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秉林 |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写在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颁布之际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写在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颁布之际

  [摘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尊重学科专业设置规律、注重学科专业建设机制改革、稳中求进的基本原则,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创新学科专业建设模式,推进分类培养与分类发展,提升探索科技前沿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搭建交叉学科发展平台,改革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要抓住学科专业目录颁布的机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学术治理体系,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科专业目录;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学术治理体系

  [作者简介]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100875)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出通知(学位〔2022〕15号),正式颁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1](以下简称《学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2](以下简称《目录管理办法》),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将按照新版目录正式执行;另外,首次研制的《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以下简称《学科专业清单》)和《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清单管理办法》)将另行下发,并依规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做好实施工作。这标志着历时一年多的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终于落下帷幕。可以预期,《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布,将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使用的2011年版学科专业目录已逾十年。十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对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宏观背景

  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全球科技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促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

  1.国际格局重构提出新挑战

  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争夺生存权、发展权和话语权的焦点与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依然面临自然科学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现象,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范围内的话语权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格局重构的背景下,面临西方国家强行推进的科技“脱钩”等策略,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应用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技术、组织、模式的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基础支撑,为增强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2.国家战略布局调整赋予新使命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党中央在对国内外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我国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责任内涵与时代使命。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尤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国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拓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新局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3.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任务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2019年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已从寻求规模扩张、满足入学机会需求,转向激发高等教育的创新驱动势能、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等方面。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向多元转变,正在颠覆着传统的学习过程,导致高校的教师角色转型、师生关系变化,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态和教学管理机制等面临一系列冲击。学科发展综合化已成为主要趋势,对高校学术资源、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学科专业结构和学术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新要求。高等学校要主动应对新的挑战,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内部学术治理结构,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进程中作出新贡献。

  (二)学科专业目录修订的重要意义

  按照国内外通行的理解,从本质上而言,学科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专业是广义的课程组合。学科和专业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从而成为现代大学的核心支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首先,学科专业目录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位授予和就业指导的重要依据;其次,学科专业目录对于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学校构建学科专业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制定和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第三,学科专业目录对于高等学校内部学术治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二级学院(学部)以及科研院所的重要依据;第四,学科专业目录对于政府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教育统计分析、学科评估、专业认证、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办学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现行学科专业目录是在2011年颁布的,在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优化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术治理体系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教育内外部形势发生了变化,现行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机制也逐渐暴露出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修订周期过长,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回应不够及时;专业学位在目录中的地位不够凸显,类别、层次还需完善,交叉学科还需稳步发展;学科专业设置存在固化、细化等倾向,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内涵需要更新等。[4]因此,顺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大趋势,遵循人才培养基本规律,针对现实问题,适时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创新目录管理机制,对于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推进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二、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思路和原则

  为主动应对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挑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审时度势,提出了“目录与清单并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放权与规范并进”的改革思路,并确定了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强调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立足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科技前沿和“卡脖子”关键领域、国家发展薄弱点等所涉及的学科专业,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紧密衔接,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进行设置调整,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迅速回应国家急需领域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首次研制了《学科专业清单》及《清单管理办法》。

  (二)尊重学科专业设置基本规律

  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强调要遵循学科专业设置的基本规律,根据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属性,在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及师资、课程、教材、评价等培养要素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分类确定设置原则。在一级学科设置方面,顺应学科发展综合化趋势,坚持宜宽不宜窄的原则,突出宽口径与适应性,以利于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工作后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能力和发展潜力。在专业学位类别设置方面,突出精准性和灵活性,以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科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实务部门工作的职业胜任力。

  (三)构建面向未来的学科专业建设机制

  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重点不是学科专业数量的简单增加或减少,其核心是创新学科专业的组织与建设方式,深化学科专业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构建面向未来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新机制,提升研究生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为打造需求牵引的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更加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学科专业平台支撑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

  (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

  学科专业建设需要长期积累,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学科专业目录亦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和前瞻性。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采取了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方式。

  第一,修订程序严谨。《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过程包括:一是系统梳理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署要求、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两会代表、学位授予单位、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二是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启动目录修订工作;三是成立7个学科领域专家论证组,对各方提出的近270个学科专业设置建议进行深入论证,分领域提出目录调整建议方案;四是组织跨领域专家研究论证,形成目录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五是教育部专题研究,提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审议咨询;六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通过。

  第二,发扬学术民主。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在历时一年多的目录修订过程中,累计召开论证会300余次,参与专家近3 400人次;召开专家座谈会10余场,听取100余位专家意见;书面征求有关部门、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等近200家单位意见。[4]《学科专业清单》的编制也经过了严格的程序,从而保证了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可以说,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取得的成果,是教育界、科技界和学术界共同努力的结晶;同时,也为最终实现编制统计性学科专业目录的改革目标做出了探索,积累了经验。

  三、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主要特征

新版《学科专业目录》设有14个门类,下设一级学科117个,比2011版目录增加4个。专业学位类别67个,比2011版目录增加17个;其中,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比2011版目录增加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与2011年版学科专业目录相比,本轮修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一)《学科专业目录》与《学科专业清单》并行,创新学科专业建设模式

  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面临新的现实问题,一是随着知识创新加速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产业部门的许多重大人才需求,如区块链、隐身技术等专门人才,具有急迫性和阶段性特征,而这些问题导向型的学科专业还达不到编入规范性目录的条件要求,需要探寻新的学科专业建设路径,引导高校发挥特色优势进行探索和孕育;二是一些特色、冷门学科专业,如古文字学、中华早期文明等,虽然就业面不宽且社会需求量不大,但对国家发展非常重要,需要建立有效的扶持机制,引导高校重视这些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负责,采取顶层规划的方式组织专家编制了《学科专业清单》,并将其定位为引导性学科专业目录,作为规范性《学科专业目录》的重要补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指南。《学科专业目录》突出规范性、普遍性和成熟度,每5年修订一次,以学界业界的共识为基础;《学科专业清单》突出灵活性、动态性和创新性,强调服务国家重点发展领域和重大需求,不拘泥于一级学科甚至二级学科,口径可宽可窄,不追求系统性和完备性,以问题导向型的规范性目录外学科专业为主,兼顾国家急需的目录内学科专业,重在快速响应社会需求,定期集中编制,每年动态调整。这是推进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学科专业建设模式、加快培养国家急需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探索。

  (二)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并重,推进分类培养和分类发展

  专业学位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为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不同类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多样化诉求而设立的一种学位类型,自设立以来培养出了大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与学术学位相比,我国专业学位发展的历史较短,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培养方式、导师队伍、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有待增强,亟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遵循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并重的原则,改变了过去将专业学位类别目录作为学科专业目录附表的呈现方式,将主要知识基础相近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统筹归入相应学科门类,实现了“并表”呈现,并用不同的编码加以标识,以凸显两类人才、两种学位同等重要。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得到高度重视,新设了气象、医学技术、文物等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应用伦理、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国际事务、博物馆、食品与营养、针灸、密码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并将法律、社会工作、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翻译、出版、风景园林、农业、林业、公共卫生、药学、会计、审计等专业学位类别升格到博士层次。这既有利于高等学校组织和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满足社会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培养和分类发展;亦有利于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促进公众对专业学位的了解,提高专业学位的社会认可度。

  (三)瞄准科技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科专业平台支撑能力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文化发展趋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着力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比如,为主动回应科技前沿发展和关键领域需求,新设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为更好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设中共党史党建学、纪检监察学、法医学、区域国别学等一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为加强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专业支撑,重点对艺术学门类下设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设置进行了调整完善,设置艺术学(含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历史、理论和评论研究)1个一级学科,以及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等6个专业学位类别,在推动分类培养、分类发展的改革探索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另外,考虑到内涵和外延的发展及变化,对部分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进行了更名。例如,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将“汉语国际教育”,更名为“国际中文教育”,等等。

  为积极回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急迫诉求,《学科专业目录》在所有14个学科门类下都设置了专业学位,增设了一批专业学位类别。比如,在哲学门类下增设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在理学门类下增设气象专业博士学位类别,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文物、密码2个专业学位类别等。同时,面向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服务经济主战场,在《学科专业清单》中也列出了一批引导性学科专业。

  (四)为知识融合与交叉学科发展搭建平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从学科发展的趋势来看,一方面高度分离,另一方面又高度融合,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趋势明显。为顺应学科发展综合化的趋势,服务国家对于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020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增设了交叉学科门类,下设国家安全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在本轮专业目录修订中又增设了设计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工程、区域国别学5个一级学科,以及文物、密码2个专业学位类别,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必须强调指出,要厘清“学科交叉”和“交叉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科是人类对知识体系的划分,学科细化在带来科学研究更加深入的同时,也有可能陷入局部视角和单向思维。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个体本身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具有整体化的特征。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的不断加速,单一学科的知识、方法等已不足以破解重大科学难题。“学科交叉”是学术思想交融、系统辩证思维和研究范式变革的体现,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多学科交叉与多技术融合日益成为解决人类发展重大难题的研究范式。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新学科的生长点,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新科技领域和新产业形态。因此,“学科交叉”成为学科内涵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科发展的路径和水平。比如,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正在重构教育学学科的概念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融合,使得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内涵发生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交叉学科”是综合化、跨学科的产物,与“学科交叉”既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也有显著的差异性。学科作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应该有其明确的研究对象、清晰的知识分类和学科边界,具有相对独立的概念体系、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相对比较成熟,并且形成学界共识。这是学科(包括交叉学科)纳入规范性目录的基本条件,也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设置二级院系(学部)及研究院所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改革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科学的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是保证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质量、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和治理体系改革的制度性保障。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本着放权与规范并进的原则,制定出台了《目录管理办法》,明确了学科专业体系及目录功能和适用范围,重点在建立放管结合的设置管理机制、规范目录设置和调整程序、缩短目录调整周期、建立调整退出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在进一步下放学位授予单位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明确各单位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规范程序,加强对自主设置学科专业的质量监管等方面,也在总结试点探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明确规定。

  第一,统筹学术学位目录与专业学位目录设置与管理。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与专业领域,使得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处于同等地位,统筹规范设置、调整与管理工作。第二,建立学科专业目录放管结合的设置机制。坚持质量为本,高起点设置,高标准培育,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设置采取先探索试点、成熟后再进目录的机制,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按程序自主开展试点设置工作,国家也可以根据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开展试点设置工作,试点设置达到条件要求的可按程序编入目录。第三,规范各级目录的设置和调整程序。对于学科门类的设置与调整,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命名规则、编码规则、设置条件、设置程序、编入目录等作出明确规定。第四,缩短各级目录调整周期。将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目录的修订周期缩短为5年;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目录每3年统计编制一次;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和专业领域每年定期统计发布;《学科专业清单》每年动态调整,重在快速响应社会需求。第五,建立调整退出机制。规定了学科门类的调整程序、试点设置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撤销程序、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退出目录的工作程序和要求。第六,构建学科专业质量保障体系。试点设置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必须参加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或核验。为保证学科专业建设质量,对学位授予单位、学科评议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也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

  同时,对《学科专业清单》中目录外学科专业的设置、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和建设成效考核等,《清单管理办法》也作出了明确规定,引导高校依自身权限和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积极服务行业产业急需,采取依规自主设置并备案的方式进行建设。

  四、高等学校要抓住机遇推进高质量发展

  《学科专业目录》和《目录管理办法》的正式颁布,以及《学科专业清单》和《清单管理办法》的实施,对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高等学校要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

  学科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从本质上而言,学科建设就是知识的传承、保护和创造的过程,是知识体系的构建、维护和更新的过程。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及技术研发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学校办学实力及学术声誉的重要载体。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如体制机制创新、治理结构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模式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国际交流合作等,可以为学校整体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为优化学术生态和育人氛围创造条件。高等学校要抓住机遇,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依据新版学科专业目录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搭建学科专业平台和基地,为提高知识贡献度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平台,本质上是包括实践性课程在内的广义的课程组合。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的构建、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养成,都需要以知识作为基础,以知识体系作为支撑。因此,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而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和相互耦合的统一体,学科与专业要进行一体化建设。一方面,高等学校要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完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革,通过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和水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要反哺教学,重视将学科和科研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与教材的新内容、开出新的教学实验、提供研究生论文选题、支撑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等,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优良条件。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与发展为学科建设提供了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和学科专业分化与融合的可能性;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项目,从事学位论文研究,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生力军。

  (二)优化学术治理结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优化高校内部学术治理结构,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教学管理和学术治理效能,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保障。

  第一,调整和优化学术治理结构。院系(学部)和科研院所是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支撑平台,要以《学科专业目录》为依据,遵循学科发展逻辑和人才成长规律,稳妥调整院系所设置。从国际国内经验来看,大学的学院(学部)设置调整应主要遵循学科逻辑和宜宽不宜窄的原则,可以按一级学科组建,也可以按一级学科群或学科门类组建,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增强院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强化办学特色和“少而精”的原则,在顶层设计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亦可以设置若干以二级学科、二级学科群或交叉学科为基础,或是面向经济社会领域重大现实问题的学院或科研院所,增强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在院系所调整和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在学部制改革中要避免“虚化”,坚持实质性整合,减少管理层级,以改善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效率。第二,搭建交叉学科和急需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平台。交叉学科门类及其一级学科与专业学位类别的设置和《学科专业清单》的颁布,为高校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提供了指南,要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和协同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机制,通过政策导向、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打破院系所内部利益格局,整合相关学科专业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使用效益;要加强科教融合与产学合作,创新学科建设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保障。

  (三)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高层次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和重要使命,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涵和成效产出。高校要抓住《学科专业目录》和《目录管理办法》正式颁布的机会,认真研判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的大形势,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发展主线,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

  首先,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厘清学术型和应用型学位的内涵及其差异性,分类确定研究生培养目标,并从研究生的职业理想养成,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毕业后面向的特定的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等方面,明晰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实现分类培养。其次,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瞄准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优化研究生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夯实学科专业基础,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第三,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加强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探索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新路径和新机制,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和综合素质。第四,改革培养方式与方法手段。主动应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带来的教师角色转型、师生关系变化的新挑战,从教育教学观念、教学与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态和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深化改革;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和组织研究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第五,抓好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聘任考核和职称评聘等制度建设,优化导师队伍的年龄、学科和学缘结构,提高导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和育人能力,为研究生培养提供高素质的师资保障。第六,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践行学生中心、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多元参与的现代评价理念,优化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式,健全持续改进工作机制、组织机制和相关制度,构建和完善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学习效果跟踪评价机制和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来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