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智库对话会成功召开



  为进一步凝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力量,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与交流,深化全球教育治理,积极对接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019年9月29日由长江教育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教育高等研究院主办的“西安·长江教育论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智库对话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教育全球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机遇与新对策。会议共邀请来自全国高校、民间教育智库、官方媒体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30余位参与交流讨论,通过论坛期间各种形式的交流与探讨,就共同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智库合作有关工作达成广泛共识。

  出席论坛的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晓云,以及方略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相关研究代表。本次论坛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教授主持。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教授代表主办单位致辞。陕西师范大学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抢抓机遇,积极响应,多措并举,锐意进取,充分发挥地处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区位优势与哲学社会科学优势,牵头与丝路沿线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成立“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丝绸之路人文社会科学联盟,丝绸之路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对外发布了《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与合作西安共识》,与中国社科院大学共建“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实施“一带一路”驼铃计划与“1311”丝绸之路教育人文交流工程;成立了教育部“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丝绸之路”国别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教育高等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先后召开了“一带一路”教育与人文交流国际高端论坛、“一带一路”中俄教师教育高端论坛,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使命和重要机遇。他表示,此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智库对话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合作交流,推动与会单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国际交流的纵深发展,希望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代表“一带一路”教育智库联盟(简称联盟)22家成员单位发布了《一带一路教育智库宣言》,特别指出选取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作为宣言首站发布城市意义非重大。《宣言》指出“为促进各国教育智库合作,共享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教育智库联盟将秉持平等合作、开放包容、求同存异、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平台合作开展教育决策咨询、教育理论创新、教育舆论引导、教育咨询服务、教育对外交往、教育国际人才培养等功能,以此凝聚教育共识,为推动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及相关部门教育决策、合作、交流及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为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民的理解与互信、深化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联盟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对话、政策研讨活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智库人员往来,分享各国独特的教育经验和实践”;“联盟将共同打造教育信息共享平台、教育合作平台、教育决策咨询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教育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联盟将建设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为成员提供平台内容上传和分享服务,帮助成员有效、便捷地开展教育领域相关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教育智库联盟是开展教育对话交流和教育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通过加强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平台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协同创新、分享教育智慧、发展共赢的国际新型教育合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与交流,深化全球教育治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教育、文化、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石。”

  方略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婉琪博士发布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智库评价研究报告》,围绕教育智库的评价研究的背景、教育智库的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一带一路”教育智库名单的确认、教育智库评价结果、本次教育智库评价研究的局限性五个方面进行汇报,希望评价研究报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希望能够为教育国际化和双一流高校建设提供“线上+线下”的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上,来自五个单位的5位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发言。

  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以《智库应成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强大助推器》为主题,从资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育才用才、公共外交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助推“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他强调政策建言的前提是调研,不断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新时代价值和认识,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坚持“团结、互助、正义、公平”的国际教育合作理念,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从专业角度引导和疏导,做到“以文化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注重成果的社会转化,进行政、商、产、学、研跨界研讨联合研究,对接战略精准需求促进成果的社会转化。同时也强调了智库建设离不开人的培养,要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主体,深入开展跨国教育智库高级人才培训,积极走出去开展互访计划,面对国际复杂的形势环境推动第二外交解决政府外交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要加强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和宣传打造共享的信息平台。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薛二勇教授进一步阐释教育对外开放论述的核心内容、终极目标和落实措施,强调坚持开放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政策,也是民心相通的有效路径,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是造福全世界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支持留学、鼓励回国、健全体制机制、增强服务意识、鼓励回国创业、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的整合。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一带一路”教育高等研究院李延平教授以《我国教育国际交流与“一带一路”特色凸显》为主题,围绕教育国际交流对我国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留学生交流情况、国际交流中“一带一路”成为增长点、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存在的问题和思考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报告展示了我国留学生近年来的交流情况,从留学生输入和输出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留学生学历教育的提升、人数比例的增加和出国费用占比等情况,从来华留学生来源、境外办学情况、职业教育和培训输出、学历学位互认和中国经费投入等方面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成为了新的增长点的体现。同时也根据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教育培养情况,指出了目前国际留学生培养所面临的问题和我国国际教育交流一些新思考。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王牧华教授和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熊西蓓博士分别分享了西南大学教育硕士越南境外办学和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合作交流的经验。王牧华教授围绕境外办学的进展与挑战展开论述,强调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高校要统筹国内外资源,结合母体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精准对接本土人才需求,制定好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加强风险防控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熊西蓓博士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开展的国际学术会议、学生学术交流、未来战略思考,展现了丰富的合作案例和经验。

  在论坛自由讨论中,与会老师围绕论坛主题展开讨论并分享经验。大家共同探讨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构建新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发挥中国基础教育的优势和制度保障,将卓有成效的理念共享全球,要在文化自信基础上不断提升教育自信,发掘我国教育理念和制度上的贡献和闪光点。此外,陕西师范大学俄罗斯籍娜塔莉娅老师也表达了要承担中俄交流的文化使者的使命,分享了目前俄罗斯与中国教育交流合作的相关实事例,提出解决语言问题是破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障碍的关键所在。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教授总结发言,指出本次论坛让大家充分感知到了我国 “一带一路”教育全球化的现状和未来挑战,“一带一路”教育智库联盟的成立,将会为未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研究提供更多的智慧支持,并指明发展方向。希望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我国教育能够不断彰显影响力,在多边主义和WTO理念下建立教育贸易协定框架,制定统一的制度和规范,为未来教育合作、跨境教育交互齐心合作、互利共赢、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