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 | 静默的汹涌——后疫情时代,基础教育向何处去



编者按

  教育之伟力远远不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在于个体生命精神力量之成长;在于有更强大的内心,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在于有更清醒的生命自觉,成为自己人生小船的船长,从航线的制订,到暗礁的绕过、风浪的战胜,都要自主、亲历。

  用这样的立场与视角看当前的教育,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还需要做深度反思与变革。君不见,线下教育的问题,不会随翻转线上而自然消失。线上教育在这次疫战中表现出的深层问题,正是线下教育深层问题的翻版。

  叶澜,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始人和持续领导者。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教育学科组成员和召集人,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社联副主席等学术职务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名誉所长、“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早就想写点什么了,但是直到清明国祭鸣笛致哀、4月8日宣布武汉解除封城之后,悬着的心才放下,思绪渐渐清了、聚了,才能动笔。耳边一直回响着的是中央台今年除夕迎春晚会上诗朗诵《相信》中的反复之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记住了什么?”

  在共同的遭遇中,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看到、记住和反反复复的思考。就我而言,绝无意料,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还会遇到这样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亿人,都被看不见的病毒懵住了,中央一声令下“武汉封城”,几乎同步,全民禁足!

  最初,我以为大约一个月就可解除危机,没想到2月、3月都在这种非常态中度过。4月份起,开始松动,估计基本走向正常约到“五一”长假之后。2020的下半年,将会是很辛苦的六个月。

  回顾禁足的76天,最初和最深的印象是:有生以来,从未见过上海如此地静默。大白天,马路上行人几乎绝迹。往日车水马龙的景象似乎“顿失滔滔”,唯有公交车司机还认真地驾驶着空荡荡的车子,一站一站地稳稳停靠、再行。红绿灯无知无觉,按钟摆式的节奏无动于衷地转换着,不分昼夜。一天、两天、三天……如此持续的静默,城市如一个鲜蹦活跳的孩子突然睡去,无声无息,唯有高楼耸立依然。这样的静默,让人产生了一种怪异的感觉,莫名的恐慌和焦虑竟会因静默而生。一个平时不太可能去关注的道理,被静默唤了出来:有人在,在活动、在流动、在聚散,人的世界才是活着的、有生气的。城市的荒凉不在草木萎谢,而在人迹消失。人的活动是城市生命活力的根本。

  城市实存空间的静默,并非全部真相,它由虚拟空间的喧哗代替。紧闭门内的人通过云端相互鼓励、关心,传递着爱和帮助,共同关注着武汉,关注着疫情的变化,各类信息如汹涌的洪涛滚滚而来,又创造了许多从未有过。

  从未有过如此紧盯着网上公布的、每天变化着的一串串数字。它们汹涌而来,撞击着每个人悬着的心:已有病例、新增病例、确诊人数、死亡人数、治愈人数……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生命,与一个个家庭血肉相连。由它们组合构成的统计图表,描出了新冠病毒祸水的漫延,记录了医护人员用生命守护生命付出的成效。人们天天盼的是标志着至暗时刻已过的“拐点”出现,盼着“零增长”的持续天数。14天,这个数字也被大家记住,隔离需要14天……14成了一个安全阀门数,唯有到了此数,回归家庭的大门才会打开。

  3月份开始,不同城市的防疫等级逐渐下降。3月下旬,上海也等到了降级的日子,小区允许快递员在体温正常的前提下送货上门,堆积如山的临时货架被拆除,成了“美好”信号的释放。然而,大家都知道,还需要盼的是武汉解除封城的日子。终于盼到了4月8日的宣布,全国同喜。但盼望还未到头,大中小学何时开学,又成了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焦虑。倒计时,没准信的倒计时,人们靠的是共同努力一定能战胜疫病的信念支撑。从来也没有想到过,对付汹涌而来却又看不见、尚未认清真相的病毒,最有效的手段居然是隔离,是精准无漏的严防死守。这需要付出多大的人力、物力,14亿人口大国创造出的奇迹,内蕴着多少生命的信念与能量!

  但如此的不确定性真让人不好受,一天天地算着、盼着,使今年的2月、3月好像被拉长了许多。所以,每看到一个吉祥的、确定的数字,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喜悦,犹如在茫茫大海航行中望见了港湾,体验到船员、渔民对大地的深情眷恋。

  对不确定性焦虑的真实时间体验,使我更坚信,人是靠可见的确定性安顿自身和心灵的。人的一切创造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对某种确定性的寻求。尽管不确定性、可能性提供了创造的时机与条件,但不确定性只是人们不可避免或小视的存在,并非人所追求的目标。只有建立了新的确定性才会有真实的新开始。

  76天以来的虚拟空间中,一个个视频、荧屏上不断播放的图像和讲话,构成了视觉的汹涌波涛:除夕夜,援鄂医务人员的逆行送别,全副武装的他们在病房急速救护的倾心倾力,瘫倒在病室外、倚墙短暂而眠的睡姿,被口罩勒出的白净脸上刺眼的一道道血纹,都如刀刻般留在我的记忆中。火神山、雷神山的威武之名,工地上彻夜的灯火、机器的轰鸣和一声声来自四面八方的“我来”,创造了10天、14天建成两个方舱医院的奇迹,破解了病人等床位的困局,做到了床位等病人,为“拐点”的出现立下了汗马功劳。每遇灾难,总是冲在最前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身影,满载着救援物资的疾驰的车辆,数以万计的民警、志愿者、快递人员、社区工作者,都只是一张张屏上一闪而过的脸,没法记住,但无数个瞬间汇成汹涌的洪流冲向了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每当人们遇到对疫情迷茫不解、不知所措时,党中央派往武汉的钟南山院士的讲话,成了人们最期待的声音。他的一声:这个疾病会“人传人”,成了含泪敲响全线全员防疫战的定音鼓。他的每一次讲话都在关键时刻,坚定而简洁,内蕴着科学判断的力量。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医生,总是以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且不乏幽默的话语方式,传递着民众听得懂且知如何行动的防疫指导。他常会让人从慌乱的心理中走出,自觉地坚持必须遵守的防疫措施,不信谣,不传谣。正是他们和数以千万计的医务人员在关键时刻的有力言行,让大家对他们和医疗事业产生了由衷的尊重、敬意和谢意。所有在抗疫一线奋斗的、平凡岗位上无数尽心尽职的人,人民都不会忘记。是他们筑起了抵御汹涌疫灾的第一道防护堤,敢做敢为、敢言敢行、敢担当,使山河无恙、日月安好。中华民族又度过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劫!

  教育在这次汹涌的波涛中,虽不构成大浪,但也有一波不小的浪:2月,教育部“停课不停学”一声令下,全国各地各类学校纷纷响应,开始了教育教学从“线下”转到“线上”的行动。国外有报纸评论,这是全球最大规模的“线上教育”,中国成了试验全盘“线上教育”的最大平台,中国的教育界、教师、学生、家长都经历了这次“大考”。此行的迅速开展本身也可以称为“史无前例”。老师们尽力付出和适应,大学教师至少也要提供一个教学大纲和PPT。然而,这次线上教育最受考验的不在老师,而在家长。在“闭门”的大背景下,线上学习即是“在家学习”,许多家长,即使是城里人,也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新任务。对于有低年级小学生、或缺乏自制力尚未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大孩子的家长来说,更是无奈多于成功。于是,昔日被为“宝宝”“小太阳”“小祖宗”的孩子们,又获得了一个很威武的新称号——“小神兽”,家长(老师)们却还没有修炼成“神兽医”。这般无奈引出了网上各类带着爱的吐槽和段子,看了令人喷饭,颇有减压效应。好在大家认为这样的特殊时期不会太长,平白地又添了对开学的期望和呼声,如春潮汇成合唱。

  是的,一次疫灾,让大地静默,让天网汹涌,让每一个中国人有了一次生命中史无前例的、真实与虚拟并在的双重生存体验。

  社会在渐渐复苏,“日常”随着2020年仲春的到来渐渐回归,人心也渐安。更多的声音开始面向未来发问:疫灾后的中国会有什么不一样?这次疫灾改变了什么?我们将会迎接什么新的挑战?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展望、预测自然需要。但在我看来,任何展望都须建立在对现实研究和对过去反思的基础上,何况这次我们的经历“史无前例”。就目前来看,深入、全面的反思还远未完成,故提出来的未来预测实在是很可推敲。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预测的推敲,来加深对这次疫战的反思,不只限于教育。

  有人说:未来是一个不确定的风险社会,提高人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是未来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这可算是个重要的提醒,但未必就是可靠的预测。如若未来真是不确定的社会,为何相对稳定不能列为不确定的诸多可能之一?今后,危机可能频出,但不至于天天发生。作为一个过程,危机总会过去,经历危机之后的人所生成的新经验和能力,会成为生命的组成部分,以面对此后的日常。因此,我以为疫情后时期,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简单对立、两极摇摆的思维方式,需要形成的是对事物变化不同状态、性质的关系认识,在“叩其两端”的过程中,取其“综”——综合之综。如此,我们至少可以在曾经左右大幅摇摆过的事上,不再重犯幼稚、造成巨大损失的有害之错。

  就拿“日常生活”与“突发事件”的关系来说,人们在这次经历了突发之后,往往会把关注的重心移到“突发”上,显然,这是必须且不可避免的。然而,在认清突发之全程、性质和原因之后,深入的反思恰恰是要去寻思以往的“日常”:民众能共克时艰的力量何来?它来自几千年历经磨难所养成的,在强敌、灾难面前不屈不挠、众志成城、顽强奋斗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来自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科学、医学、技术、教育的进步与发展;来自以往多次战胜传染疾病的经验与教训;来自一代新人的成长与老、中、青三代的结合。当反思指向造成和防控疫灾中出现过的问题时,也恰恰是与以往日常中的缺失、短板、玩忽相关:对公共事业,不只是公共卫生事业,因其公共、在日常中的平凡不起眼而忽视,无论是资金、设施,还是人才培养、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突显出来。但所有的公共事业,都与百姓的生命、生活、生长,作为正常人的需要满足和平等权利的保障息息相关。因此,党和政府强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应加强公共事业的发展,把它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政府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无疑,这是“坚守底线”的必议之题,也是长治久安的必选之策。

  在社会治理上,我们的弱项还有法治。尽管这些年一直在强调依法治国,但离落实到每一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每一事、每一天、每一人,还确实要花大力气,推进到习惯、日常,更要有一段长时间。与这次疫战相关的典型例子是,早在2003年5月9日,国务院就发布了总结非典疫战经验和教训的文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文件至今看来依然详妥,对防疫突发事件如何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明确规定。如在文件第三章“报告与信息发布”中,做了六条明确规定。其中第五条(总第二十四条)的重要内容有:“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隐患……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隐患、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第二条(总第二十一条)写着:“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在上报时间上的规定是“2小时内”。但这次疫战初期却发生了条例中不允许的事,还把重要信息的传播者当作违法的造谣者处理。尽管后来得到纠正,但贻误了防止疫病传播扩散的最佳时机,丢失的不只是公信,更有生命,还有目前尚不能确切估计的巨大付出。这从教训的意义上告诉我们,重要的治国法规、条例不是儿戏,不仅突发时要遵循,更要关注日常,只有真正做到了日常,才能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产生预防和抓住时机的重要作用。

  不能割离了日常谈突发。昨日突发中点点滴滴的付出和经验,构成了今日、明日之日常中的部分。日常与突发,在人类历史上就这样相互激荡、扶持着走过,向着人类自身不断完善和更美好的生存、发展方向走去。

  如前所述,被疫战冲到一线的教育问题,数信息技术的应用最突出,尽管相关人员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付出了大量时间,但值得且可赞。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挑起了“停课不停学”的重担,边学边干,有力地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然而,有人因此而更坚定不移地断言:未来教育就是线上代替线下的教育,却值得大推敲。不要说当下并非如此,就是从长期趋势来看也是武断的。生出这种结论的原因,不只在于仅持技术的眼光,更在于没有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定性,把教育的功能局限于传递,尤其是知识、技能的传递。更狭者,则小到只见眼前的应试。事实也告诉我们,掌握线上信息传递的知识与方法,相对是最容易的,且将随着信息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提高,越发易用。犹如傻瓜相机和手机拍摄装置,使大众更多、更快地进入摄影世界一样。但是,要认清“教育之所是”,却并没有那么容易。要使认识转变为真正的、相对普遍的认同和日常的教育实践,则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时间。

  我并不认为自己已经明白了“教育之所是”,学术生命中还一直在追问和寻求。只是至少当今已明白:教育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在于它是以生存中、成长中的人之多方面的发展与完善为宗旨。它是以“人际交往”为原型发展出来的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不能缺失真实人生中的真实人际交往,包括师生和同龄人的交往;教育不能缺失真实的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真实世界所开展的、有益于身心主动健康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之伟力远远不止于知识与技能的传递,而在于个体生命精神力量之成长;在于有更强大的内心,能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在于有更清醒的生命自觉,成为自己人生小船的船长,从航线的制订,到暗礁的绕过、风浪的战胜,都要自主、亲历。用这样的立场与视角看当前的教育,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还需要做深度反思与变革。君不见,线下教育的问题,不会随翻转线上而自然消失。线上教育在这次疫战中表现出的深层问题,正是线下教育深层问题的翻版。

  中国大地上的真实疫战已基本结束,即使还有反复,我们也不会再手足无措。静默与汹涌,都已成过去。现在,接踵而来的是世界疫战和国内“舆(论)战”。胡适曾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多少有些文人的轻狂。我更相信,历史总以其全部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真实性存在着,人们只是常会看不清、道不全。越是接近,越易如此。但只要心不歪、言不谎、意不邪、志不摇,历史真相总会越来越明。

  但愿,刚过大关、尚未完全结束的2020春之“疫战”,不要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教育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