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彦磊 周洪宇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价值、机制与策略



  “新质生产力”(习近平, 2023b)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高度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怀进鹏, 2024)。新质生产力、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三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新质生产力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要求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通过培养和输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则是连接教育和新质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意蕴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的破题之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等方面。

  (一)拔尖创新人才是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核心动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颠覆性技术突破的高阶生产力形态(周文 & 何雨晴, 2024)。颠覆性技术是对传统的科学原理、技术、产品、工艺流程、设计方法产生颠覆性影响的前沿性、关键性、革命性技术,能够推动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消费模式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颠覆性进步,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动能。如数码摄影技术颠覆了模拟摄影技术,推动了摄影技术进入数码时代;液晶技术颠覆了CRT技术,推动了显示技术进入平板时代;硅基氮化镓技术颠覆了硅基LDMOS技术,推动了半导体技术进入高性能、高效率时代。颠覆性技术的范畴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人工智能、区块链、3D打印、量子计算机、虚拟现实、人机交互、基因编辑、生物打印等技术正在深刻影响着生产力的变革。

  颠覆性技术不是空穴来风、凭空出现的,它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对新知识、新领域、新技术的持续关注与探索。创造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从心理学研究来看,拔尖创新人才往往具备“创造性人格”,其人格特征主要包含独立、坚强、专注、毅力、自信、开放(汪睿, 2021, p.29)。从教育学研究来看,拔尖创新人才往往具备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跨领域交叉研究能力、创新创业行动能力、社会责任承担能力和跨文化国际交流能力(祝智庭 等, 2024)。

  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通常具备浓厚的家国情怀、坚强的创造人格、扎实的理论基础、强烈的创新精神、出色的跨界能力、优秀的组织水平和开放的国际视野。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坚强的创造人格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韧不拔,坚定创新信念;扎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深入理解技术的本质和原理;强烈的创新精神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勇于挑战传统观念,探索未知领域;出色的跨界能力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打破思维定势,开展跨学科研究;优秀的组织水平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建立稳固高效的研究团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开放的国际视野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洞察全球科技创新的热点和难点。因此,我国的拔尖创新人才有条件成为新知识的创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和新技术的发明者,成为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发展的核心动力,符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资源需要。

  (二)拔尖创新人才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载体、实现产业升级的高阶生产力形态。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应“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习近平, 2023b)。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就,人才队伍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在体量上均已排在世界前列,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能不断提升,逐渐占据新兴产业世界领先地位。

  从新能源产业来看,以孙逢春、欧阳明高、管晓宏、郭烈锦、何雅玲等院士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积极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能源电力系统、能源动力多相流、热能高效传递等研究,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锂电装机量、新能源车销量、光伏出货量、风电吊装量等均位列全球第一,塑造了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新格局。

  从新材料产业来看,以杜善义、蹇锡高、朱美芳、李贺军、傅正义等院士为代表的拔尖创新人才,积极从事能源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军工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研究,有力支撑了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6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和全球新材料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3万亿元和6.4万亿美元,2021—202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达到14.0%和14.1%(李泓霖 等, 2023)。

  可见,拔尖创新人才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拔尖创新人才通过持续深入的专业研究与实践,能够准确地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完善和升级产业链,能够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拔尖创新人才能够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聚集效应将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三)拔尖创新人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

  新质生产力是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承载结构、实现产业体系完善的高阶生产力形态。纵观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历史,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的变化是推动生产力结构变革的要素,产业体系则是承载生产力结构变革的主体(黄群慧 & 盛方富, 2024)。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宏观战略规划(习近平, 2022, p.30),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则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方向,提出应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构建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习近平, 2023a)。拔尖创新人才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他们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引领高成长性、高创新性、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能够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催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产业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对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从工业体系看,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门类的国家,包括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人口众多、人口红利巨大是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我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周洪宇 & 齐彦磊, 2023)。但我国产业发展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战略科学家、工程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科技领军人才等拔尖创新人才仍然匮乏。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节点,我们必须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推动人口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努力抢占全球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战略制高点。

  (四)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

  新质生产力是以国家发展安全为保障基石、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高阶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基于中国拥抱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宏伟蓝图。国家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能够占据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的综合能力,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人才等多个重点领域,其中人才核心竞争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为各国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可以体现为各国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相互比较的生产力。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 2021)。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习近平, 2022, p.36),将拔尖创新人才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要素。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对颠覆性技术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促进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以拔尖创新人才带动科技进步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领头雁为例,美国通过立法吸纳、政策引导、资金投入、设置奖励机制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引进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确保其国家核心竞争力长期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在获奖科学家群体中,大约有35%的科学家是美国籍或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在科技创新的时代,美国雄厚的拔尖创新人才资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增长提供了条件和土壤,体现了美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取得的卓越成就,也体现了美国在全球国际竞争中的突出地位(汪睿, 2021, p.134)。

  可见,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只有紧紧跟踪并把握全球科技前沿变化,才能把全球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我国手中;只有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的产业高地,才能提升我国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和韧性,才能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需求侧”的人才需求引导、“供给侧”的人才资源供给和“主体侧”的人才创新支持。具体来看,“需求侧”表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供给侧”表现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培育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主体侧”表现为“拔尖创新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一)需求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习近平, 2024)。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典范,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表现为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及其优化组合的跨越升级。技术的创新性、制度的优越性、产业的完备性和人才的先进性,共同铸就了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基石。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模式下,先进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教育水平、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生产过程的变化,从而有效提升劳动生产率。在新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下,先进人才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勇于挑战传统观念和方法,不断推动科学技术的突破和进步。

  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先进人才,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的“新”。“新”人才是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充分展现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特色的创新型人才(祝智庭 等, 2024)。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素养,以适应生产需求日新月异的变化。拔尖创新人才只有掌握高新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拥有知识化、专业化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效驱动高新科技化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才能成为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力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所需的先进人才,另一方面表现为人才的“质”。“质”人才是德才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是能够担纲领衔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战略型人才,是能够引领科技前沿发展的领军型人才,是能够打造一流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型人才,是能够培养未来科学家队伍的教育型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素养,以适应全球产业竞争日益加强的趋势。拔尖创新人才只有勇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积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引领科技创新浪潮,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力量,才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

  (二)供给侧:高质量教育体系培育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持和推动,而拔尖创新人才则需要通过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行培育和输送。为提高教育质量,尽快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党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2012年8月17日,中组部和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在10年内,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挑选并资助1万名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出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新华社, 2012)。2020年1月14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实施“强基计划”,为新时代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教育部, 2020)。2022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国家“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新华社, 2022)。2022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习近平, 2022, p.36)

  自2012年以来,全社会的研发投入显著增长,从原先的1.03万亿元大幅跃升至2023年的3.3万亿元。同时,研发投入强度也有所提升,从1.91%增长到2.64%。基础研究能力稳步提升,2023年基础研究经费已达2,212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65%。(阴和俊, 2024)在科研实力和学科水平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进步。2022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量已达到8.23万人,而在2007年,我国STEM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数量就已超越美国;2023年我国高被引论文数达到了5.79万篇,占全球总量的30.8%,世界排名稳居第二位。(施一公, 2023)“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从2010年的1.2亿人增长到2019年的2.2亿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从5550.4万人增长到7839.8万人。各类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到480万人年,居世界首位。”(习近平, 2021)

  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需求是明确的。“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习近平, 2021)

  (三)主体侧:拔尖创新人才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的劳动主体是拔尖创新人才(盖凯程 & 韩文龙, 2024, p.65),拔尖创新人才决定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一,拔尖创新人才决定着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高度,能够推动颠覆性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其二,拔尖创新人才决定着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升级速度,能够对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其三,拔尖创新人才决定着新质生产力的人民满意程度,能够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涌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智能、便捷和丰富多彩。其四,拔尖创新人才决定着新质生产力的国际竞争力度,能够让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有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从世界历史来看,在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那些拥有拔尖创新人才的国家都实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极大飞跃。如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Watt, J.)通过对蒸汽机进行改良,大大提高了热效率,使得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从而推动了英国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德国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Siemens, W. V.)发明了自激发电机,使得电能的产生更加高效和稳定,为德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物理学家恩利科•费米(Fermi, E.)在芝加哥大学建立了人类第一台可控核反应堆,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原子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凭借卓越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了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一宏伟愿景的实现。如钱学森回国后积极参与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工作,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黄旭华毕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的研制工作,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策略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顶层设计,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保障;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供给;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支撑;扩大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竞争能力。

  (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顶层设计,强化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保障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以稳妥全面的顶层设计有效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同时又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落实和丰富顶层设计(彭劲松, 202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行顶层设计,需要深刻洞察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深入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使制定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习近平, 2023c)。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实质是从建成人才强国的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出发,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进行通盘考虑,形成涵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政策体系。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才能步调一致、有的放矢,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顶层设计,应整体部署,统筹考虑,构建全面、系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体系。一是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规约,厘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的理念问题、目标问题、方向问题和路径问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赋魂”。二是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规划,构建完整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群,加强政策之间的关联性,保证政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聚力”。从顶层政策的颁布,到子政策的落实,再到配套政策的跟进,这是从宏观政策规划到具体政策方案的完整设计过程。三是细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部署,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政策设计目标要明确具体,政策执行方案要实事求是,政策实施效果要可量化,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顶层设计落地生效。

  (二)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供给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涵养新质生产力人才“蓄水池”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国家科技实力的持续提升,也直接影响着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的培育和崛起。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级各类教育工作。从人才成长规律来看,拔尖创新人才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而是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应结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在不同学段中实现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怀进鹏, 2024),打牢基础,提高上限,全方位地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供给。

  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发挥基础教育的筑基作用。一要加强中小学立德树人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涵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中小学生的高尚品质。二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把科技工作者、科学家请进校园,帮助中小学生习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精神。三要加强中小学创新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中小学生的创新素质。四要加强中小学个性化教育,尊重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中小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激发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

  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扬起高等教育龙头,发挥高等教育的引领作用。一要优化高校教育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布局,重点提升服务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充分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需求。二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突破传统学科壁垒,创设跨学科的核心课程,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间灵活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融会贯通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充分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三要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建立紧密联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型人才需求。

  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打通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联合培养通道,构建更加连贯、协作、高效的学校教育体系。从学校教育体系来看,基础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入口和起始站,高等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口和终点站。因此,应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贯通融合,通过课程共建、教师交往、平台开放,确保拔尖创新人才在各个教育阶段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成长。

  (三)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成果支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其核心在于激发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着力解决在发现、选拔、使用和评价拔尖创新人才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关键是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 2020)只有充分激发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为广大科学家搭建一个展现才华的广阔舞台,才能确保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支撑。

  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应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充分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人才分类评价,进一步破除人才评价过程中的“四唯”倾向。二是完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兼具稳定性和竞争性的经费投入体系,建立宽松灵活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给予拔尖创新人才更大的科研经费决定权和使用权。

  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应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打造一流的科技创新环境,形成崇尚科技创新的社会风尚。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公平、公正的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拔尖创新人才的合法权益,为拔尖创新人才进行科技创新解除后顾之忧。二是大力宣传拔尖创新人才事迹,树立拔尖创新人才榜样,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鼓励拔尖创新人才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三是营造自由、开放、宽容的科研环境,充分尊重与信任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术研究,鼓励拔尖创新人才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四是搭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平台,着力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吸引和培育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激发拔尖创新人才创新活力,应加大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发挥青年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一是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行动,提高对青年科技人才和团队的经费投入,引导青年科技人才瞄准国际科技前沿,为青年科技人才参与国家重大和关键技术研发创造机会。二是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认真做好青年科学家奖和青年创新创业奖的评审工作,进一步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三是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四是鼓励和支持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关注长周期问题研究,让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出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四)扩大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竞争力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开拓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视野,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竞争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 2021)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拔尖创新人才能够接触到广阔的知识和前沿的科技,能够建立国际化的人际网络和合作关系,能够清晰地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能够提升国家的整体形象和软实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关键的人才竞争能力。

  扩大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国际交流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完善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开展国际交流的相关政策,设立专门的国际交流基金,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项目经费支持;提供个人所得税减免优惠福利,为拔尖创新人才减轻经济压力;简化出入境手续,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快速通道和绿色通道。二是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平台,举办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为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国际交流机会;推动与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合作项目,为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国际合作机会。

  扩大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应发挥企业的助推作用,吸引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参与国际交流。一是鼓励企业开展跨国合作,与海外高科技企业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推动技术交流和人才互动。二是鼓励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聚集全球优秀科研团队和高端人才,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之间的思想碰撞。

  扩大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应发挥高校的组织作用,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的深入发展。一是鼓励高校与海外知名高校建立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推动拔尖创新人才的双向流动,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的规模。二是鼓励高校设立拔尖创新人才海外研修和访学计划,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在海外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学习和研究的机会,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交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