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昌 |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内涵、愿景与路径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治理的深度融合,高校治理的智能化发展成为高校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征。基于此,文章在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双向赋能的背景下,首先从治理理念、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三方面剖析了智能时代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然后,文章重点阐述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愿景,论述了人工智能对高校治理内核、治理格局、治理决策、治理模式、治理边界产生的影响;最后,文章针对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兼顾技术效能与人文关怀、明晰主体权力与责任边界、促进科技创新与应用适配、构建人才培养与实践体系、落实风险防范与监管机制等方面出发,探索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以期为智能技术与高校治理的深度融合提供助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治理;路径探析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创新与变革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我国愈发重视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出台了多项与之相关的政策与法规。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确立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进行了全面而具体的部署。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既体现了国家层面对高校智能化发展的政策性部署,又凸显了人工智能对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作用。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1],加快各个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焦点。当前,人工智能时代的幕布已被徐徐拉开,探寻此背景下高校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内涵,明晰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的应有之义并寻求其发展路径,不仅是政策所指,也是现实所需。

  一、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的双向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2]智能时代,高校在人才培养与和科技创新方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高技能、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新技术、新发明的重要孵化器。在信息技术发展浪潮的推动之下,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的有机结合不仅顺应了科技变革的外部趋势,也彰显了两者双向赋能的内在价值:一方面,将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相融合,可以利用智能技术的便捷性、准确性、可视化等独特优势切实提高高校治理效率,影响高校治理理念,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中提供数据支持与技术保障,打造更为信息化、智慧化的生态环境,最终作用于高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智能技术嵌入高校治理,可以利用高校的学术资源、科研资源与实验资源检验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在不断调整与改进中反推智能技术与科技创新发展,同时也在高校治理的实践行动中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先验反馈与典型示范。

图1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相关政策文件

  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在制度层面为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充分的政策性支持。例如,2017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智能校园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3],为人工智能与教育治理的融合奠定了政策性基础。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强调“构建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支撑”,倡导要“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4],不仅在价值层面肯定了高校治理智能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意义,还在实践层面对此进行了具体部署。2021年9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认定了一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包括浙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19个教育领域特色基地,它们肩负着研究智能时代各种教育场景下智能治理机制的使命[5]。图1梳理了国内相关政策文件,这些政策的颁布既得益于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所产生的巨大潜能,又为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的充分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体现了两者在同向发展中相互作用的时代特征。

  二、智能时代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解析

高校治理现代化是高校治理基于对传统高校管理的反思,不断寻求高校治理新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向度。从构成要素来看,高校治理现代化包括高校治理观念的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以及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智能时代,“人本”的内核、“共治”的格局以及“善治”的目标在治理理念、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方面对高校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新时期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动能。

  1.“人本”的治理内核催发高校治理理念现代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决定着实践的发展方向与落实力度。在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应以价值观念引领实践行动,深入把握高校发展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制度,使理念导向调整优先于治理技术革新。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6]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思维是实现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在高校治理的现代化建设中,无论是制定目标、确定实策、执行政策还是开展评价,都应坚持治理主体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性和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性。一方面,现代化的高校治理要充分尊重并顺应“人性”的发展需要,将个体诉求与社会诉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要;另一方面,现代化的高校治理要树立个性化服务意识,承认个体间的多元性与差异性,为学生提供高效精准的教育服务,克服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与均等化。

  2.“共治”的治理格局推动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

  多元主体共治是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要特征,要求在保证政府宏观调控主导地位不变的前提下,分别授予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相应的权力,并形成对各权利主体有效的评价和监管机制。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优化高校治理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情境,但高度行政化的高校治理路径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强行政化逻辑的传统治理模式直接导致了高校治理结构的孱弱与失衡,造成政府、高校、社会等治理主体间关系不平等、权责不清晰的复杂局面,最终影响共治格局的形成。这也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下的关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极不相称,必然因技术的膨胀而带来治理方式上的仓促[7]。因此,必须打破行政权力的集中与泛化倾向,构建多元参与、协商共治的现代化高校治理体系,具体措施包括:首先,优化政府、高校、社会、市场等高校治理主体间的权力配置,推动权力运行体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其次,在高校治理实践中逐步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多元参与制度、自主办学制度,提高制度规范体系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最后,采用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等多元指标体系标准,构建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高校治理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治理体系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3.“善治”的治理目标促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现代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与表达渠道的拓宽,使高校治理对象和情境复杂多变,以往流于经验层面的高校治理方式与手段已难以满足现实需要,“善治”的治理目标对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期许。高校治理能力是指各主体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践行能力,包括制度政策的设计能力、理解能力、执行能力,以及高校治理实践中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的嵌入应用为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由此,相关主体应积极配合高校发展的动态要求,基于对治理目标的发展性认识以及对治理对象的复杂性判断,充分利用先进、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工具与智能化手段,全面推动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全面开展信息化驱动战略,进一步促进高校治理数字化资源整合,促进资源和信息共享;其次,利用人工智能对海量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处理功能,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治理模式,推动高校治理活动的动态化转变,提高高校治理决策的前瞻性与灵活性;最后,及时更新、调整高校治理工具,依靠先进、便捷的信息化技术与智能化手段提升治理活动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为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愿景分析

  随着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人工智能为促进高校治理和发展模式转型带来极大的机遇,它在高校治理观念、体系及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全面渗透,有助于更新高校治理内核、优化高校治理格局、服务高校治理决策、完善高校治理模式、突破高校治理边界,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智能理念:以人为本的高校治理内核

  人工智能的出现与发展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核心价值就是以人为本、为人所用。智能理念与高校治理的融合能够全面调整高校的治理逻辑与内容结构,深化高校治理智能化发展的价值与意义。随着智能技术谱系的成熟与应用范围的扩大,人工智能促进了高校治理架构的优化升级,它通过技术赋能带动了高校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的更迭换代,同时也引发了高校治理理念与内核的深层次变革:一方面,智能技术的嵌入使用逐渐把人们从简单、机械、烦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8],高校治理主体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全局性的统筹和谋划。人工智能强大的信息获取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有助于获取充分而准确的治理信息,并能够根据实时的治理动态信息自主生成决策,将治理主体从传统的“亲力亲为”治理方式中剥离开来,突破了人力有限的困境。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将推动高校治理模式的人性化、场景化发展趋势,为治理对象提供更多宽容和谐的人文关怀。通过大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更加精确地记录治理对象的常态性、捕捉治理对象的差异性,并为其提供更为便捷化、精准化的服务,在平衡共性要求和个体需求的同时回归人的主体地位,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2.智能连接:协商共治的高校治理格局

  利用智能技术支撑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学校、政府、社会等多主体协同发力的重要措施[9]。通过促进治理主体间的智能连接与协同交流,人工智能不仅拓展了高校治理主体范围,也推动了高校治理的去中心化,有助于实现多元主体联动共治的高校治理格局。首先,人工智能通过技术赋权将治理权力赋予更多的治理主体,削减了传统治理主体对高校治理权力的“垄断”,以新技术从业人员为代表的新兴治理主体逐渐加入共享治理权力的队伍。其次,智能时代大数据的几何增长和快速流动可以有效消除多元主体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信息公开度与透明度,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拓宽了渠道,有效化解因利己主义泛滥而引发的矛盾,促进多元主体协商共治格局的形成。最后,智能技术依据既定的计算逻辑与算法规则做出价值判断,并基于此形成治理决策,能够有效摒弃传统的主观人为因素干扰,推动高校治理模式碎片化、组织机构裂解化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高效整合高校治理主体的内部力量和外部资源,为采取主体间联合行动、提升治理效率和效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3.智能算法:数据驱动的高校治理决策

  在高校治理的过程中,治理主体的决策水平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治理效果,而决策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决策时收集到的信息数量、质量,以及对信息处理的程度。人工智能所具备的各种算法系统为高校治理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信息数量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快速且高效地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动态分析,保证决策信息的丰富性。例如,“智慧北航”搭建了一套由存储基础设施、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交换平台、智能分析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等组成的虚拟化数据中心架构,对有关教学、科研、实验、档案、图书、管理、服务、人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多源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处理,将数据作为高校治理的重要支撑保障[10]。在信息质量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各类终端和应用程序产生的数据以及相应的舆情信息进行归纳整理,能够有效排除高校治理实践中决策对象的主观性与经验性偏差,避免外界环境的人为干扰,以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提升决策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在信息处理方面,智能分析系统可以结合历史性数据从碎片化的线索中总结规律,对潜在、微观的行为信息进行汇聚并建立可视化模型,实时监测并智能预警高校治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帮助决策者洞悉高校治理活动背后蕴藏的深层逻辑,提高其决策的科学性与预见性。例如,美国常春藤技术社区学院(Ivy Tech Community College)利用机器学习来识别有失败课程风险的学生,并为其提供建议和相关支持,在应用这一技术的学期中,学生的挂科率逐年下降了3.3个百分点[11]。

  4.智能手段:人机融合的高校治理模式

  人类凭借经验积累与形象思维,擅长做出不精确的、定性的决策,而人工智能可以凭借极快的速度完成准确的、定量的计算。人机融合的治理模式将人与人工智能的优势充分结合,是高校治理智能化发展的重要表征。一方面,智能技术的嵌入应用使高校治理中大量包括身份辨别、安全保卫、文字记录、图像识别、决策选择等传统上基于诸多人力的工作由智能系统代替,压缩了冗长的科层链条和漫长的手续流程,推动了高校治理中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信息录入、信息分析、规律总结、结果展示等方面能够模拟人的行为,形成智慧化的治理模式,从而拓宽高校治理的数字化边界,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在线服务,为满足师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在高校治理中通过多种智能终端设备进行人与物的信息交换,实现教学活动检测、设备运行监控、无感知考勤、校园安全监控、声光电等生活环境监测,人工智能技术为多重业务场景提供了应用基础[12]。此外,人工智能支撑下的人机协同模式还可以服务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借助智能系统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意向、薪资要求等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动态追踪,生成毕业生的就业画像,再经由招聘信息流的混排算法,依托关系链匹配并及时公布、推送供需信息,实现海量就业信息下求职和招聘的精准化配对,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际成效。

  5.智能场域:跨越时空的高校治理边界

  人工智能通过对真实世界的数字化重建,能够扩大高校治理的场域边界,帮助其实现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精准治理。在治理空间上,一方面,智能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了高校治理边界的延伸,推动了“数字大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升了大学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另一方面,智能技术能够实时传递信息并模拟现场情况,帮助高校治理主体实现科学决策和远程指挥。例如,在高校舆情风险治理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挖掘、交叉检验、多样本之间统计分析,有助于探索热点舆情的关联原因、内在规律及发展趋势,进而提升新时期高校舆情治理的品质和效率,为校园和谐稳定创设健康的生态环境[13]。在治理时间上,基于强大的数据感知、采集与记录能力,人工智能时代任何数据与信息都可被大量记录并长期存储而不改变其内容和精度,实现了长时间跨度下对已发生事件的精准重建,让事后追溯和复盘更为容易便捷,缓解了高校治理体系的工作强度和密度。例如,针对已经毕业的高校学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和学生就业信息库,追踪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职匹配度[14]。

  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人工智能技术的渗入改变了高校治理的生态,并在客观上对高校的治理环境与模式提出了新的诉求。因此,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当从高校治理理念、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模式、治理制度等方面着手,消除阻碍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应用的不利因素,为推动高校治理的智能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兼顾技术效能与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治理理念

  应秉承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人工智能的影响,既要肯定智能技术为教育治理智能化发展提供的技术条件,也要正视其在情绪感知与分析方面的缺失。只有兼顾技术效能与人文关怀,明晰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的深度、广度与限度,才能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具体包括:①政府、高校、社会、市场等治理主体应提高自身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素养,在技术理解与应用等方面摒弃主观偏见和经验主义,勇于摆脱思维滞后;同时也要客观看待人工智能的作用与价值,明确智能技术的融合是为了减轻高校治理事务的负担,并非对治理主体的取代。②高校应主动构建智能治理的生态系统,立足师生需求改进人工智能应用策略,不能片面地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外在的工具,而停留于表面的机械化应用。③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治理的过程中,关注技术效能最大化释放的同时也应警惕人文性的流失,着力维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人工智能对不可量化的心理活动、情绪状态难以完全捕捉,因此在高校治理智能化的过程中过度强调智慧化与标准化,容易忽视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核,应当构建具有人文关怀的高校智能化治理系统,理性提取并充分挖掘数据信息中所蕴含的情绪表达,有针对性地施以调整与干预。

  2.明晰主体权力与责任边界,构建智能连接的高校治理体系

  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协调各方利益、明晰多元主体的权责边界,最终形成政府依法治理、学校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的现代高校治理体系,具体包括:①厘清政府、高校、社会等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包括“线下真实空间的权责范围以及线上虚拟空间的治理界限”[15],以提高治理数据获得的准确度和完整性,为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治理中的推广与应用营造清朗的发展环境。②搭建高校治理云平台,打破主体间的数据信息壁垒,推动数据信息全面流通,从而强化多元主体互联互通的高校治理格局。③设立专门综合治理部门,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智能技术共享与协同机制,全面统筹、协调和推进高校治理的智能化推进工作。④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社会反馈机制,消除主体间的“中间地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失真等因素对高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落实人工智能战略造成的不利影响。

  3.促进科技创新与应用适配,提高智能驱动的高校治理能力

  在推动高校治理智能化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智能产品与治理场景不匹配、不适应的现象屡屡出现,严重阻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治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因此,高校治理能力的提高必须着眼于科技层面的突破,增强人工智能与高校治理的适配性,打造优质的高校治理生态,具体包括:①在技术创新方面,汇集跨部门、跨学科的多方力量,围绕高校治理的关键环节,寻求智能技术与高校治理相契合的切入点,深入拓展高校治理中人工智能产品的功能模块,切实满足不同场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及教师的教学科研需求。此外,由于各高校在地理位置、学术传统、办学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它们拥有不同的治理需求,应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科学研究功能,从学校的特殊性出发,不断研发并创新适配性更强的智能产品,以适应高校治理的个性化发展。②在技术应用方面,不断完善智能教育服务类的核心业务,提高人工智能在高校治理中复杂场景的适用性,推动人工智能在高校治理领域的规模化应用。③在技术优化方面,追踪智能技术嵌入高校治理的实际应用情况,深入高校治理环节中的诸多细节,利用对场景落地效果的评估来反推技术手段的突破和整体设计的升级,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深化,推动智能技术与高校治理的双向发展。

  4.构建人才培养与实践体系,优化智能应用的高校治理模式

  智能化高校治理体系的建构与运行离不开人才的驱动,应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实践体系,满足高校治理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具体包括:①学科设置方面,高等院校要完善前沿信息技术学科布局,设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独立专业,促进相关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培养专业化大数据技术人才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人才。②专业培养方向方面,高校应聚焦于人工智能内涵,在人工智能专业课程设置上形成数学与统计知识、计算机知识以及人工智能知识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16],同时依据自身办学特色或社会需求,围绕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设立培养方向,将信息素养与计算思维的培训渗透到其他各学科的专业学习中。③人才培育方面,通过强化专业的实践应用属性,开设更具综合性的实践课程,联动多元力量着力构建专业化实践体系,引导相关治理主体形成互联互通的大数据思维,如与互联网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在智能实践中为新型人才培育加速赋能,并使治理主体具备推动智能技术场景落地的实践能力。

  5.落实风险防范与监管机制,完善智能时代的高校治理制度

  随着智能技术与高校治理的深度融合,诸多不可预测的风险逐渐浮现,主要包括数据信息泄露引发的伦理冲突、技术滥用带来的安全威胁以及算法管理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这严重阻碍了高校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在智能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中应始终保持警惕,预防高校治理智能化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异化风险,具体包括:①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前,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对师生的切实需求以及学校现有的智能化程度做出合理评估,有针对性地选择适配度高的智能系统或产品,确保相应产品在经过严格测试后方可纳入正式使用,从而规避因技术缺陷而引发的安全风险,也为后期智能技术在高校治理中的推行减少阻力。②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后,高校在实践层面要优化配套的管理措施,将智能化与高校治理现代化进行有机结合,建构并形成关于智能技术应用的反馈和监管机制,全面跟踪高校治理实践中人工智能产品的使用情况,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针对性调整,确保在保障数据安全、算法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治理效率。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并要求“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17]。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环节,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治理不仅是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路径延伸,在推动高校治理现代化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蕴。随着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高校治理需应对更加繁复且多样的个性化要求,治理难度大幅度提升。未来应聚焦中国式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方向,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以数字化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数据资源为新型高等教育要素,建立横纵贯通、协同服务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最终实现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