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汇报的主要题目“中国新型教育智库的角色定位及建设路径”。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一个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汇报。
教育智库建设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设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智库建设也对提升我国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育智库理论方面做一些简要的探讨,我也是初步涉猎这个领域,讲的不一定正确,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做一个汇报。
一、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角色定位类型划分。
二、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本质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建设路径与运行机制。
教育智库我个人理解角色定位大概教育智库有这样八个角色,我自己总结的不一定正确。一是教育决策的智囊团,因为教育智库确实为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能够提供一些决策咨询服务;二是教育改革的思想库;三是教育政策的评论员;四是教育实践的引导者;五是教育发展的评估者;六是高端人才的储备库;七是教育交流的联络站;八是正面舆论的策源地。作为一个高端教育智库有义务引领正面的、积极的教育舆论。
智库的类型划分,当然划分的类型很多,我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从主办的主体来讲有政府教育智库,比如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还有地方上各个省的教科院,这都属于政府办的。二是高校的教育智库,每个大学都有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研究机构。三是民间教育智库,比如说21世纪研究院等等,当然我们长江教育研究院以前也是定位民间教育智库,但是我感觉应该归到第四类,混合教育智库,包括我们长江教育研究院还有北师大和民进中央联合办的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
中国教育智库的本质特征,我给它概括为几化,一是主体多元化,目前教育智库主体比较多,有的来自政府的,有的来自党派的,有的来自社团的,还有来自高校的,也有一些企业的等等。二是教育研究专业化,因为智库聚集了一批有建树,有影响高水平的教育专家,所以在建言献策,理论研究方面都体现了一种高水平、专业化这种倾向。三是视野全球化,因为不管什么要的教育智库都有必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思考、观察前沿性、引领性、指导性的好的决策建议或者理论研究成果。四是成果的创新化,因为教育智库研究成果特别强调要有创新,不管是资政建言也好,理论研究也好都要有所创新。五是组织多样化,关于智库的组织方式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说常规性的一些合作,还有通过一些任务导向或者是课题驱动等等一些方式来进行合作和组织一些活动。六是运行协同化,因为教育智库确实需要跨地域,甚至跨国家,跨机构,跨学科,跨领域,跨团队等等这些合作。
从功能方面来讲,刚才主要讲的是中国智库的一些功能,国家规定的五大功能。我想教育智库它的功能和智库的功能应该有所区别,所以我想的是这些,比如说包括资政建言、理论创新、实践引领、人才培养、数据储备、舆论引领这些方面。
围绕以上一些功能还有它的定位,在智库建设方面提出了这样一些建议。
一是增强教育战略意识,服务国家决策需求;二是凸显智库主体地位,发挥多重核心功能;三是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多元互动格局;四是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创设咨询市场机制;五是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实现教育智库转型,这个主要讲的是传统的教育研究机构,怎么能够顺利的向新型智库进行转化;六是探索成果评价机制,建立激励导向制度。
最后我也祝愿中国的教育智库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过程当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中国教育智库也能够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谢谢大家!
(此文根据申国昌在首届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上的演讲整理。)
来源: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