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教峰 |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内在逻辑、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摘    要】教育、科技、人才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性,教育促进人才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创新,高素质人才与高水平科技又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三者就像“三个连环”螺旋式嵌套在一起,有分有合,统分结合,循环递进,其融合点是科技人才,核心是创新和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起进行统筹部署,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新形势新定位新要求下,厘清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体推进的理论框架,明确三者一体协同和一体推进的实践路径,才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统筹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从原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中单列出来整体作为一个部分部署,将“三个第一”“三大战略”“三大强国”放在一起,把教育、科技、人才的地位提升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既体现了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更强调了三者系统谋划、深度融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从本质和规律上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在实践中找准三者一体推进的融合汇点与统筹重点,从而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实现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01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在逻辑

  当前,教育、科技、人才的统筹和一体推进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和学术研究热点,但关注焦点往往在于三者的脱节或协同,对于其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研究还缺乏深刻认识。从教育、科技、人才的本质和内涵看,三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看,世界教育中心、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的转移存在必然的伴生关系,且共同构成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支撑;从当前中美科技竞争形势以及我国发展阶段看,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与一体推进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从教育、科技、人才的本质和内涵看三者的内在联系

  教育本质上是对知识的传播与传授,作用对象是人,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育才。教育是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同时也培植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在国计民生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知识的创新与应用,其行为主体是人,科技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生产力,科技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重要驱动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与核心。

  人才是知识传播和进行科技创新创造活动的行为主体,人才队伍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才已成为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重要战略性资源。

  因此,教育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人才是教育传承传播的载体和主体,并主导着科技创新创造活动的开展,三者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二)从世界教育中心和科学中心的转移看教育、科技、人才的伴生关系

  从世界发展历史来看,世界现代化强国是伴随世界教育中心、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转移而变迁的。世界教育中心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先后转移到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教育的繁荣增强了对各国人才的吸引力,也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储备与基础,因此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也以教育中心的转移为基础先后在这五个国家形成。纵观世界教育中心、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的转移过程,可以发现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存在着密切的伴生关系,共同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前提与战略支撑。

  1. 教育理念变革和教育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的催化剂

  有研究者提出,每一次世界教育中心的转移和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都是以教育理念的革新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为基础的。英国通过建立皇家学术机构云集了以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开创了牛顿力学等科学理论,并为技术革命提供了先导,瓦特发明并完善了蒸汽机,蒸汽机技术和纺织机械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推动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进步。德国进行全新的教育和科研体制改革,在世界上首创科研导师制,将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创立了细胞学说、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美国建立了第一所研究型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该校开启了独立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将研究型大学作为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主要阵地,吸引了世界各国留学生和优秀人才前往美国学习交流,使美国逐步成为世界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 杰出人才是形成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加速剂

  德国、美国等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有一个显著的共同驱动因素,那就是源源不断地面向全球吸引集聚人才,在一些杰出科学家的虹吸效应和引领带动下,国家科技创新水平逐渐达到巅峰,成为创新高地。意大利的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英国的牛顿、胡克、玻意耳,法国的拉格朗日、拉瓦锡、安培,德国的爱因斯坦、普朗克、李比希,美国的费米、冯•诺依曼、贝尔、爱迪生、肖克莱等,一大批科学家和发明家不仅带动了科学思想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还创立了很多重大科学理论和力学、化学等重要基础学科,蒸汽机、原子能、计算机、微电子、互联网等技术发明更是推动了工业革命,使人类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性变革。有学者认为,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涌现集聚往往相伴相生,运用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不是科学研究成果来衡量世界科学中心更适合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科学格局。

  3. 从国际竞争形势与我国强国建设进程看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从国际形势来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对中国的竞争从局部“遏制”演变到体系化“对抗”和全面“打压”,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围堵和封锁态势,传统的引进式战略、跟随式战术、合作型模式等面临挑战。中美以科技为核心的竞争促使我国必须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美国、德国、英国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教育、科技、人才的相伴相生和互促互涨是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核心抓手。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逐步靠近科技强国目标的进程中,我国势必要转变过去跟踪模仿的创新思路与模式,在更多“无人区”、新领域和新赛道进行原始性创新和自主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过去我国长期把教、科、文、卫放在一起,作为社会事业的内容;从党的十七大开始,将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单列出来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仍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项工作,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强调教育普及和公平。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单列出来作为一部分进行整体部署,是适应当前以科技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形势和我国科技创新迈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新要求的科学谋划,显著提升了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地位,将三者共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事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02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理论框架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从战略蓝图到落地实施,需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找准三者一体推进的逻辑起点、融合汇点、统筹重点。

  (一)教育是逻辑起点

  教育是基础,科技和人才则是以教育为前提发展的。因此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逻辑起点和基点,世界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建设,必须教育先行,持续改进教育理念和优化教育体系。

  (二)科技人才是融汇点

  人才在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角色是行为主体,向前联结教育的科技人才培养与输送,向后主导科技的创新创造活 动开展。三者以人才为纽带构成循环递进、相互交叉的紧密关系,教育促进人才培养,人才促进科技创新,高素质人才与高水平科技又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三者就像“三个连环”螺旋式嵌套在一起,有分有合,统分结合。因此,三者的结合点和融合点是科技人才,核心是创新和创造,这也是从根本上回答“钱学森之问”和解开“李约瑟之谜”的关键。

  (三)一体协同和一体推进是统筹重点

  我国从1995年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2007年确立人才强国战略,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三大战略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进行统筹部署,并落脚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明确了三者在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目标的一致性和战略统筹的重点。因此,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要共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宏观上,明确共同发力、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与重点方向;中观上,建立一体协同和一体布局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微观上,完善一体推进的基础制度、政策体系、市场机制、资源配置等。

03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实践路径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竞争格局日趋复杂,我国要在各种变革和动荡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必须抓住教育、科技、人才这个核心关键点,更大力度地推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教育革命、科技革命和人才革命,下大力气破除束缚三者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和国际竞争优势。

  当前,我国的教育、科技、人才从宏观管理到具体实践,都是三个独立的庞大系统,三个系统始终在各自的轨道内进行持续改革与优化。三个体系在自身建设的同时又面临整体部署、一体推进、融合共生、协同衔接等压力。因此,势必需要从宏观到微观,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路径进行整体设计与系统谋划,推动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宏观上,明确共同发力、一体推进的目标方向;中观上,建立一体协同和一体布局的管理体制机制;微观上,完善一体推进的基础制度、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等。

  (一)明确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目标方向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在我国加快科技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转变过去引进消化吸收的创新思路和跟踪模仿的创新模式,是加快实现我国科技独立、自主、安全发展的紧迫需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因此,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的目标和落脚点是聚焦“卡脖子”领域、“无人区”、新领域、新赛道等,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在这个目标导向下,我国需要以顶尖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领域科技人才培养为重点,向前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向后优化科技体制和科技创新生态,以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支撑引领高质量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为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二)进行宏观管理体制机制再造

  从目前我国教育、科技、人才的管理架构来看,教育工作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主进行统筹,科技工作以中央科技委员会为主进行统筹,人才工作以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主进行统筹,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分管领导、管理部门、工作职能等的差异,存在一定程度的各行其道、协同不畅、共建共享不充分等问题。教育、科技、人才的协同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聚焦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打通管理部门之间的壁垒,优化整合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必要时可考虑进行管理体制再造,将相关部门的部分职能进行整合优化,避免“各管一摊儿”“几张皮”问题。

  (三)推动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传统的知识创新体系和科研范式产生深刻冲击。教育是基础,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逻辑起点,高质量教育中心是形成高水平科学中心和人才中心的前提。因此,我国首先要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一是更深入、更广泛地普及科学教育。将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科学教育贯通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教育阶段,让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转化为教育的内在要求、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二是深化精英教育。持续改进数理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培养模式,面向中学生和大学生定向培养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对其进行特殊培养与长期跟踪支持。由学科或领域内知名科学家担任导师,教学与科研并行,因人施教,让这些优秀青年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开展最有创新性的科研活动。三是深化高考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数理化教育,让更多的青少年投身到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学习中,在理工科甚至文科专业招生中加强数理化科目考察要求,把高考考察重点更多转变到学生学习的创新和创造能力上来。四是科学推进高校分类改革。避免同质化办学,不盲目把专业性大学“提升”为综合性大学,把综合性教育与专业性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通识型人才和高精尖专业型人才。五是破除产教、科教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强化学校教育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发展的需求和应用导向,把教育教学工作与实际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取消企业家和工程师进学校、进课堂的职称、编制等“身份门禁”,让企业一线科研、产业技术创新、市场产品研发等与教育和人才培养打通贯通起来。建立依托科研任务培养研究生模式,新增研究生招生计划向承担国家重大任务以及建设国际重大基地平台的高校、院所和学科倾斜。推动气象、地震等公益性行业领域的科研院所和行业类高校进行实体整合的体制机制再造创新,形成体系化的行业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促进行业科技创新、教育和人才发展。

  (四)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制度体系

  以顶尖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等的培养锻造为核心,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本土培养和海外引进并举,政府与市场作用通力,建设符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制度体系,有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发展和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发展,逐步汇聚形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是实施“顶尖人才”集聚专项计划。把国际顶尖科技人才和世界级大师作为汇聚人才高地和建设人才强国的重中之重,采取超常规、更大力度的政策举措吸引集聚全球顶尖人才。通过政府引导、多方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关键领域国家引才基金,依托国家高端科技智库、猎头机构、学术组织等,面向全球遴选和引进一批国内外同行公认的具有突出成就、有成为世界级大师潜力的顶尖人才,并以其为核心吸引集聚全球优秀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生等各层次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按需支持”方式,逐步汇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高地。二是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支持。建立人才境外培养培训专项,政府、学术组织、科研机构等积极创造机会,推荐和支持优秀青年人才到国际顶尖高校和知名科研机构深造学习,增加其跟随世界级大师学习、交流和工作的机会。三是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既体现人才的价值,又符合我国发展阶段和国情,在薪资水平上有比较优势和吸引力。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公益研究的科研人员,建立基本工资占薪酬主体的收入制度,不用靠争项目来增加收入,保证科研人员能够专心致研。四是以正确的评价“风向标”营造潜心致研的良好创新生态。评价“四唯”顽疾难破,根本原因在于评价体系设计对于机构使命、岗位职责的体现并不充分。进一步完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和研究型大学管理机制,以国家目标和机构使命为牵引,建立基于岗位的人才评价激励制度。下大力气解决评价标签化问题,人才考核、薪酬、荣誉等与岗位职责相匹配,不与“帽子”、职称、奖励、项目等挂钩。

 

  来源:科教发展研究

  作者:潘教峰 左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