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力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缅怀、学习与研究陶行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缅怀、学习与研究陶行知》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王亭力 2020年10月18日是陶行知先生的129岁诞辰,谨以此文缅怀、学习和研究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原名文浚,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因推崇明代心学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学说,后改名“知行”。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政治家。

陶行知先生像

  1906年,歙县的教会学校读书,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新教育。在崇一学堂读书的时候,就写下了“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的座右铭。

  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师从斯特雷耶、杜威、孟禄、克伯屈等人。

  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1919年后,他从事平民教育运动。

  1927年3月,创办了晓庄师范。

  1931年春,陶行知返回上海,任《申报》总管理处顾问。

  1932年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公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

  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

  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

  1938年8月,陶行知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

  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

  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

  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著作

  周洪宇教授自1982年开始研究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致力于将国外陶行知研究引进中国,将中国陶行知研究推向世界。其陶行知研究的高度、广度、深度、厚度和持久度都是同时代学者中少有的。周洪宇教授在几十载探索创建陶行知学的过程中硕果累累,陶行知研究的相关论著有20余部,其中专著12部以上,主编及参编作品25部,论文50余篇,《陶行知教育学说》等论著分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陶行知全集》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首届国家图书奖”。培养了以陶行知研究为方向的博士生4位和硕士生近10位,为“陶行知学”的成型与建设、为中国教育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宝藏的一部分、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教育话语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师大教育学院教授。

周洪宇教授有关陶行知研究成果一览专著(12部)

论文(56篇)

有关周洪宇教授研究成果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