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2024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在京举办。论坛发布了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等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全球教育竞争力研究引论》《中国教育竞争力研究》《美国教育竞争力研究》《德国教育竞争力研究》《中国县域教育发展指数报告(2024)》《中国教育智库SFAI评价报告(2024年版)》等。其中,长江教育研究院与方略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中国县域教育发展指数2024版》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从教育投入、教育规模、教育普及和教育产出、教育质量和教育持续发展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本次论坛以“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新时代教育智库的使命与担当”为主题。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鸿飞,长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雪峰,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主任杨丹,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委会理事长、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副书记连保军,江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杨慧文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开幕式。
论坛由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北教育出版社社长方平,长江教育研究院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申国昌主持。开幕式上,周远清、李鸿飞、章雪峰、周洪宇、杨丹分别致辞。
主旨报告环节,徐辉以《“双一流”建设的新挑战与新对策》为题,介绍了我国“双一流”建设在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当前我国“双一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着重分析了“双一流”建设需关注解决一流学科建设、英才选拔培养和高校学术文化等重点任务。
张力在《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教育智库作用》的主旨报告中强调,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这是教育智库发挥作用的基本出发点。他认为,教育智库应当紧紧围绕教育强国建设总体目标和任务要求,在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基层实践之间,在政策调研论证和执行成效评析等方面,找准“顶天立地”的服务点,为学校、家庭、社会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大局增进共识、凝聚合力,做出更多贡献。
圆桌对话环节,辽宁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刘娇介绍了该院综合性新型教育智库的核心特征,以及学院依托综合性服务支撑职能,发挥综合性优势和独特优势,构建多维度立体化综合性服务支撑体系的教育智库实践探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陆岳新以“江苏未来12年学龄人口变化与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研究”为例,分享了如何让教育智库研究在选择主题上更有高度、在内容框架上更有深度、在成果转化上更有效度的做法和实践。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杨颖介绍了湖南省教育智库发展成果与未来规划。她表示将坚持服务决策导向,加速教育智库转型,强化数字化建设与成果转化,同时加强与长江教育研究院等单位合作,产出更多实操、引领性成果。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蔡其勇指出,要主动融入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部署,融入教育基点定位的新要求,融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融入教育数智化时代的新变革,系统设计和重塑教研体制机制,深入研究、有效破解各类教育难题,全力打造高端教育智库。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孙启高指出,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科研机构目标,要着力提升服务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能力。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卫介绍了省教科院工作情况,提出要围绕教育强国建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强化宏观政策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
在“凝聚地方教育力量,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分论坛中,与会者介绍了中心城市教育智库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有益经验以及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举措和思路。在“产业智库共同体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分论坛中,与会者提出了各自产业智库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方案和对策,并成立了产业智库共同体。
本次论坛由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指导,长江教育研究院与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联合主办,湖北教育出版社、方略研究院、武汉市生活实践教育中心协办,来自教育领域、智库机构、出版界的专家学者代表等150余人参会交流。(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胜)
来源 |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