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与武汉市生活实践教育中心主办,宜昌天问教育集团承办的“2022年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实验校校(园)长高级研修班”在五峰长乐天问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以“提升治校现代化能力,助推办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生活·实践”教育的具体实施、新课标改革动向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围绕《生活·实践教育的要义、意蕴与实施》作主题报告。
△周洪宇教授作主题报告
武汉市政协副主席、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做主题发言。
7位专家、8位教育局及学校负责人就生活•实践教育的具体实施模式作了专题报告。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系统相关负责人分享了生活·实践教育经验。
湖北省教育学会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靖国平作主题报告《智慧教育让学校生活更美好》。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生活·实践教育实验校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元祥作《破解核心素养培育的难题》主题报告。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杨朝晖分享《新时代家国情怀教育的使命与立足“生活·实践”的教育路向》。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长华作《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育质量》主题报告。
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蒋葵林分享了《生活·实践教育的宜昌行动与思考》。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进致辞。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秘书长、武汉市生活实践教育中心理事长刘来兵致辞。
天问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高正华致辞。
天问教育集团董事会董事、集团教学办主任伍月铭主持开班仪式。
《湖北教育》杂志主编、桂子山教育研究院院长鄢志勇主持报告会。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教研员刘华贵主持研讨。
三峡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生活·实践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程永洲主持分组研讨。
刘来兵理事长主持了8月7日上午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来自武汉市和宜昌市的五个生活·实践教育实验区代表汇报了区域生活·实践教育的探索经验。武昌实验中学副校长邓伟、武汉市育才小学校长晏莉、宜都市松木坪镇中小学校长韩杰分别作为小组代表做了学习汇报和学校办学情况分享。
武昌区教育局中教科科长 孙亚玲
汉阳区教育局基础教科德育负责人 李莎
宜昌市宜都市教育局科规办主任 黎明
宜昌市夷陵区教育局副局长李鹏鹏
宜昌市五峰土家自治县教育局局长 唐少华
武昌实验中学副校长 邓伟
武汉市育才小学校长 晏莉
宜都市松木坪镇中小学校长 韩杰
华中师范大学劳动教育中心主任陈冬新为本次高级研修班作了结课总结发言。
与会期间,专家学者和校长参观考察了长乐天问书院生活·实践教育基地,现场体验了长乐天问书院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了解了天问学校生活·实践教育探索与成果,大家对天问的教育改革发展创新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生活·实践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生活即学习、生命即成长、生存即共进、世界即课堂、实践即教学、创新即未来,是为了解决中国教育的“三个脱节”问题,即解决教育与生活脱节、学校与社会脱节、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旨在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具有生活力、实践力、学习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五育融合、手脑并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目前,生活·实践教育在湖北、河南、河北、山东、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十余个省进行着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验。武昌实验中学、武汉市第二十五中学、武汉市育才小学、武汉市长春街小学、武汉市惠济路小学、武汉市光谷实验中学、武汉市光谷第17小学、宜昌天问教育集团、深圳晶晶国际教育集团、深圳市玉龙学校、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小学、哈尔滨顺迈小学等百余所学校正在积极推动生活·实践教育的实验,并开发出多种以生活·实践教育为内核的特色校本课程,以及建设多种满足不同课程的生活·实践教育馆,力求不断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生活力、学习力、实践力、自主力、合作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