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 | 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的“五项修炼”



  作者简介:

  顾明远,明远教育书院名誉理事长、名誉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有赖于教育,教育的质量决定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最永恒的职业。只要社会存在,教育发展,就要有教师。有人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学校要消亡,教师要消失。这个观点已被否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就认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削弱。”报告指出,有些人起初预测,教师职业会消亡,数字技术将逐步取代教师。但“这种预测已不再令人信服”,教师应当成为“向导”,引导学习者通过不断扩大知识库来实现发展与进步。

  教师要通过师范教育来培养。长沙第一师范校史馆里存有一份过去的招生广告,其中有一句写道:“国家之盛衰视人才,人才之消长视教育,教育之良窳视师范。师范者教育之教育,固陶铸国民之模范,造就青年中国之渊泉也。”说明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之重要。我国师范教育自发展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

  教师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和锤炼。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需要一大批优秀教师,让优秀的教师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每一位教师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很多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因为热爱教育,投身于教师岗位,并通过自身努力成长为优秀教师。

  王国维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要达到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教师也要努力步入这三重境界。为了达到这三重境界,教师成长要经过五项修炼:意愿、锤炼、学习、创新和收获。

  第一项修炼是意愿。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内心里不愿意当教师,就无法在教育工作中很好地完成任务。有了当老师、当个好老师的意愿,教师才会成长。

  第二项修炼是锤炼。教师要在教书育人实践中经受磨炼,经受失败与挫折的煎熬和考验,也经受收获与成功的喜悦和激励,不断成长,百炼成钢。

  第三项修炼是学习。教师要像要求自己的学生一样坚持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使自己保持知识的更新、能力的提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第四项修炼是创新。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己也要追求创新、有能力创新,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老办法对待学生,而要积极应对新时代、新技术对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挑战。

  第五项修炼是收获。收获也要修炼,教师的收获不是物质的回报,而是精神的满足。教师在工作中取得了成就后不能忘乎所以,还要保持良好状态,进一步修炼,继续弘扬教育家精神,真正教好每一个学生。

  经历五项修炼才能达到三重境界。五项修炼、三重境界反映了教师成长的规律,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希望经历了五项修炼,有更多优秀教师成长为教育家,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系顾明远先生为《教师的五项修炼》一书撰写的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