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我的最爱”——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教授答问录



  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记者带着若干关注的大小教育问题,前往武汉市教育局,对刚刚从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归来的周洪宇教授进行采访。正赶上他忙,一时采访难以进行。为了不让记者失望,周教授建议记者上人民网查看他做客“强国论坛”接受采访以及网友交流的数次报道。网上内容颇丰,记者围绕教育问题进行了一番整理,于是有了这篇“问答录”。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周洪宇,我们在“答问录”之前对他做点简介。

  周洪宇,1958年1月生于武汉,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系学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史专业博士点导师组组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去年第一次参加人代会的他,提出了19项议案和建议,其中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议案是他直接送到温家宝总理手上的,相关内容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周洪宇的建议被吸纳。

  以下是周洪宇在“两会”前夕及“两会”期间关于教育问题的相关答问。

  问:周代表,您对“全面实行9年制全免费义务教育”进行过可行性分析吗?觉得实施起来主要难点在哪?

  答:我做过一些可行性分析。请参见我的《关于实施农村9年义务教育免费制的建议》。重点在建立合理规范的财政投入体制。难点在于合理有效地使用投入的教育经费。

  问:周代表您好!您曾在十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与数十名代表联名向人大提交了《关于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议案》。并将《关于我国农村教育工作的十点建议》上书温家宝总理,将“两会”议案完善并升华。请问这一年,您为呼吁改革农村教育工作,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那些成效?还存在哪些困难?还有什么新的建议?

  答:一年来我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了再次调研,去年11月份率湖北民进教育调研组到湖北最贫困的十堰地区调研考察了多所农村学校,了解了更多的情况,并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教育研究》,《教育参考》,《中国教师》杂志等多家报刊上呼吁尽快实施农村9年义务教育免费制。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弄问题打下基础。令人欣慰的是,我和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呼吁在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得到了体现。中央决定从2004年开始逐步在农村实施“两免一补”(免杂费,教科书费,补助贫困寄宿生活费)。从中我看到了希望,感到本届中央政府更加亲民,务实。

  目前的困难主要还是在如何合理,规范地建立财政投入体制。合理有效地使用新增的教育经费。我认为要做好农村九年教育免费制的实施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制定规划,二是要建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协调指导,三是要建立合理规范的教育投入体制,四是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五是要修改完善“两免一补”政策,加入“免文具费”实行“三免一补”,六是要采取科学的实施步骤,按分类承担,分步实施的原则,先点后面。先易后难,先从边缘少数民族地区着手,再逐步向内陆延伸,从中西部地区启动,再向动部地区扩展,从农村小学阶段做起,再扩大到中学阶段,从一免(杂务费)开始,再向两免(免教科书费,免文具费)和补助贫困寄宿生活费发展,七是加强问责制,对执行不力者予以严肃处理和追究。

  问:基础教育阶段能不能实行生源分流,以减轻升学竞争压力?农村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什么?

  答:农村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支持。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应该协调发展,真正实行“三教统筹”,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为“两个转移”打下基础。

  问:请问周代表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准备了那些议案?今年“两会”您最关心的什么问题?

  答:我准备向本届大会提交如下议案: “关于实施中部大三角战略,促进中部大崛起的建议”; “关于我国宪法中恢复公民享有迁徒自由权的建议”; “关于尽快制定《反入学,就业歧视法》的建议”; “关于改善人民代表制度的建议”; “关于尽快制定‘国家统一纲领’或《国家统一法》阻止台独势力分裂祖国企图的建议”; “关于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建议”; “关于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公益性事业免费向社会开发的建议”; “关于解决高校扩招就业难的建议”; “关于改革高等教育考试,招生,收费,贷款和还贷,就业与评估制度的建议”; 今年两会我最关心的就是教育问题,中部大崛起问题和保障人民权利等问题。

  问:如何理解义务教育中的“义务”两字?目前的义务教育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吗?我和周围大多数人都对此提出了置疑,我们渴望搞清楚这个问题。

  答:义务教育有两重含义,一重是国家有义务免费接受学生入学,另一重是家长有义务送小孩入学。目前我们的义务教育主要是指小学和初中阶段,而高中阶段是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两个密切相关但是又含义有所不同的概念。基础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和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对义务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里面有上级领导重视不够,投入不充分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一些问题,需要对它进行综合改革。

  问:我可以语言,关于周代表的“免费教育”过一阵子就会烟消云散,一场闹剧而已。

  答:去年9月20日,国务院已经颁布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大了中央对于农村教育转移支付的力度,在该决定的第19条,明确宣布,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而且已在新疆,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开始实行“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免费不是幻想,已经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当然,离人民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这个方面,国家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问:周代表,你感觉这次“两会”大家关注的教育问题主要在哪几个方面?和过去有什么不同呢?

  答:这次大家关注的教育问题比较多,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基础教育,一是高等教育。在基础教育方面比较多的是基础教育的均衡化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教育收费的问题,主要是乱收费。第三是农村教育,农村教育这次讨论的非常热烈。这三个问题是基础教育的问题,而不是说农村教育排在第三位,如果排序的话可能农村教育是最主要的。

  问:周教授如何看到农村义务教育滑坡或者现在非常艰难的话题。

  答:我对于农村教育比较关注,从去年开始也到过一些学校,特别是比较贫困的湖北十堰市。也到武汉市远城区做过一些调研,我感觉农村教育的问题比较多。我想在全国的其他地方,素质不高的教师还有一批,最主要是现在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了硬件软件方面的问题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些是以前的积累原因,有一些是具体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教育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滑坡,过去就不好,现在又出现的滑坡的趋势,我想这与我们2002年在20个省市全面推行税费改革有密切关系。税费改革是件好事情。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很大帮助。但是这个事情对农村义务教育冲击是非常大的。因为过去的农村教育主要是靠农民自己承担,这是国务院调研中心调查的,有78%是农民自己抗起来的,现在不能乱收费了,不能收费以后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又不能到位,所以现在出现了空挡。国家现在把它包下来,但是国家的钱不够,包到各个地区,各个县以后,有的地区,有的县是用来打通关,这样真正投入到学校的钱就更少,所以出现滑坡现象。

  问:你认为这次人大会议在教育方面有没有解决你关心的问题?

  答:我们对农村问题一直比较关注,呼吁也比较多。这两次两会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里面,对于农村教育的问题有比较直接的反映。这次主要是向西部的教育进行投入,那么除了西部,动部的教育就不落后了吗?也有。因此我也希望今后中央能够在加大对西部农村教育投入的同时,对于中部,对于东部落后地区的农村教育也给予积极的支持。

  问:周老师,9年义务教育目前还有什么问题,有那些方面值得改进呢?

  答:税费改革以后农村教育遇到的困难,我把情况在两会上反映了。正好温家宝当时是副总理,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完全免费制,对农村教育要实行完全免费。在去年两会期间又进一步的提出了分类承担,分布实施的对于农村教育的方针。后来我看到重要政府非常重视,在去年的9月份专门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的决定第19条里面就考虑了我们两会代表和委员,也包括社会各界的每个人的呼吁,要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要实行免费。第19条提出力争到2007年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学校实行“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书本费,补助学生的住宿费。经过社会各界的呼吁,推进,在农村教育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

  问:周代表如何看待有的中小学利用政府信用和公众资源,从名校改成民校进行高收费的现象。

  答: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这样,名校办民校这个事情要非常慎重的处理。因为从一般的道理上来说,很多名校都愿意这样做,都愿意再办一个分校或者是通过这个分校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当然这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一部分需要。我觉得这个事情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当然是有它的道理,从部分的家长,学生的要求看,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觉得和他的初衷发生了很大的背离。很多所谓的名校,不是真正的民办机制,没有真正的名牌学校之间切断联系。实际上用名校的无形资产和它的教师,一部分有限资源办了这个学校。但是在办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做到是一个新的机制办学,这样在民办的层面看起来是脱钩了,实际上没有脱钩,他的教师是占用名校编制的,同时又可以通过这个吸取社会的资源,我觉得对于其他学校而言这是不公平的。我个人对这种学校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的……

  周洪宇:这次和人民网联网,大家通过“洪宇在线”的信箱给我发了很多帖子,我首先要抱歉,因为我的信箱是一个工作信箱,满了160M以后就拒不收取了。很多网友发过来的东西就抱怨为什么没有看到。通过这个信箱,我了解到很多信息,有的朋友把他们生活当中,工作当中遇到的困惑,遇到的挫折,遇到的不公正的对待都反映给我。我把他们的意见如实的反映给有关部门。比如这次有河南的,安徽的,广东的,江苏的,湖北的,辽宁的。湖南的等等,这些网友跟我反映的问题,属于司法方面的我都会转给两高(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了。因为在会议期间,两院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还是非常重视的,我们也希望他们要重视人大代表转达的这些意见。

  另外就是很多网友给我们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在他们建议的基础上有了一些议案,有的网友甚至议案的内容都相当完善了,我们就基本上按照议案的格式和要求略做调整,然后作为我们的建议一起送上去了。在提送建议人署名的时候,人大代表的名字写在前面,合议人写上推荐网友的名字。我想我们联系在一起,能够让问题更好的得到解决。

  以上是记者对周洪宇教授关于教育问题网上答问的若干采集。由于网友堪众,问答之间,话题的转移比较自由随意。但记者相信,他们探讨的这些问题,应该是大家都关注的教育问题。

  临了,记者愿对本文标题由来做一交代,这依然是源于一问一答: 网友“千重山”:周代表,如果让你当专职代表,离开您现在的教育岗位,您会选择什么?会离开您的三尺讲台吗? 周洪宇:我不会的,教育是我的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