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以《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引领开展劳动教育



 

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基本的价值追求

  《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劳动教育是按照新时代全面发展人的总体目标,指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社会服务实践出发,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种途径和方式,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知、做中获,培养学生形成劳动观念和精神、劳动能力和习惯的实践活动。其目标是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必备的劳动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体而言,劳动教育在育人导向上,就是要坚持“五育并举”,把准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深入挖掘劳动过程中的育人因素,充分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着力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诚实劳动、合法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成就自我。

  同时,《意见》也指出了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长期以来,一些地区和学校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一个时期以来,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被弱化、淡化,甚至异化为惩罚人的手段,一些青少年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较为突出。长此以往,会在青少年中滋生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产生铺张浪费、好吃懒做的不良行为,淡薄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利影响,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为此,按照劳动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弱化、异化、淡化劳动教育等问题,必须从新时代人才培养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切实加强劳动教育。

  《意见》的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不仅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各地、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破解劳动教育实践中的难题,提供了基本遵循和现实依据。

  (作者郝志军,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统筹好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

  《意见》明确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那么,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它和综合实践活动到底是什么关系?

  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劳动教育是“五育”之一,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新中国成立后,很长时间我国的中小学教学计划都设有劳动课,中学设有劳动技术课。2001年启动新课程改革,为减少课程门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同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一并纳入了新设置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至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成为了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多年以来,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学校没有开课或开设得不够理想,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削弱,造成了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才再次受到了重视。《意见》中强调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正是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被弱化的现状、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对劳动教育新要求的重要举措,对于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之一,和德育一样,不能仅靠一门课程来完成,所有课程都有落实劳动教育的任务,劳动本身就是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等主要活动方式都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且和《意见》中的三类劳动教育内容密不可分。因此,无论劳动教育是单独设课还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必修版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

  劳动教育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设计综合实施。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必须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的整体计划中,需要摆正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系,既不能用综合实践活动掩盖了劳动教育,也不能用劳动教育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认清两者功能定位的不同。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综合实践活动重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但两者都强调实践育人、知行合一。学校可以把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规划,按照《意见》的要求,突出劳动教育的思想性,结合办学理念、特色、可利用的资源,依据学生发展状况,对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类内容进行整体规划,对各学段、各年级学生的家务劳动、校园劳动、社区劳动等进行系统安排,对劳动实践与学科学习、跨学科各类主题教育等进行综合设计,以整合方式实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活动方式落实劳动教育的优势,既要重视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的培养,又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征,最终既落实了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又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冯新瑞,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准确把握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点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实现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首先要把握好劳动教育的内涵。从内容上看,劳动教育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在参加三类劳动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积极的劳动精神,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从实施方式上看,劳动教育尤其强调学生“动”起来,在出力流汗中成长,这与智育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开展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在讲台上“讲”劳动、在黑板上“写”劳动的简单说教,而是给学生提供真正的劳动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特定岗位上经历劳动过程,感受不同劳动的艰辛,思考不同职业岗位上的人是如何通过劳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更加深刻地认同“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

  其次,要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课程体系。《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必修课和劳动周,并规定中小学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除实习、实训外专门进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时间不少于16学时,大学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大中小学每学年设劳动周。如何利用好劳动课和劳动周开展劳动教育,一方面应根据各学段特色,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内容,发挥好各类劳动教育内容的育人作用,如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传承勤俭节约的家风,在服务性劳动中强化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在生产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创新进取的品质。另一方面,要系统梳理各类课程、各门学科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劳动教育功能,对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和要求做出整体设计。另外,学校要统筹规划劳动实践活动,尤其要注意发现学生身边的劳动机会,如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打扫寝室等,将原本属于学生的劳动机会还给学生。

  最后,要整合家庭、社会力量广泛开展课外劳动实践。劳动教育除了在规定的课时中落实,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持续开展,资源整合是保障劳动教育有效落实的关键。学校要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包办代替,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好生活自理的同时,自觉承担家务劳动,主动为家人服务,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当地共青团、妇联、社区等要为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的机会,引导学生坚持开展服务性劳动,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中提升自己。政府部门要调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开放劳动实践的场所,并为学生开展劳动提供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能在实际岗位劳动中了解真实的职业劳动,体会各种工作的快乐和辛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作者黄琼,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

 

凝聚起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磅礴力量

  《意见》提出“加强政府统筹,拓展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强调要建立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会为支持的三方协同实施机制。那么,三方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应当发挥什么功能和作用?

  首先,从三方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来看。其一,三方协同是劳动教育政策演变的必然导向。我国历来重视家庭、社会、学校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三方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政策导向从萌芽到确立日益增强,促使三方协同共育逐步发展。其二,三方协同是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落实的现实要求。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基于人、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多种多样的劳动实践方式实现教育价值的活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劳动教育的主体过于单一,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而家庭对学生劳动教育严重缺位,没有形成全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因此,有效开展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共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导向,是新时代推进劳动教育的现实要求。其三,三方协同是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途径和渠道。《意见》是以新时代全面发展人为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重视和努力,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与活力,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价值观,这是实现劳动教育的必然途径。其四,三方协同是世界各国推进劳动教育的共同做法与经验。世界各国劳动教育最大限度地融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优势资源,并且能够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自承担的责任,这一做法和经验有利于推进我国三方协同的劳动教育实践。

  其次,从三方协同在劳动教育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来看。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需多措并举,以政府统筹,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共促学生全面发展。其一,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发挥家庭和家长在劳动教育中的示范、引导、督导、激励的作用,让孩子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培养自立能力和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二,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应根据劳动教育的培养目标,有计划地分学段细化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的劳动教育内涵和方式,合理引导学校、社会、家庭的协同联动。其三,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劳动教育要持续发展,不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作用。需聚集社会各方力量,联合当地企业、公益组织、社区或村委会等,共同建立劳动示范基地、举办公益活动,使学生参与到劳动整个过程。

  (作者哈斯朝勒,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