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 李宇阳 | 如何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的分析



  作者信息

  李宇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周洪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摘要

  根据系统耦合理论的观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是育人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存在系统间耦合度不高、耦合协调度欠佳、时间与空间耦合水平亟待提高、耦合效应不显著等问题。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现耦合的关键在于增强子系统间的联系,进而形成新的主体联合系统。基于此,应明确育人目的,实现场力耦合;充分利用三大界面,促进系统间的贯通融合;强化时间和空间耦合,推动教育资源全时空覆盖;优化调控系统,确保耦合系统正向有序发展。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的协力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机制。由此可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不仅是舆论共识,而且已得到法律认可与保障、上升为国家政策目标,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常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力支撑,也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一、系统耦合理论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研究中的应用

  系统耦合理论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要素或一个系统内的子系统之间耦合关系的协调、反馈以及发展的机理和机制的理论,最早应用于物理学、生物学、农学、地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20世纪末,任继周院士首次将“耦合”这一物理学概念引入农业科学系统,并对其进行了明确界定:“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当条件成熟之时,系统势能延伸,不同系统的结构功能结合,产生新的、高一级的系统。它不是原系统量的增大,而是新功能体——具有新质的较高层次的系统。它联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发生了“系统耦合”,由此产生的新的系统称之为“耦合系统”。简言之,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当条件成熟时,它们可以联合为一个新的、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这一过程便是系统耦合。在新的耦合系统中,各子系统的潜能将得到充分释放。实现系统耦合,需具备三大条件,即子系统相对独立、子系统间存在交流与联系、子系统间存在相互作用和影响。

  目前,从理论角度研究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成果仍是凤毛麟角,主要是从重叠影响阀理论中获取有益启示,强调透过系统耦合理论视角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不可多得。根据系统耦合理论的观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一个整体,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是育人机制的基本构成要素,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三个子系统的相对独立性主要体现在三者育人职能与优势上的差别。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主阵地,学校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其他教育无可比拟的。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品德教育,在促进儿童道德发育层面,家庭教育有着独特优势。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最根本、最有效的职能。社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延伸,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在相对独立的同时,三者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每一子系统充分释放育人潜能都要依赖于另外两大子系统。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和社会教育的大力支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与有效联结。社会教育规范发展依赖于家庭教育的积极参与和学校教育的科学引导。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单一优化很难对耦合系统的整体优化起到显著作用,只有不断加强子系统间的协调性,增强它们相互作用的效果,才能在整体上使系统的耦合功能达到最优。由此可见,如若三大子系统各自为政,各自系统本身的育人潜力难以完全释放;而三者联系越密切,互动越频繁,耦合性则越佳,越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着力探究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子系统间的耦合机制,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二、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耦合现状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一定问题。从系统耦合理论视角来看,当前协同育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耦合度不高

  耦合度也叫耦合性,是指系统或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代表着系统或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依赖关系。当前,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间的耦合度不高,相互影响力度不够。学校容易忽视家庭教育的正向功能,家校之间缺乏互信。家庭教育存在定位模糊、专业化程度低、方法不当等问题,无法科学高效配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位较多,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尚不密切。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在进行系统耦合时,往往伴随着系统相悖。毋庸讳言,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子系统进行耦合之时,会有一定的障碍。随着家校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日益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经常互为掣肘。换言之,学校教育的触角会不自觉地伸及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独立性受到挑战;家庭教育则会过多“干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受到威胁。这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职能僭越,本应由教师承担的部分学校教育职能逐渐向学生家长过渡,譬如让家长批改作业甚至出练习题等。与此同时,家长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家长对学校教育进行过多“干预”,甚至有家长干预学校教学的师资配置、干预课程内容设置、干预教学安排等。系统相悖既是实现系统耦合的障碍,又是亟须克服、释放系统耦合潜力的突破口。

  (二)耦合协调度欠佳

  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的程度,体现了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目前而言,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合作尚不和谐,耦合协调度欠佳。其一,当前协同育人的沟通机制不畅。虽然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意识日益增强,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经常处于缄默状态。其二,当前协同育人格局中存在“救急式”的合作关系。即学校、家庭与社会经常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想起沟通协作,一旦问题解决,三者又回归本位,各自为政。其三,目前存在过分强调某一子系统单一优化,或者着力推进其中两系统进行耦合的倾向,对整个系统的功能耦合机制认识不足。

  (三)时间与空间耦合水平亟待提高

  系统耦合或具有时间特性,或具有空间特性,或同时兼备时间——空间特性。当前,我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时间与空间耦合水平亟待提高。于时间性言,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应贯穿人的一生,但当前协同育人的重心仍停留在青少年教育阶段,从注重儿童青少年教育转向兼顾终身教育是协同育人的发展方向。于空间性言,我国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分散,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协同育人的耦合水平参差不齐。东部地区协同育人水平较高,而西部地区的协同育人水平略低。城市的公共教育资源较为丰富,而县域、县城的社会教育资源则相对匮乏。

  (四)耦合效应不显著

  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社会教育系统间存在部分非直接耦合现象,耦合效应并不显著。非直接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个体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通过系统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从目前来看,学校家庭社会三大系统之间的耦合,经常需要依靠外在调控,并未成为系统内发的自觉行为。耦合效应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要素或两个子系统通过中介环节的关联和相互作用时,既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的方式,又有相互吸引的作用,最终形成更大系统的现象。就目前来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三者各自为政的情形时有发生。尤其是在“五唯”顽瘴痼疾的影响下,三者存在价值取向上的差异,集中表现为分数至上的单一追求与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之间的冲突,进一步削弱了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此外,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无法有效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高频互动。

  三、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耦合机制探究

  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是机制存在的前提,机制是以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从而使它们协调运行而发挥作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耦合机制正是在承认各子系统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增强三个子系统的联系,使三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形成新的主体联合系统。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耦合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育人目的,实现场力耦合

  耦合机制区别于一般机制的一大特征就在于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各个耦合要素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耦合,都围绕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反过来正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使得各个耦合要素通过特定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目标都指向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正是目标的一致性,赋予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现实可能性。迫切需要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为抓手,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系统场力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由于其所处的不同位置而形成的不同影响力,场力耦合即系统场力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耦合机制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处于核心地位,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但是,家庭教育系统和社会教育系统也有其独特的育人职能与系统场力,其系统效能也会通过耦合网络传达到整个系统。实现场力耦合,除了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之外,不可忽视家庭和社会的重要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应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年成长成才的责任,构筑良好的社会生态,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充分利用三大界面,促进系统间的贯通融合

  从系统耦合理论的观点来看,系统的存在,意味着界面的存在。界面是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的分界和连通的中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包括三大界面,即家庭—学校界面、学校—社会界面以及社会—家庭界面。这三大界面是三大子系统的反应灶,通过界面,某一系统的要素或信息进入另一个系统,并与另一系统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产生耦合效应。

  就家庭—学校界面而言,需要家校密切配合。其一,家长要不断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其二,以学校教育引领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可在中小学设立“家庭教育工作室”,在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给予家长专业指导。其三,组建家校共同体,健全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访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与互动,增进互信,形成家校共识。其四,将家庭教育人才培养纳入正规高等教育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优势,有计划、系统性地培养高层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人才。

  就学校—社会界面而言,需要校社同心协力。其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多方参与、共商共建的治理结构,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其二,学校教育要适度向校外教育和线上教育开放,尽力打通校社共育的桥梁。也可通过社会开放日等活动,把优质社会教育资源引入学校教育。其三,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育人生态。其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充分发挥社区基金会的作用,促进社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基金会对于当地的社会服务、教育、社区发展和文化组织都是强有力的支持者。其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和职业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业与职业、升学与生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成为新时代栋梁之材。

就社会—家庭界面而言,需要家社协携手共育。其一,加强社会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新认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纪念馆、博物馆、艺术馆、体育馆等机构所具备的教育功能,提高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公共阵地的服务质量,拓展教育空间,为协同育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其二,鼓励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其三,社区探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组建专业化、规范化家庭教育指导队伍,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供保障。其四,家长要正确认识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走进社会,投身实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界面就会有边界,耦合机制并不排斥边界的存在。恰恰是边界的存在,印证了三大子系统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边界的存在体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等方面各有不同,功能各有优劣,承担的职责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明晰各方的职责和权力边界,避免相互越位、互相推诿。学校教育要在学校落实,家庭教育要在家庭落实,社会教育要落实到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真正做到功能互补、协同育人。在厘清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各自的职责边界外,还应淡化三者的身份等级,彼此尊重,相互协商,这也是能否真正建好三方协同育人的关键。

  (三)强化时间和空间耦合,推动教育资源全时空覆盖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系统耦合机制着力将育人的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融为一体。从纵向来看,协同育人作为构建更加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人才培养始终。应继续增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及大学教育之间的耦合性,推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然接轨、深度融合。构建“大中小幼”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努力实现大中小幼全学段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尤其是要在清楚了解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不断推动教育的持续深化改革,构建一个自上而下,从学界研究到政府推动,聚焦发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素质教育体系。

  从横向来看,教育数字化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现时空耦合的重要支撑。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学校体系造成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分割,那么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将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创造无限可能。其一,要加强以教育数字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理念的宣传和普及,让教育界清晰认识到以教育数字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其二,加快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成教育领域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产品,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教育资源。其三,完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辐射到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学校,缩小数字教育鸿沟,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力度。其四,在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背景下,亟需全面提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相关参与者的数字素养。

  (四)优化调控系统,确保耦合系统正向有序发展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间的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倘若任其发展,容易产生恶性耦合。为确保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耦合机制正向有序发展,应不断优化调控系统,维持三个子系统的动态耦合关系。

  其一,完善制度设计,提高耦合协调度。自上而下为主的政策推进,以及自下而上的创新实践,是我国的体制性特点和优势。首先,政府需要实现自我优化与升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落脚点在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做好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其次,需要政府在政策层面积极引导,加强协同育人理念的宣传。引导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为协同育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再次,有必要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相关事宜持续纳入教育发展规划,纳入教育财政预算,纳入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培训体系,也纳入对各级政府的教育评估指标。最后,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引导耦合系统健康有序发展。

  其二,完善法治保障体系,尽量避免恶性耦合。法律具有强制性,在推动耦合机制正向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促进法》在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专项法依据的同时,也确立了全社会共同支持家庭教育的责任要求。应广泛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重要意义与核心作用,帮助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接下来,应加快制定出台《学校法》,将家校双方协同育人均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此外,虽然政策和法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强制性,但其有较为明确的适用范围和情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在政策引导、法律规范之下,依然需要积极发挥教育艺术,让协同育人不仅做到合法,还要合情合理。

  其三,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评价体系,科学引导耦合系统发展方向。耦合系统的实际效果需要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来反馈、衡量与评判,以明晰不足之处与改进方向。一是要尽快建立专门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评价机构,统筹标准制定和组织评估工作。二是要规范评价流程,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对协同育人的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及时反馈,奖惩结合,扶助弱势,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间的耦合度。三是要调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自我评价的积极性,引导三者通过评价发现自身问题、改进自身不足。四是要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只有科学的标准和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引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高质量的发展。五是注重评价的多元性。不存在统一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和农村、不同地域之间,协同育人应当是多样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应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本文编辑:闫碧舟)

 

  本文刊登于《中国教育学刊》2023年第八期,转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教育学刊(ID:zgjy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