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周洪宇教授、王会波博士论文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选摘论点目录

  1. 网络文学媒介化转向新探

  2. 中西幻想文学中幻想元素的不同架构

  3. 苏诗的“江湖”:桃源流出的江湖

  4. 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功能

  5. 取消考试能否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6. 档案:守护人类历史记忆

 

  1►网络文学媒介化转向新探

  韩传喜、郭晨在《学习与探索》2022年第8期撰文指出,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使得数字媒介日益渗透到网络文学生产、流通、消费的每一个细节,网络文学赖以生存的空间开始受制于媒介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生产牵涉的多元行动力量也服膺于媒介环境提供的行为可能。可供性理论为探讨网络文学生产的特定环境与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提供了参考视角。网络文学生产环境呈现出数据化的信息形式与创作模式,数据愈发成为衡量和审视作品的标尺,阅读市场数据不仅成为编辑把关的第一顺位,也影响着作者的创作选择,导致文学作品“灵韵”的消失。资本与算法的联盟成为网络文学场多方博弈格局下的强势力量。平台根据用户数据对作品进行类型化区分,资本争相创建算法吸纳用户,商业模式下用户的情感需求成为作者和平台共同追逐的目标。而以手机界面“竖屏”所代表的移动终端赋予网络文学消费行动更大的自由与流动性。工作与日常生活界限的消融,资本的触角伸向用户的闲暇时间(包括工作间歇的“忙里偷闲”),碎片化的时间为用户消费网文注入动力,媒介成为施拉姆所言的“时间窃贼”,资本对用户的剥削也在不易察觉中愈发深入。同时,媒介化的社会现实与构想共同导向了网络文学的全新样态,表现为更加多元化的创作主体,更加强调互动性的文本形态以及注重多重感官享受的审美体验。

  2►中西幻想文学中幻想元素的不同架构

  朱丛迁在《湘潭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撰文指出,幻想元素经常会渗透到不同类型的文学创作中,但它在幻想文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也最为典型。对幻想元素在创作中的运用,中西幻想文学显示了不同的倾向性。以中国仙侠文学经典金庸的《天龙八部》和美国奇幻文学经典乔治•R. R. 马丁的《冰与火之歌》为例,可见出中西文学创作对幻想元素的处理、运作的共同性和相异性。中西幻想文学都注重幻想,人物形象溢出作家构思的现象是幻想文学创作的普遍规律,而究其原因,是幻想元素在创意构思中的发酵。幻想元素在中国仙侠文学中具有支配人物命运、改变人物命运和决定人物命运的作用。而在西方的奇幻文学中,幻想元素则没有那么大的效率,往往只能是推进情节发展的速度,并不能作用于人物的命运。中国仙侠小说一般都会让身历险境的人物拥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足够余地,让他们有时间和余地进行思想的提升和精神的提纯,从而提升主题境界;而西方的奇幻小说凡是主人公身历险境,都会让他们的时间和空间显得特别紧张,遵循詹姆逊所说的“饱和原则”,即时间和空间被尽可能填满,让主人公疲于奔命,以情节的紧张激烈构筑叙事的魅力。

  3►苏诗的“江湖”:桃源流出的江湖

  朱刚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撰文指出,对“江湖”的书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它是失意之人被放逐的场所,但苏轼、苏辙的诗歌则有意识地把“江湖”建构为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景观的诗意空间,在宋代作家中颇具代表性。一方面,他们把“江湖”描写为鱼鸟适性之处,有山水风光、历史遗迹、亲朋友谊,有高人隐士、民情风俗、人文传承,充满诗意;另一方面,仕宦生涯也让他们认识到,“江湖”往往被朝廷用来放逐罪人,而且其间已经遍布着从京城延伸出来的权力脉络,并非安全的避世之处。这种矛盾的认识与宋代政治环境以及交通、通讯、商品经济等领域的发展状况相应。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把“江湖”跟“桃源”相联结的诗意构思,强调“江湖”之水是从“桃源”流出。由“桃源”而“江湖”,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延伸,正好与权力延伸的方向相反。与后世白话小说描写的“江湖”相比,明显缺少的是粗暴的市井、草莽之气,苏诗中的“江湖”已经不专属一部分“江湖游士”,而是所有诗人共享的一个诗意空间,仍属于士大夫文化。

  4►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功能

  周洪宇、王会波在《现代教育管理》2022年第8期撰文指出,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课后服务已经成为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为有效破解社会关切的“三点半之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17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课后服务逐步在全国推开。中小学课后服务是“双减”后教育新时空的重构,是“双减”政策落地的关键。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功能、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将塑造基础教育新形态,促进教育回归学校。基于系统论视角,中小学课后服务是由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时间、服务地点等要素组成并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同时也是集看管功能、教育功能、社会功能于一体的功能复合体,只有提高课后服务各要素的质量,使各要素的行为协调于课后服务整体行为之中,才能有效发挥课后服务整体功能。从当前课后服务实践看,教师参与意愿、主体权责关系、服务内容和形式、教育生态环境是影响课后服务整体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进、因地制宜供给优质课程内容、稳步推进评价机制改革是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功能的必要且有效的应对之策。

  5►取消考试能否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吴秋翔、晋浩天在《教育发展研究》2022年第7期撰文指出,当前美国高校开展了针对SAT和ACT的“去标准化考试”运动,通过采取选择性考试与灵活性考试削弱其在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的作用。政策受到来自高校、学生以及市场机制下高等教育发展在内的三方面影响:其一,标准化考试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的效力降低,高校对考试适用性与有效性的质疑增加;其二,学生对教育公平提出诉求,特别是在选拔录取、备考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中参与考试等方面存在突出矛盾;其三,市场机制下高校与学生间的耦合,体现了高校在经济和声望的“排名游戏”中的逐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 “去标准化考试”符合美国高校招生综合评审的价值导向,给高校和学生带来一定收益,如高校收到更多入学申请、降低招生录取率、增加学生申请灵活性等。然而,政策背后的价值理念与具体实践在高校间存在很大争议,其对教育公平真正的促进作用仍有待检验。取消标准化考试容易延续阶层分化,使得高校招生更依赖其他诸如课程强度、课外表现等指标,对弱势阶层群体造成更大障碍。相对而言,我国高考政策植根于中国国情,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具有高度适用性和有效性,反映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理念,并通过倾斜性招生政策有效协调了基于高考制度的教育公平。

  6►档案:守护人类历史记忆

  秦鹏博在2022年9月16日《北京日报》撰文指出,结绳记事是早期人类的档案形式,楔形文字泥板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档案,与泥板档案出现时间相近的,还有以石材为基质的石刻档案。随着档案记载材料的变迁,人类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档案。殷商末期及两周时期,中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工艺达到全盛阶段,在青铜器上铭文铸字的金文档案也随之出现。商周时期不仅有金文档案,还有用竹片、木片作书写材料的简牍档案。到了战国时期,随着丝绸业的发展,王公贵族开始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随之出现了缣帛档案。在魏晋南北朝,以纸为载体的纸质档案大量出现。工业革命后,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出现了以录音带、录像带为载体的声像档案,以及现在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互联网上传输的电子档案或数字档案,这些现代化的档案物料,极大地拓掘了档案的记录形式和应用场景,也催生了越来越成熟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人来说,接收、征集、管理档案固然重要,充分开展档案利用也是十分必要的。某一份档案的留存和发现,相较于人类文明的保存来说显得微不足道。然而,当一件件重要的历史档案消失时,绝对是全人类的损失。随着档案管理机构、制度、法律的完善,档案早已摆脱单纯收集原始记录的作用,已在民族身份认同、集体记忆建构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新华文摘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