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 | 2024长江教育论坛举行 两会代表委员聚焦法治谈“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2024长江教育论坛举行

两会代表委员聚焦法治谈“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本报讯(记者 康丽)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由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春天的约会”:“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暨“2024北京长江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并讲话。多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加强法治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筑牢基石”主题开展研讨和交流。

  “春天的约会”已经持续了17年,而今年是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郑富芝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集中部署和系统谋划,是一个新提法、新思想、新思路,它不是着眼于行业和系统的建设,而是着眼于国家整体的战略性建设。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要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可以围绕这三大领域梳理已有法律,检查相互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在对问题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可行的立法或修法建议。

  作为有着20年履职经验的“老代表”,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特别提出了统筹推进教育法治建设,优先加快教育立法;以综合立法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以专项立法助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完善国家主权制度,构建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等三大点十项建议。

  “去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作出了加强加快教育法学、科技法学学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这标志着教育、科技、人才与法治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在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全面推进法治,以法治保障、规范和促进教育科技人才建设已经形成了高度共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教育法典的编纂是当前教育法治的热点,应当适度加快教育法典的立法进程。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非常赞同,在他看来,立法是解决教育内卷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多样化的社会中如何让家长和孩子学会选择,需要立法和全社会的教育启蒙。“通过立法改变大家的思想观念,确定哪些该考、哪些不该考,避免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教学增量,给学生增加负担。”倪闽景表示。

  如何以高质量立法促进人才高质量发展,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明确了总体战略部署,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要不断健全人才发展的法治保障,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源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马一德从人才立法的角度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则表示,人—机—物三元融合社会的加速形成需要构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融合研究的学科基础,而智库科学与工程可以成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融合研究的学科载体,应当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

  而人的教育与人才教育的关系正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关注的内容,在他看来,不能脱离正常教育体系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我们需要在正常的教育生态里追求人才成长,在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到这一点”。

  科技靠人才,人才要靠教育培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徐礼华着重谈到了工程师培养的问题。她和团队对153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工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普遍较弱,难以满足工程师培养的要求。为此她建议,健全相关培训机制,推动工科教师紧盯行业企业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来源:《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