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不写信不代表不爱父母



  “不和父母常交流,并不能说明我们就不爱父母了,其实我们自己心中是很爱他们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大三学生林哲明请记者和舆论不要误解大学生。本报11月4日头版刊发了一位“辛酸父亲”的信,正在读大学的“儿子”因为缺乏爱心、良知和责任感,让“父亲”颇感失望和痛心。记者今天随机采访了北京高校的6位同学。

  从自己的观察来回应舆论的批评,而不是被舆论牵着走,已经成为很多大学生思考某种现象的习惯。有分析家认为,当代大学生完全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和价值观。“周围的同学和父母的交流都挺好,像信中所写的那种情况应该是没有的。”陈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大三女生,“平时和父母交流比较多,一般会打电话、上网视频,写信倒是很少。”家中每年支付给她4000元生活费,对旅游等一些奢侈的消费,她会做兼职解决费用问题。

  而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大四学生刘誉泽看来,“靠父母的钱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懦弱的体现”。她指出,舆论习惯于将某一点放大再放大,这种虚张声势的行为已经遭到了不少大学生的反感。

  父母希望接到孩子的书信,因为“看起来亲切”。而大学生们早已疏离这种表达方式,但是,对父母的关爱,很多学生却始终未断。北京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李向前,去外地旅游都会邮寄纪念品回家,“我可以想像得到父母的微笑”。

  在接受采访的几位同学中,林哲明是个例外,因为他“上大学以来,基本上不给家里打电话”。他的理由是:很多事情可以独立解决,不想让父母担心。另一方面,学习很忙,而且又做了兼职,每天几乎从早忙到晚,有时想给家里打电话,也作罢了。

  他其实很清楚,和父母交流过少,会导致代沟越来越大。“这种代沟主要也是在消费观念上。”但和父母缺乏交流的后果很明显,刘誉泽说:“一些男生不习惯通过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情,和父母之间越来越陌生。”她的一个师兄暑假回家,只呆了一周就回校了,“因为和父母没话说,呆在家里没有意思”。刘誉泽说,“这与平时缺少和父母沟通有很大关系。父母也会很难过,辛辛苦苦培养的孩子,却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但有人提出,大学生向父母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元化的,对于那份埋藏在心底却不善于说出的爱,是否也一样应该得到尊重?

  而华中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周洪宇教授认为,“辛酸父亲”的信中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即使个别地方被夸张了,也是合理的虚构”。

  但他认为,不能把板子只打在孩子屁股上。“孩子本身有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有人也许只有到做了父母后,才能体谅到做父母的艰辛。但目前,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不够,对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也了解不够。”他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们就要谈恋爱,由此对父母会暂时淡漠,“这很正常”。

  “对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家长和舆论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无限夸大,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周洪宇教授说,“家长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一起寻找共同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