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两会建议: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



  “在北京,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公费医疗费用为66元,而武汉地区平均只有40元左右。40元能干什么?66元也治不好一次‘感冒’。”来自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发现,上世纪50年代制定的高校公费医疗制度,如今早已形同虚设,而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进入高校,使得大学生医疗费用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周洪宇代表今年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试图从制度设计层面上解题。

学校担不起公费医疗形同虚设

  一直从事教育领域工作并对高校情况相当熟悉的周洪宇代表表示,现有的高校公费医疗制度,是从1953年开始实施的。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微不足道的公费医疗费用早已是杯水车薪。

  周洪宇代表举例说,武汉有一所高校,一年时间里出现了13位身患重病的大学生,医疗费用都达10万元左右,而政府给学校的全部医疗拨款不到100万元,一个重病学生就会花光全年级的医疗费用。绝大部分大学生只能享受低水平的医疗服务。

  周洪宇代表调查发现,为了弥补旧制度下的公费医疗不足,许多高校动了很多脑筋,出台了形式不一、标准不同的新的学生公费医疗方案。但这些方案没有法律保障不说,也仅能提供低水平的医疗服务。有的学校将国家拨发的医疗费用全部发给学生,不再承担学生的医疗保障,大部分院校则是以“国家拿一点,学校负担一点,个人承担一点”的方式,分担医疗费用。

  以省属院校湖北大学为例,现在学生在本校医院门诊医疗费用自负20%,学校报销80%;在校外医疗门诊费自负40%,学校报销60%。无论在校内、校外医院住院,其医疗费用累计报销金额不得超过10万元,超过部分自负。湖北大学在校学生1.6万人,而享受国家拨款的计划内学生仅1万人,即40万元拨款。据学校统计,平均每名学生每年仅门诊费用就是137元,大大超过了国家拨款标准,这还不包括住院费用。学校只有每年从“校长基金”中拿出150万元至180万元作为医疗经费投入。

  “如今,几乎所有高校都被类似的问题困扰着。”周洪宇代表说。

学生病不起爱心只解一时之困

  “可能与应试教育下的‘高三后遗症’有些关系,现在大学生的体质令人担忧。”周洪宇代表说,“有些贫困学生由于过去的家庭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体质很差。我了解到,武汉有一所大学进行军训,站一两个小时就有学生晕倒了。”

  据调查,目前大学生患大重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占8%至10%,如果按普通疗法治疗乙肝,通常一年需要1万元。结核病也是呈上升趋势,武汉地区2002年至2003年一年间,就有311名大学生因肺结核病住院,按常规治疗,一个普通结核病患者治愈,至少需要8000元医疗费用。

  为什么大学生不像企业职工那样有定期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周洪宇代表一言以蔽之:还是钱的问题。除了入校体检按照有关规定不得不进行之外,多数学校并不愿意增加额外的投入做体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个学生家在福建农村,父亲下岗后一直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弟弟妹妹都在念书,家里负担很重。她品学兼优,一个月生活费不足100元。但她突然被确定为高危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手术费用约30万元。对于这样一个贫困家庭,学校给予了特殊照顾,全校师生为她进行了募捐,可还是无法解决她的医疗费用问题。”

  周洪宇代表说,每年分摊到每个学生头上的医疗拨款连一次感冒都无法治愈。“病不起”,已经成为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负担与压力。而爱心捐助只可以解一时之困,无法彻底解决后续的治疗问题,更何况,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受捐助的机会。

尽快建立大学生医保体系

  “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病不起’的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找办法。”周洪宇代表开出了五剂“药方”。

  第一,尽快建立新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请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人专班,对全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校进行调研,制定相对统一的医疗保障标准。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政府要改变几十年来一直不变的投入标准,根据目前的经济消费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医疗保障水平。

  第三,建立大学生医疗救助体制。将各种慈善、爱心捐献纳入其中。

  第四,把大学生医疗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在制度设计上,将社保覆盖到每个大学生。

  第五,加强大学生参与商业保险的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挑战越多,风险越大。”周洪宇代表说,“目前中国社会的保险意识仍十分薄弱,参加保险,无疑是降低大学生意外风险的较好选择。”

  2005年3月7日上午,南京一名大二男生在上课时突然昏倒,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一位参与抢救的医生称,其可能是死于心脏或血管畸形破裂。

  2005年1月4日上午,吉林省一名大学生在期末考试过程中突然倒地身亡。经有关专家检测,该生死于心源性猝死。

  2004年12月29日,北方工业大学一名学生在体育课上突然晕倒,最后抢救无效死亡,该生当时仅19岁。

  2004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2002级一名本科生在操场踢球时突然倒地,但当急救人员赶到时发现其已经死亡。

  2004年10月17日,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刘红斌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时猝死。

  多数高校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费用问题是阻碍定期体检这一制度实施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大学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定期进行正规体检,费用对学校来说不算小数目。而学校有限的医疗经费维持正常的开支已经捉襟见肘,再想实现定期体检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学校还有好多教师的医药费都还拖着没法报销,学生的问题就更难解决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副校长诉苦道。

  22岁的河南理工大学学生刘宁突患白血病,虽有不少好心人捐款,但治病钱远远不够。要完全治好刘宁的病,还需要15万元左右。2005年3月,刘宁含泪泣求:谁能还他生命,他将无偿为该单位工作10年。

  一名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橄榄球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被查出患有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队友、同学和老师纷纷伸出援助的双手,现虽已为他筹得5万元人民币,但相比手术需要的50万元还只是杯水车薪。

  元旦刚过,南京大学的周煜被诊断得了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第一个月的治疗费将需要30万元之巨。南京大学的同学和老师在校园内为她募捐,几天下来,共募集到25万元人民币,这在南京高校募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正当南大师生都在期盼小周能用这笔捐款战胜病魔早日康复时,该校化学化工学院的一位同学又被查出身患癌症。

  据了解,国家对每个统招生下拨的医疗费用是每人每年60元。学生在入校时,每人每年交纳30元参加住院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因病在挂钩医院住院,保险公司最高赔付额可达6万元,赔付以外的医疗费用只要符合公费医疗报销范围,学校仍可给予报销70%。南京大学校方认为,“就我校目前的医疗政策,能保障学生大病住院的基本医疗费用”,但对白血病这种治疗经费高达几十万元的重症,学校确实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