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首届“长宁区十佳优秀青年律师”评选结果揭晓,我院副秘书长、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方皛律师凭借其在法律实务、政策建言、社会公益等领域的卓越表现,成功斩获此项殊荣。
作为长江教育研究院的核心成员,方皛副秘书长始终以“执方行圆,承法治之脉”为执业准则,将法律专业能力与我院的教育政策研究使命紧密结合,以“皛炬微芒”的坚守,在法治服务教育发展的赛道上持续深耕。
初心如磐:以“关注”立心,锚定法治服务教育航向
方皛律师的执业初心,始终与国家需求、社会关切同频共振。2019年,他在转所至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时,胡光主任所赠“关注”(即“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关注客户”)二字,成为其执业生涯的重要指引。同年,他随国家欧美同学会赴陕西学习,深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心系群众的岁月,更坚定了“以法律微光照亮需求角落”的初心。在我院工作期间,这份初心转化为他推动教育法治建设的实际行动:始终聚焦教育领域的法治痛点、难点,将法律专业服务嵌入教育政策研究、科研成果保护、教育公平保障等关键环节,为研究院的核心业务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专业深耕:跨领域赋能,架起法律与教育、科技的桥梁
在法律实务领域,方皛律师长期专注于数字科技、半导体、车企等高新技术企业服务,曾为福特亚太、格力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及群团组织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其专业能力多次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其负责的相关案例入选行业典型。在我院的工作中,他充分发挥跨领域优势,将高新技术领域的法律服务经验与教育科技融合需求相结合,实现了“法律赋能教育创新、科技驱动法治升级”的双向价值。
建言献策:执笔教育法治蓝图,助力国家战略落地
作为深耕教育政策研究的法律专家,方皛律师是我院推动教育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2024年,他与院长周洪宇教授共同执笔《2024年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关于加强法治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筑牢基石的建议》,该政策建议书提出了统筹推进教育法治建设,优先加快教育立法;以综合立法为科技创新强基赋能,以专项立法助力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完善国家主权制度,构建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等三大点十项建议。因兼具专业性与前瞻性,得到《新华文摘》的重点关注与推荐。
公益践行:普法传薪,让教育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这是方皛律师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也是长江教育研究院“服务社会、普及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在社会公益与普法宣传领域,他的立法、修法相关文章在知网下载量超1.1万次,成为教育、法律领域研究者的重要参考;他多次走进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为上海市文联、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等协会开展普法宣讲,将教育法治知识传递给更多群体;2024年进博会期间,他参与“法律顾问服务工作”,作为驻场律师代表被市司法局拍摄专题报道,其服务获广泛认可及区司法局感谢信;此外,他还参与起草《上海市文艺工作者自律维权指引》、撰写国家标准《元宇宙 参考构架》,以法律专业推动行业规范完善,为教育、文化、科技领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此次方皛副秘书长荣膺“长宁区十佳优秀青年律师”,既是个人的荣誉,更是长江教育研究院人才培养成果的缩影。未来,我院将继续依托专业智库平台,吸纳更多像方皛律师这样兼具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更多“长江智慧、长江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