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为推进教育治理,发展教育智库恰逢其时



  近日,就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这一话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治理与智库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接受了我们的书面专访。

  在访谈中,周洪宇教授畅谈了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追求、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育智库的发展机遇以及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的关系等问题。

  在日前发布的《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电子刊创刊号上,我们以《为推进教育治理,发展教育智库恰逢其时》为题,将对话详情整理出来以飨诸位。

 

周洪宇

 

  《全球教育智库与治理》(以下简称“《全球》”):由您担任总主编的《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丛书》出版后,社会反响热烈。书中是基于“全球视野、中国立场、专业能力、实践导向”四大基本定位开展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研究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四大基本定位呢?

  周洪宇(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治理与智库研究院院长):教育智库应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与追求,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来说,则应体现“全、中、专、实”的战略定位与追求。

  全球视野。教育智库应该依托高水平教育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性教育议题的设置、研究和交流合作。对于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来说,须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从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把握中国教育的战略定位,提出中国教育的应对策略,广泛传播中国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政策主张,增强在国际教育媒体和国际组织平台的话语权,把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有效传播出去。

  中国立场。在智库发展相对成熟的西方国家,其智库在运行运作方式、功能作用发挥方式等方面都已积累了较为成熟有效的经验。但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应具有中国立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要负有国家使命,体现国家利益,创造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政策概念或关键词,争取中国的话语权在国际学术界、教育界占据应有之地。

  专业能力。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基本标准中,中央两办《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有“特色鲜明、长期关注的决策咨询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代表性人物和专职研究人员”等,因此,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应体现专业化,走向精细化,而不是做谁都能做的事。要在一些重点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所做研究应具有战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实践导向。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不仅要努力拿出具备战略性、前瞻性、思想性和客观性的研究成果,还要千方百计地让智库的“谋划”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让智库的“方案”转化为实际行动,让智库的“言论”转化为社会共识。

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丛书

 

  《全球》: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教育智库面临着什么机遇?又该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呢?

  周洪宇: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的教育到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期,在政策、资金、项目、工程各个方面都会有重大的发展,这也为教育智库在国家教育决策中发挥作用提供了重大的机遇。

  教育智库应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全球视野、中国立场、专业能力、实践导向。

  第一,发展规模扩张化。包括两个方面:国内布局与国际布局,显然国际层面难度更大一些,需要较强的实力。

  第二,政策建言优质化。重大教育建议一定要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在调研的基础上,要具有专业性、特色性和实证性。

  第三,体制机制创新化。智库的体制机制、运转模式、目标、任务与以往的教育研究机构相比有很大差异,不能完全按照过去教育研究机构那样运行,必须加快教育智库转型,包括:

  研究人员的转型——由重学历向重阅历和学历转变;

  研究内容的转型——由注重学术理论问题研究为主,向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转变,多做应用性政策研究,并为政策建言提供坚实的学术根据;

  研究技术的转型——由传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向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转变,多种方式推进;

  成果应用的转型——由过去的注重学术理论成果发表,向重视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转变;

  科研组织形式的转型——由单学科、个体化的科研组织形式向跨学科、组织化的协同创新模式转变。

 

  《全球》:您认为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周洪宇: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建设教育智库是推进现代教育治理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我国教育治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要进行科学的教育治理,离不开教育智库的建言献策。

  长江教育研究院每年都会发布教育政策建议书,一年一个主题,每年都会围绕一个主题提出十条左右建议,从2009年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建议,2010年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到2013年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教育应对的建议,2014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的综合改革,2015年对教育法治建设的建议,2016年对国家十三五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再到2017年加快教育制度创新、全面提升教育治理水平的建议,2018年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建议,以及2019年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建议,都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每次发布教育政策建议书后,这些建议也都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提交给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反映到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来推动相关工作的进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通知》,也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在这个时代背景和时间节点,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重点打造一批新型教育智库和高水平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正当其时,必将对加强包括新型教育智库建设在内的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有力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后,我们要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抓好《意见》的具体实施,充分发挥新型教育智库的作用,助力教育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把教育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教育治理效能;切实掌握《意见》的要义,按照文件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项”狠抓落实,不断推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