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 周洪宇: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2019年12月8日,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在京开幕。来自教育、科技、财经领域的国内外大咖们围绕“科技发展于教育变革”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思想风暴。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演讲。周洪宇教授以“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详细阐述了什么是智能时代和智能教育?以及,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发展,人类正从信息时代走向智能时代。加强智能时代下的智能教育,构建智能时代下的新型教育治理体系,对于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我有两点想法和大家分享。第一,什么是智能时代和智能教育?第二,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题中之义。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发展或者跨越式发展,都伴随着一次相应的重大教育变革。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教育革命,我个人认为大致上有三次。第一次教育革命是发生在农耕社会,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由于生产力低下,知识短缺,教育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第二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为适应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教学走向大众化、规模化和统一化,教育培养的人才也逐渐呈现出同质化。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信息、智能社会,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和智能社会过渡的阶段,诞生了适应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的个性化教育。

  今天我们正处于第三次教育革命之中,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出现,我们进入到智能时代。我把智能时代的特征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万物感知

  二是在万物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

  三是在互联互通中便捷及时的交互交流

  四是在交互交流基础上的高度协同共享

  五是基于前面特征基础上高度的智能智慧化

  正是因为无时不在的交互共享,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整个世界构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那么,智能时代教育有哪些特征呢?我大致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是教育过程智慧化

  二是教育治理智能化

  三是教育服务个性化

  四是教育生态智群化

  事实上,整个社会对智能时代、智能教育都非常关注。今年5月16日,总书记在首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上致贺信,“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应把握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态势,以促进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和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为抓手,着力推进智能时代的教育改革。”

  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加强对智能时代的教育的研究,对重新构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是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中紧迫而重要的实践课题。那么,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哪些?

  首先,从机遇上来看,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教育治理带来教育管理的智能化、教育决策的智慧化和教育服务的个性化;区块链技术为教育治理带来去中心化、知识体系、信任机制等机遇。

  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教育领域,必然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利用更丰富、更先进的现代治理手段,优化教育管理方式,同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些都是它的发展机遇。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教育行业的改造与整合,打造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建立公开公平的教育资源机制。

  那么,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了哪些挑战呢?我概括为四个方面:

  一、 对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挑战

  二、 对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克服“五唯”的挑战

  三、 对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挑战

  四、 对完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带来的挑战

  如何理解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挑战?首先 “放管服”改革是政府自身职能的改变。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育行政权力配置的科学性与效率性问题。中国的教育改革概括为几个大方面:“一个核心”、“四大改革”、“五大保障”。“一个核心”是指,教育改革要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模式进行改变,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同时“四大改革”指的是,要进行现代学校制度的改革,办学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以及特别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

  另外要把“一个核心”、“四个改革”进行好,必须有“五大保障机制”的改革。“五大保障机制”,包括:第一,组织领导机制,这是最核心的;第二,投入机制的改革;第三,教师队伍建设;第四,教育的法律保障;第五,教育机制的保障机制。

  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是借助智能技术、数据挖掘对教育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与科学分析,诊断“放、管、服”中现存的问题、预测发展趋势,发现“放、管、服”改革规律,针对性地变革与创新,破解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同时治理时代的组织教育机构和形式,现在也在发生变化。教育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强化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组织效率,有助于提高教育行政权力配置及服务的科学性与效率性。再者,我们还可以利用区块链数据共享模式,用整体和系统的观点来思考与规划,实现教育数据跨部门、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

  再来谈智能时代对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克服“五唯”带来的挑战。当教育对技术产生过度依赖的时候,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和整体性很容易逐渐被侵蚀,尤其是当前市场化、功利化的教育不断增多,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智能教育如何在科学精准地识别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和发展水平基础上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宏观层面上,区块链技术为教育带来的去中心化、知识体系、信任机制等机遇,有利于健全政府、学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保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教育的各阶段、各环节、各方面,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中观层面上,打破以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元化格局,建立以学校为基础,辅以家庭、企业、社会、线上教育等多元化交互式的人才立体培养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教育和人才体系之间在人才、信息、学分、征信等方面更大规模的互联互通,保障人才资源的有序高效流动,逐步解决人才“帽子”满天飞,唯文凭和唯论文的评价导向。

  微观层面上 ,区块链被称作“不可篡改的数字账本”,由分布式账本构成,追踪账本,就能追溯人才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为解决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评价体制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解决学生学习的信任机制,通过“学分银行”对学习者的各个阶段和各类学习成果进行统一管理、核算和转换,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双向链接、淡化两者之间边界、彻底打破“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的一元评价体系。

  第三,智能时代对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挑战。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借鉴银行的储蓄系统和功能,每个学习者有一个伴随自己一生的学习账户,记录学习活动,并且可以通过学分转换系统换取学分。当学分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以兑换,申请将学分兑换为各种资质凭证,如毕业证、资格证书等,实现零存整取、灵活结算。这种方式真正实现了所有人,包括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能的人都能接受成长需要的教育,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回应教育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关切和期待。

  第四,智能时代对完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带来的挑战。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发展,我们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如何缓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给人们带来的教育伦理、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的担忧;全球教育仍存在教育资源区域分配不均衡、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如何更好地发挥和实现智能教育在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功能和作用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利用先进的智能技术来推进依法治校同时,如何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

  所以,推动和完善智能教育的立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智能技术、信息传播、文化等多领域,国家、部门和地方多层次政策法律法规,推动智能教育发展的立法应该分领域分层次立法。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是完善已有教育法律法规,在立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在已有的法律法规条款中增加推动智能教育发展的内容,或以条款的方式作出规定。如在已有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学位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法律里增加有关新的条款内容;同时应加快制定专门的教育法规,如制定《人工智能教育法》和《人工智能教育管理条例》等。

  二是加强对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积极探索发展规律,探索建立适应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制定专门的人工智能促进法及条例、互联网促进法及条例、大数据促进法及条例、区块链促进法及条例等。

  三是继续完善有关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信息管理法律法规、数据管理法律法规等,与时俱进地增加新的法律法规条款,删去已过时、不合适的法律法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