有三个维度,即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学校治理。时间所限,我想在这三个维度里面,从每个维度提出一个关键性问题加以分析,突出重点。

  先谈谈国家治理。国家治理还可以细分,有法律体系,行政体系和监督体系的治理。法律体系对教育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治理要实现法治,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是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在不断推进这方面的工作。行政体系对教育治理起关键作用,它是国家决策力和执行力的主体,教育主管部门的治理能力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速度与质量。除了法律系统和行政系统之外,监督体系对教育治理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无论是体制内的监督力量还是更广义的民主监督,对提升教育治理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监督。英国的皇家督学是这方面一个很好例子。

  虽然国家治理体系有共性的要素,但我觉得因为国情不同,关注民族和国家自身的特点尤为重要。国家治理当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体制优势,文化优势,社会优势,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例如在座的香港大学教授程介明先生告诉我,国际社会中存在一种“筷子文化”,这些使用筷子作为重要餐具的国家表现出许多共同的文化特点,例如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这就是文化因素对教育治理的重要意义。我今天只想抽取国家治理能力当中一个关键性问题来讨论,即如何更好地发挥国家的体制优势,这个问题在当下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国际上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体制优势有很多讨论,也有许多争论。我认为,我们的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优势,对国家建设和发展特别重要。数以亿计的人口在短短几十年时间能够脱贫,汶川地震灾区能够快速重建,航天和高铁事业能够迅速发展,没有我们的体制优势是无法做到的。在教育领域,也有许多例子。例如,西藏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农奴社会,社会生产力很不发达,教育程度低,文盲比例高,解放后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现在已经普及义务教育,并且率先在全国实现15年免费教育,青少年文盲率降低到0.52%,如果没有我们国家的体制优势,这一切很难做到。再重复一遍,相比周边一些发展中大国,中国的文盲人数为什么消除得那么快,中国的贫困人口为什么消除得那么快,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是关键。

  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作战图生动地表明,我们的体制优势不仅表现在国家层面,也表现在区域和地方层面。湖北省为了解决教育精准扶贫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精确到每一个地市,精确到具体多少人。像这样的事情不仅湖北在做,全国各地尤其是精准脱贫任务繁重的省区都在做。这是体制优势在地方发展中的生动体现。我相信到2020年,通过教育途径实现精准扶贫,解决一千万人孩子培训就业的目标,能够得到实现。

  现在我们体制优势不是说没有问题,没有挑战。四川省凉山州悬崖村的孩子们原来一直顺着悬崖攀爬17条藤梯外出读书,现在已经改为攀行钢筋结构梯道外出读书。坦率地讲,这个改进非常重要,提高率村民外出和孩子读书的安全性,但这远远不够。这个例子不过是想说明,需要我们发挥体制优势去解决的问题还很多。体制优势本身也包括各种要素和方面,比如财力问题,中央财力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增加,地方财力如何进一步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如何科学划定,等等。体制优势面临的许多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解决,发挥体制优势就会变得越来越难。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大问题。

  第二个大问题涉及社会治理层面,面临的挑战也很多,如教育社会投入问题,终身学习问题,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等等。在此我重点谈谈全社会如何优化终身学习环境这一大问题。我们这个国家要把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口资源,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教育,不光是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也很重要。现在人人都知道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但义务教育或正规学校教育结束之后,究竟还有多少人有机会有能力有愿望接受继续教育?实际情况可能很不乐观。我到过很多单位,很多企业,很多学校,问过很多人同一个问题,离开学校后你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或培训吗?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相比之下公务员、医生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做得是比较好的,企业员工,农民工,农民,自谋职业者的继续教育与培训就差得很远。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应只是少数人的事,而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机制,有利于鼓励和推动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学习,让学习者有愿望、有条件、有能力接受终身教育与培训。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教育的社会治理水平将大大提高。北欧国家在这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

  长久以来我不仅非常关注国家开放大学的发展,也呼吁各方努力支持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因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要有载体,国家开放大学以其独特的职能和完备的体系,能够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许多人还不太了解不太关心国家开放大学建设,不知道它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不知道国家开放大学通过行业、企业、城市和大学联盟,以及和中央、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电大的紧密联系,不知道国家开放大学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很好平台,这种局面应该加以改变。很多人告诉我英国开放大学如何如何优秀,如果中国有一所知名度同样高、社会影响力同样大、教学水平同样高的开放大学,对推进全民学习不同样是一件好事吗?如果有各方支持和其自身努力,这件事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谈谈第三个大问题,即学校治理问题。学校治理也涉及许多方面,如依法自主办学,多元评价,模式创新等等。今天要我只讲一个问题,也就是如何提高学校讲依法自主办学能力的问题。中国学校治理方面最大的不足,是缺乏真正能够依法自主办学的能力。中小学不能自主选择教材,也许有我们的理由,但在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依法自主选择教材的做法很普遍。再举一个例子,这两天北京发布“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并相应采取一系列管制措施。这是必要的,大家都能够理解。但面对雾霾天气到底应该如上图所示,在学校学习还是放假回家?学校面临的具体情况可能很不相同。到底应该由学校自主决定,还是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作出决定,大家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具体例子,要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依法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十分重要。学校面对自己的特殊环境,遇到各种特殊事件甚至灾害灾难,不能坐等上级通知,必须有能力自主决策自行应对。在更高级的层面上说,我们的学校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特色课程选择与创新、人事资源优化配置、推行“三个面向”等方面,应该享有更多的依法自主办学的权利,否则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增强办学活力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最后,我作一个简单总结:第一,应发挥国家体制优势,继续增强教育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第二,改善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增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社会动力;第三,依法自主办学,增强学校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活力和能力。


作者简介:徐辉,男,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专职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主要从事比较教育研究。本文为2016年12月17日作者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所作演讲的整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