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教授携团队出席“推进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



  4月16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指导、太原师范学院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省公平优质教育体系建设智库协办的“推进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校长论坛”在太原师范学院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郭晚盛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博士生导师申国昌教授,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操太圣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教师教育处处长、博士生导师纪德奎教授,宁波市政协常委、宁波大学教育督导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海洋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训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秘书长刘来兵教授等专家,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马国新,太原五中校长、山西省首批名校长杨向东,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学校校长、教育部首批领航校长郭长安,山西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李彩萍,山西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武志军,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副校长侯伟,山西省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贾嵘,晋中市榆次区第五中学党总支书记闫汉卿等中小学校长应邀出席。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社科联副主席、太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惠元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标要求,聚焦大中小学思政育人贯通愿景,以师范教育为牵引,以基础教育为重点,顺应时代潮流和社会需求,立意高远,意义深远。希望各位专家校长畅所欲言,深入交流,并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聚焦新时代学陶师陶文化传承,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

  郭晚盛院长代表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指出,陶行知先生实践自觉、知行合一、创造教育思想对推动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助力教育回归本真形态、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育人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一线中小学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将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落到实处。

  在专题报告环节,周洪宇教授以《从习近平总书记三论陶行知谈如何弘扬陶行知思想、事业和精神》为题,从教育史视角阐释了陶行知先生的学术生涯与教育实践,对习近平总书记三论陶行知以及如何弘扬陶行知思想、事业和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提出,应当通过精读深思陶行知先生的名篇名作、弘扬宣传陶行知教育精髓、创建提升陶行知教育学派、创造性转化和发展陶行知精神等方面来“举行知旗,走行知路”。

  申国昌教授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讲述了“双减”政策提出的背景和实施目标,认为当前基础教育应走向以“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途径、四个结合、五育并举、六种能力、七项目标、八大特性”为基本内涵的“生活·实践教育”。刘庆昌教授从理论思维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应该具有教育现代化的普遍性特征,认为教学革新旨在促进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思维重塑旨在促进教育的文明化发展。操太圣教授指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高质量“人”的内涵,并基于长期的教育实践来判断影响其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应警惕“教育的学习化”倾向,要从学校系统变革的角度寻找关键事项。纪德奎教授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可从属性维度、理念维度和特征维度来全面理解高质量教育的内涵,通过制定双引计划、高精尖培育计划、标准化建设工程和质量工程等路径来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刘训华教授提出,教育体系需要转型升级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以生为本”的评价体系,强调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

  马国新校长分享了光谷实验中学的教育经验,认为教育是因爱而生、为成长而来的帮助,强调教育是帮的艺术,并用“看得见的教育”定义“生活教育”和“帮教育”的朝向。郭长安校长认为,“双减”政策的三大核心任务是提高课堂质量、减轻作业负担和创新课后服务。

  在圆桌讨论环节,各位中小学校长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主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享了所在学校的典型做法,并就如何促进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落实中小学新课标、推进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来源:太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