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其华 | 教育现代化:新时代的新意蕴



孙其华: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社长、教育现代化研究院教育民情与舆情研究所所长

  党的十八大报告谈到教育基本目标的时候,对教育现代化的表述是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到十九大报告时候,加快教育现代化。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教育部对十八大以来的回应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而没有回应教育现代化是否已经基本实现。

  一、教育现代化的三“首”

  第一个是“首宣”。1978年第11期的《人民教育》发表短评《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础又在教育。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大大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搞教育现代化无非就是资金、技术装备、干部三方面的问题。”

  第二个是“首论”。1993年3月,时任国务委员李铁映在《人民日报》上刊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文章指出:“教育现代化不仅指校舍和设备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第三个是“首探”(首试)。1993年12月,江苏省出台我国首个启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文件《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在完成“两基”任务的苏南及沿江地区60多个乡镇、600多所学校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探索教育发展的新目标,促进“两基”的巩固提高,引导各级各类教育提升发展水平。

  二、教育现代化的“三个起步”

  1. 从直接服务“四分之一”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中科技现代化)起步;

  2. 从教育的基本建设起步;

  3. 从勇于探索的江苏起步。

  站在党的十九大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再看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一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立体感”:前进方向感、全球方位感、内部方略感,赋予了教育现代化新时代的新意蕴。

  1. 前进方向感

  十七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对照1978年只是从科学技术现代化论及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从为某一方面目标服务的“从属地位”,提升为直接为中国梦总目标服务。前进的方向还是“优先前进”的方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前进姿态。陈宝生部长提出:“用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发挥引领作用。这个前进方向感,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从来没有过的强烈归宿感,全体教育人强烈的归宿感。

  2. 全球方位感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今天的中国教育发展坐标是“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这个方位感当前阶段主要体现为追赶(跟跑)、并跑和领跑“三跑”共存的特征。 全球方位感,同时也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自信感。教育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证实,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前行定力。“教育自信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刘自成《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刊《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2日)

  3. 内部方略感

  从十三五教育规划,到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到近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自身内部的改革越来越丰富着行动战略和实施策略。内部方略感就是陈宝生部长提出的“四梁八柱”。

  内部方略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充分体现了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同行。二是内部方略推进的纵深感,从宏大主题、体制机制进入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课堂细节,教育改革纵深空间的拓展,教育规律的落细、落小。李希贵:探索“深水区”转型的实践路径,落实不同类别、不同个性学生的真实的学习,以学生学习力的培养撬动课程与教学的深度变革。(《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教育改革的“啃骨头”,体制机制是骨头,教学方式、课堂模式或许更是骨头。

  (此文根据孙其华在2018年南京长江教育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来源:2018南京长江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