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解读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助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周洪宇(全国人大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把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随后,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教育现代化五年实施方案(2018—2022)》,标志着我国教育现代化开启新征程。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这个时代背景和时间节点,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当其时,必将对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有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意见》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取得的长足发展和显著成就,第一次集中概括了教育科学研究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一次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加强教育科学研究的总体要求,第一次明确了提高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教育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建设高素质创新性科研队伍、提高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保障水平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任务举措。

  总的来看,《意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注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主导权。二是注重问题导向。根据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针对目前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存在的理论供给、成果转化、国际化水平、体制机制、保障水平、自身建设、科研评价和学术风气等问题,立足国情世情,坚持问题导向,提出方法路径。三是注重激发创新活力。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系统谋划教育科学研究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教育科学研究考核和人才评价制度,充分调动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注重落地见效。坚持宏观引导与具体行动相结合,从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体制机制创新、科研队伍、保障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可落实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抓好《意见》的具体实施,要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融会贯通,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助力教育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把教育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教育治理效能。《意见》提出,按照国家教育现代化总体部署,构建更加健全的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研究体系,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重点打造一批新型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科研队伍,催生一批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科学研究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更有活力,组织形式和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科研成果评价更加合理,原创研究能力显著增强,社会贡献度大幅提升,推进建设教育科学研究强国,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在新时代加强新型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建设意义重大。

  新型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是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研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距离为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明确方向,推进新型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教学研究机构路径转型。一是研究人员的转型,由重学历向重阅历和学历转变。《意见》明确提出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措施,比如“推动党政机关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推荐智库专家到党政部门挂职任职”,“推荐知名智库专家到有关国际组织任职”等,这些措施非常重要。二是研究内容的转型,由注重学术理论问题研究为主向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转变。三是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转型,由传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向依靠人工智能、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转变。四是研究成果的转型,由过去的注重学术理论成果发表向重视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转变。五是组织形式的转型,由单学科、个体化的科研组织形式向跨学科、组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转变。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需要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上下功夫。要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掌握《意见》的要义,按照文件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项”狠抓落实,不断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教育研究》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