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分论坛(六)| 研究生论坛:九零后教育学人的职责与使命



  2023年11月26日下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第四届研究生论坛在东校区逸夫楼213教室成功举行。本次论坛以“九零后教育学人的职责与使命”为主题,下设国际格局变革下的教育改革比较、国际格局变革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全球教育治理的中国方案和“一带一路”十周年教育合作的回顾与展望四个分主题。来自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8所高校的教育学11位硕博士研究生齐聚北外校园,共享学术盛宴。

开 幕 式

  论坛伊始,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苑大勇致辞,代表学院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从全国各地奔赴北外参会的同学表示诚挚欢迎。

  随后,主持人博士生李静介绍了论坛的基本情况,本届研究生论坛作为“2023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暨第四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全国各地众多“九零后”教育学研究者与硕博研究生的关注和支持,收到多篇高质量研究论文。经专家评审,筛选出与主题相契合的优秀论文并邀请入选者与会分享。

  本次论坛共有11位硕博士研究生分享其研究成果,汇报顺序依次为:张文杰、朱昱治、常婷婷、王亚玲、邢倩倩、钟蕊坤、何子耕、王艺霏、焦艺鸿、范昌鑫、段雅雯。特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景安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巫锐、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李晓虹等老师对各位参会研究生的学术分享进行点评。

 

主 讲 环 节

  张文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路径及其财政体系:中美比较的视角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 张文杰

  张文杰通过分析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扩张路径及其财政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介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财政体系和美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财政体系,最后将中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路径进行比较,得出中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中的财政体系存在的问题。

  朱昱治:新高考改革是否拉大县域高中和地市级高中的差距——从精英大学入学机会的视角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朱昱治

  朱昱治借助某精英大学2012-2021年的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新高考改革对县域高中学生精英大学入学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高考对于高中学校的要求更高,而县域高中与地市级高中的教育质量存在一定差距,所以难以达到新高考改革的要求。

  常婷婷:竞争型政府对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常婷婷

  常婷婷提出其基本立论和研究问题,地方政府因相互竞争而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高等教育行为将影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通过进一步分析二者协调度,对竞争型政府如何更好提升对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出政策建议。

  王亚玲: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时空演进格局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王亚玲

  王亚玲从时空维度来分析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演进历程与建设异同,发现:新高地的政策演进与教育对外开放、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密切相关;新高地的建设规模属于群岛模式,涵盖三种不同类型;新高地旨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同时也兼具扩大地缘影响力的作用;新高地建设使用相同的“引进来”战略,但实施路径因类型、既有基础不同而具有差异性。

  邢倩倩:从全球议程到本国行动:德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框架与实施原则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邢倩倩

  邢倩倩聚焦于德国缘何能够成功地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尚未得到学界关注的问题。就政策框架而言,德国及时将全球议程转化为联邦和州层面的政策。就实施原则而言,德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教育时以制度化、结构化、整体发展、跨领域/跨学科、能力优先、奖优示范为导向,确保可持续发展教育得到科学和有序的实施。最后提出相应的总结与启示。

  钟蕊坤、何子耕:英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动因、路径与启示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钟蕊坤(代表发言)

  钟蕊坤、何子耕从国际环境、国家需求、高校选择三个方面分析英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因,进而归纳出英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条行动路径,最后进行讨论与反思,提出启示与建议。

  王艺霏:教育强国进程下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话语逻辑与中国经验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 王艺霏

  王艺霏从教育强国进程下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时代价值、教育强国进程下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话语逻辑、教育强国进程下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话语经验三个方面探讨教育强国进程下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话语逻辑与中国经验。

  焦艺鸿: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教育目标:全球进展与中国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焦艺鸿

  焦艺鸿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学习贫困问题加剧、教育强国建设中高素质人口比例待提升、教育数字化转型、公民数字素养欠佳,教育亟待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教育保障有待加强等中国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范昌鑫: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多元路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范昌鑫

  范昌鑫基于TOE理论框架,采用fsQCA方法对34个“一带一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优秀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揭示“一带一路”高等教育高质量合作的多元路径与作用机制,得出结论与实践启示。

  段雅雯:“一带一路”十周年教育合作的回顾与展望——以鲁班工坊项目建设为例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段雅雯

  段雅雯从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历程回顾、鲁班工坊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鲁班工坊的建设内涵与原则、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创新突破、鲁班工坊的建设成效与挑战、“一带一路”背景下对鲁班工坊项目建设的展望六个方面对论文进行汇报,提出鲁班工坊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工匠教育的深化、发展环境的完善及数字化转型,从而保障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

 

教 师 点 评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的景安磊老师从参考文献的权威性、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政策建议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明确论文的研究焦点等六个方面作出点评,建议同学们日后重点阅读教育学专业核心期刊,理清文章框架,并结合每位发言人的研究给出详细建议。

  沈阳师范大学的李晓虹老师此次专程来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陪同学生参加研究生论坛,她向会务组贴心周到的安排表示感谢,并表示学术研究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巫锐老师首先对参会同学们的精彩发言表示肯定,随后从论文选题、论文标题及内容的一致性等方面对发言人的论文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和点评,给出针对性建议。并引领在场同学思考人工智能时代该如何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和ChatGPT治国问题。最后,巫锐老师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他表示本次论坛集结了各种研究范式,精彩万分,并期待着在明年的第五届研究生论坛中看到更多的学术高峰。

 

闭 幕 式

  最后,为评委老师和参会者颁发礼品并组织合影留念,论坛至此划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