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卿 刘晶晶 | 我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特征与机制




  (作者简介:李梦卿,长江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8年建成200所左右优质高职院校,这些院校要具备“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属性特征。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是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历史选择,不再是示范工程的简单延续,而是实现高职院校整体内涵做优的“再次出发”。根据《行动计划》的要求,各高职院校须遵循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逻辑、彰显优质特征、完善建设机制,要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加快推动具有“世界水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

  我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特征与机制

  一、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逻辑遵循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部分,经历了从规模大幅扩张到质量全面提升的历史阶段。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须秉持坚守质量、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力争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建设“一流工程”。目前对优质高职院校的精确定义还未形成,但我们仍可以依据《行动计划》中的“办学定位准确”、“行业优势突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等要求,梳理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必须遵循的学科发展逻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逻辑。

  1.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发展逻辑

  理论意义上,学科本质主要由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理论体系与研究学派这四大元素构成。从学术发展史来看,无论多么艰深,其最初形态总是源于现实生活,因此“称一个研究范围为一门‘学科’,即是说它并非只依赖教条而立,其权威性并非源自一人一派,而是基于普遍接受的方法或真理”。而在实践过程中加以整理提炼形成的一套方法论,使学科自身的研究边界与学术规范得以划定,即“学科构成了话语产生的一个控制体系,通过同一性的作用……,规则被永久性地恢复了活动”。此时,学科内部逻辑的惯性才产生,进而推动学术研究沿着学科的逻辑走向发展。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升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推动其由理论走向实践,为高职院校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后有关政策文件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表述虽几易其词,但对这一学科的内涵定义却没有变化。揆诸历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作为理性逻辑规约的结果应然而成的。目前虽然还没有对1300所高职院校“出身”的全口径统计,但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100所国家骨干性高职院校中,80%-85%是由中职“升”上来的。所以就其整体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内生产物,始终有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特质。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高层次“职业人”与“社会人”的教育学科,实践是其本源性基础,职业性与学术性兼备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逻辑终点”。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与产业技术更新换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趋势要求学科建设内涵不断优化,主要包括整体发展模式、课程内容要求、师资队伍建设等。因此,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需要由政策制度推动型转变为内涵创新型,课程内容要求由单一学科知识结构上升至岗位专业性与学科普适性交融的状态,师资队伍结构由专业教师为主扩充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等等。总之,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内涵不断优化的本质要求便是持续的特色创新与质量提升。现代语言学之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指出语言学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其实,教育发展也具备历时性与共时性统一的特征。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无论是前期的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还是现在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均是遵循着以内涵为核心、以质量为根本的学科建设逻辑而存在并持续发展的,其在一定历史阶段与社会背景下毫无疑问具有针对性与准确性。因此明确高职院校的类型定位,本身也是一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式。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学科研究,而学科研究的实质是知识与创新。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目的正是在于集聚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在具备一定办学基础与实力的高职院校中重点建设、强化特色,创新内涵式发展路径,建成能代表全国较高水平的优质高职院校,以优势学校建设引领高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这不仅是唤醒高等职业教育学科自觉的有力保障,也是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发展逻辑的正确选择。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逻辑

  如果某一种社会现象或活动牵动的利益特别广泛,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就完全可以提高所对应的这门知识的地位,让这门知识发展得更快,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因此学科专业划分就要特别重视一种外部逻辑,即“社会需求逻辑”。高等职业教育是大工业生产以及劳动分工的产物,其培养技能人才的方向源于行业企业需求,目标是成为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成为当前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有必要存在与发展,主要因其质的规定性,这种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特征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社会的实际需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因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员的需求日益强劲,到2020年技能劳动者需求将比2009年增加近329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需求将增加约990万人。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都要围绕相应的职业岗位及任务展开,因此其培养目标理应具有动态性,即遵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逻辑。根据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区位优势理论,我国不同地区的人才需求也各有侧重。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快速,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占据产业结构主导地位,因此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要求相对更多、更高;中部地区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借力东部沿海经济带的带动作用,经济发展振兴趋势明显,迫切需要依靠基础厚、实力强的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西部地区一直是经济发展薄弱地带,受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程度还不高,还非常需要大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作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合理定位才能最大程度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院校自身也才会因此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目前许多省(市、自治区)已开启了本区域优质高职院校筛选工作,湖北、陕西、甘肃、贵州、安徽等23个省份公布了共计292所入选省级或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学校名单。可以预见,面对动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位于“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的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必然要遵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逻辑,在“服务地方”的旗帜下,以专业特色凸显行业特色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判断高职院校是否耦合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要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种类、人才培养规模能否满足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具体包括专业大类布点的人才培养规模、主干专业人才培养的供给数量、新兴专业的人才培养设置等与区域产业、行业需求的匹配程度。例如,湖北省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将继续发展壮大汽车、钢铁、石化、食品和药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同时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在《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10年)》中提出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特色与社会需要,努力建成15所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面向湖北重点发展产业,合理布局19个专业大类,建成250个重点骨干专业,以更好落实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并真正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成进一步优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巩固并深化前期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应更加清醒把握自身类型定位,守住高等职业教育阵地,精准发力,提升高职院校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只有长期遵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机制助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模式改革,以加强内涵建设与持续创新发展激发教师教学改革、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才能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支撑作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地位与社会认同,丰富优化高职院校的整体内涵。

  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属性特征

  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关键要素,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综合办学水平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一批“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的优质高职院校,各项要求都吻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因此建设优质高职院校需要通过优质专业建设、优质社会服务、优质驱动效应来彰显其优质属性。

  1.优质专业引领

  《行动计划》中提出优质高职院校应“专业特色鲜明”,因此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需要优质专业来引领。专业是高职院校根据社会人才结构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接口,也是其各类教学改革的载体。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核心指标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专业建设则是完成这一人才培养任务的基础,没有高水平的专业就难以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因此,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专业质量代表着教育质量,亦体现着高职院校的特色。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多元结构的综合系统,包括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与师资队伍等,深耕专业内涵发展能全面激发办学活力。第一,优质专业建设可引领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高等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是其根本职责。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考虑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由此来决定专业取向并开设专业,因此专业结构合理性能保证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高职院校进而根据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变化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生源的长期稳定与学校的持续发展。第二,优质专业建设可引领课程体系改革。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目的与课程建设是一致的,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内容与课程体系是相吻合的,皆着力完善学科知识体系与教育教学内容,因此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具体反映,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准与实力,能突出优质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第三,优质专业建设可引领实践教学条件优化。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体系,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实践教学条件主要指带有实践性质的人力、财力、物力等硬件资源,以及教学组织、机构设置、规章制度与质量标准等软件条件。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需及时追踪新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应紧跟经济社会的最新动态,实验实训设备要领先或至少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因此以岗位群或特定技术领域为导向的优质专业格局能加快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综合优势的形成。优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原则即要体现职业性、高等性与区域性,这也正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以优势专业为主干、特色专业为重点、相关专业群为支撑的优质高职院校专业格局,有利于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高效利用实训场地与实验设备、合理安排组织教学进程等,有利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条件的整体优化。

  当前,许多已立项的省级优质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优质专业引领的重要性,在学校已有专业建设与未来发展规划中,均秉持以若干个优质专业引领院校整体发展的原则,尤其加强重点专业、骨干专业的建设工作,带动整体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以贵州省2016年首批立项的三所省级优质高职院校为例,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制定了学校专业建设规划。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交通为依托,打造了7个省级以上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拥有4个省级以上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形成了7个骨干专业与3个专业群协同发展的特色专业格局。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专业错位发展战略,已形成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5个院级以上骨干专业、3个院级以上重点专业群的国家-省-校三级优质专业建设格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则依据区域特色与办学优势,形成了9个省级以上重点(骨干)优势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群与2个央财扶持项目。三所省级优质高职院校的专业布局均聚焦区域经济重点产业,充分发挥了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的引领作用。在促进学校相关专业与专业群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整体办学水平发挥带动作用的同时,通过已形成的专业品牌,对省内其他同类院校、专业的建设工作也产生了示范效应与引领作用,并可为全国同类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可以说,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提出的“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能力强、综合办学水平领先、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行业优势突出”这六大建设任务都是以专业为依托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关键性系统工程,这也可在贵州省这三所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方案中得到印证。在国家提出建设200所优质高职院校的契机下,高职院校已基本摆脱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原则的羁绊,形成了面向市场与服务区域、职教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其相关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理当不断强化,密切贴合区域经济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形成优质高职院校的优质专业品牌与规模效应,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服务区域内技能人才需求的配置水平与能力,确保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制的优化完善,实现优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优质社会服务

  《行动计划》中提出优质高职院校应具备“社会服务能力强”属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基本职责,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自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以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用屡次被各层次主体关注并强化,其承担社会服务职责有必然性。首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早在1917年,黄炎培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中指出,“职业教育之目的,一方为人计,曰以供青年谋生之所急也;一方又为事计,曰以供社会分业之所需也”。在他看来,职业教育涵括了为己谋生与为群服务的功能,与经济、社会、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也是我国高职院校的应然选择。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强化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感,这对起步较晚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尤为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仍需源源不断地从社会各方汲取资金、设备与先进技术等,只有提供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更加广泛的服务成果,高职院校才能获得更加全面的力量支持。《行动计划》要求优质院校要在提高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服务社区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已有一定的积累与提升,主要存在培训服务型、加工服务型、决策咨询服务型与技术开发服务型五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均需要高职院校形成一定规模效应、持有专业行业特色、拥有雄厚师资队伍,因此在示范和骨干的建设基础上,遵循择优原则建设的优质高职院校,其社会服务能力也将取得跨越式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能起到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开辟校外实训基地、提高教师双师素质与增添院校科研内容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能发挥促进技术开发转化、实现应用技术推广、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的功用。总之,一所高水平优质高职院校理应有提升服务区域、行业与企业的能力。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是判断其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2017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2016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执行情况及有关工作完成情况的通报》(教职成司函〔2017〕33号),对承接任务(项目)的省份与行指委的年度执行情况进行通报。目前已有23个省份建立了362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7个行指委建立了29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高职院校的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与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形成了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推进技术技能积累的创新机制。如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湖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与高铁企业技术升级需求接轨,校企协同创新高铁技术技能,已催生省级及以上纵向研究课题5项、市厅级50项,以及横向研发项目20项、新技术成果应用推广项目5项等校企协同创新成果,在强化科研与需求接轨、学术与技术接轨中贡献职教力量。再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学研园”协同创新环境,建设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多样化学习三大社会服务平台,累计申请专利1000项,取得政府购买服务、技术性服务和培训服务收入1亿元,开展继续教育与培训15万人次,以开放的科研服务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由此可见,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时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已从以教学培训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向教学培训与应用研发并重,社会服务层次逐步提升,技术服务附加值持续提高,这对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产学研结合始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如何在服务人全面发展的同时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将高职院校的应用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和“精准扶贫”等相对接是高职院校必须正视与解决的课题。优质高职院校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应明确自身成为技术技能积累重地的角色定位,以优质社会服务推动专业密切对接产业、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及应用科研能力提升。这不仅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价值与职责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关键所在。

  3.优质驱动效应

  《行动计划》中提出优质高职院校应具备“综合办学水平领先”属性。早在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阶段,示范院校应具备的条件之一便是“综合水平领先”,即“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具备较好的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遴选出的首批28所示范院校,其综合办学实力均符合教育部、财政部的预审标准。入选院校在领导水平、办学规模、办学理念和特色、仪器设备、师资队伍中的双师比例、报到率、就业率以及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且校际差异小。随后的第二批、第三批示范校以及后来的骨干校项目都非常成功,成了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深化改革高质量工程的代名词。领头羊的作用不可忽视,扶优扶强的政策仍需延续。如今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再次提出遵循综合办学水平领先的原则,力争在培养杰出职教人才、强化技术技能积累、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层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 perrou)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发展极,待具备一定规模时便可通过“扩散效应”,辐射引领其他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诚然,针对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投入巨资实施系列择优支持高职院校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项目是否会造成“马太效应”的疑问,有学者举证,建设时期示范高职院校确实给周边高职院校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院校间社会服务能力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示范高职院校甚至产生了加重周边高职院校招生困境、为其带来生存危机的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与历史方位视域下,优质高职院校也有其特定的项目建设初衷。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并非是在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之中持续深度选拔,而是要在高等职业教育走精细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上,通过标杆形象带动高等职业教育战线综合办学水平实现整体提升。优质高职院校与其他高职院校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优质性的辐射引领作用,以为国内同类院校树立榜样、提供样板而产生驱动效应;若在办出水平与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与模式,则更能为世界同类院校的发展提供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参考,这也是行动计划扩大职业教育国际影响的愿景所向。

  内涵发展并不否定外延扩张。优质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领先要求,不仅需要优质高职院校进行本体性规模扩充,进而带动所有高职院校的优质化发展,扩大社会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总量;还应更好地对接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以优质驱动效应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内部质量与外部影响的全方位提升。2016年作为《行动计划》的开局年,便有25个省(区、市)针对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而进行了专业调整和人才培养,并大力支持优质资源建设工作。如云南主动融入“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倡议及周边发展战略,引导高职院校推进专业链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兵团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战略规划职业教育建设规划方案》,立足兵团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湖南启动省级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遴选了20所左右院校并投入5.4亿元;广东实施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投入6亿元建设20所左右全国领先、世界有影响的优质高职院校。各地在推进实施建设方案的进程中,均注重优质高职院校的对内提升与对外驱动效应,跳出教育思维办学校的常规思路,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中谋划与推进学校发展。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2017年执行绩效数据采集工作的通知》提出,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绩效数据采集应重点关注院校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财政支持资金执行情况、实训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招生就业与创业情况、学校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及国际交流合作情况。采集要点全面覆盖了高职院校的综合发展要素,只有这些要素发展势头良好,才会产生情理之中、竞相迸发的驱动效应。目前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已取得了良好开局与阶段性收获,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优质高职院校建设需健全的若干机制

  优质高职院校是一个相对概念,也是一个发展概念。在高职院校不断优质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动态发展,适时调整、不断完善自身建设方案与重点发展目标,真正保证院校综合办学水平的优质发展。因此,决策机制上要站位全局,以行政决策与财政投入奠定宏观基调;诊改机制上要明确把握方向,以专业教学诊改引领发展步调;动力机制上要挖掘内生力量,以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保障师资质量;评价机制上要生成科学导向,以多元主体与客观标准提升育人成效。

  1.健全决策机制: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发挥财政支持和调节职能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来看还是一项在探索中的事业,因此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更应被置于国家战略要求与教育整体结构之中,既要脚踏实地,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完善,也要心存高远,争创一流,高水平规划发展。这些都需要相关主体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为顶层决策提供依据,制定严密的决策程序来保障高职院校发展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由于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发展目标的实现,完善的决策机制是保证决策合理的应然选择。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首要任务便是在正确审视自身的基础上,围绕《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总体建设目标,厘清建设任务,明确发展定位,做好顶层设计。这对任何建设项目而言都是最为基本的工作,《行动计划》鼓励地方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关切与财政支持。当前教育部已完成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全局性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已将其纳入到区域教育发展的战略框架中。因此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与财政支持机制,对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效应、提升地方统筹发展能力大有裨益。行政决策要求行政主体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并针对所要解决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的行政决策程序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有着不同要求。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而言,不仅要简政放权,更多地赋予地方政府统筹发展区域内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权力,还有必要开展对优质院校建设的督查工作,重点审核地方政府的工作指导与资金落实情况,及时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地方经验,高效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相关主管部门而言,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孤芳自赏。应采取动态管理机制,让区域内每所职业院校认识到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是既有赶超先进的机遇,也有不进则退的挑战。

  同时地方政府应尽快将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统筹办学条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完善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随着政府教育投入力度的加大,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得到适度缓解,但经费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仍将长期存在,迫切需要建立科学的多元动态财政决策机制。要鼓励探索竞争性分配制度,各省(市、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对已立项的优质高职院校采取以绩效评估为导向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在特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真正做到“好中选优”;要鼓励创新投资融资机制,积极拓宽地方教育费附加等资金使用的新思路,建立多元化公共产品提供体制,引导并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加大投入,依靠优质高职院校的优质办学效益吸引资金,鼓励构建多元化的高职院校融资结构;此外,还应完善财政投入的管理监督机制,对经费使用过程和效益等进行动态监管(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巡查、审查等),将结果与次年经费支持力度相挂钩,确保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真正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发展。

  2.健全诊改机制:加强专业诊断改进,优化专业引领作用

  《行动计划》提出要“支持对用人单位影响力大的行业组织开展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改试点”,“倒逼职业院校的专业改革与建设”2015年12月,教育部职成司发布《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明确要求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建立起高职院校自我质量保证机制。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在18个省(区、市)54所中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试点工作。这是一项事关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激发院校办学活力、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改革工作,而专业诊改作为学校自主诊改的重要环节与核心内容,能带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师资队伍、校企合作机制、社会服务能力等形成合力,使职业学校的教诊改工作获得更加清晰的改革重点与路径指引。如何通过诊改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需要建立周期性诊断机制,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保障优质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现专业诊断与改进的重要价值。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质量工程,要求形成一套上下合力、内外联动的全方位、系统性质量保证机制,主要包括高度相关的诊断主体与系统科学的诊断项目。首先,诊断结果的真实可靠取决于诊断主体高度关联。依照《行动计划》中的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诊断的理想状态是诊断机构由行业组织牵头,诊断标准以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为主。但由于专业诊改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中仍属新兴事物,且囿于我国不同区域发展规模不尽相同,行业组织的参与程度也深浅不一。因此可根据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在朝着愿景目标迈进的同时,灵活采取以系部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以及部分影响较大企业的技术骨干参与诊断的模式,保证专业层面的诊改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诊断结果能行之有效要求诊断项目系统科学。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改试点要对优质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专业资源、专业成果开展诊断。保证建设专业切实对接区域优势与基础产业,适应社会发展与产业升级需求;保证特色专业具有优质性,能进行创新项目建设并取得实施成效;保证专业教学条件拥有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机制、投入经费保障等项目支撑;保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综合素养、社会服务水平等在区域内起到引领作用。

  专业诊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对于诊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不断调整,并对改正情况进行常态化监控,以达到专业建设最佳效果。一方面,对于前期诊断结果,高职院校要建立常态化的改进反馈机制。首先要分析研究诊断报告,正视现存的专业建设问题,逐一理清专业建设具体思路。其次要深入分析问题,结合院校自身办学理念与办学目标,针对如何调整专业结构布局以优化育人成效,明确专业重点建设项目,加强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的研究。同时要做好专业动态调整规划,准确把握优质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契合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的吻合度,巩固高等职业教育的不可替代地位,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内部要制定常态化的纠偏机制,防止诊断与改进走偏方向。优质高职院校应通过专家指导、学院引导、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随时跟进的纵向诊改模式适时调整专业诊改方案,保证整改措施导向正确、目标明确,实现专业诊改的持续推进,最终形成具有系统性、实践性、开放性的高职院校专业自我改进、自我完善机制。

  3.健全动力机制:激发双师素质内生发展,加快双师结构形成

  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群体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要求,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所在。《行动计划》指出要鼓励高职院校制定反映自身发展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并提出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应向“双师型”教师适当倾斜。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任务。一方面要激发教师双师素质的内生发展,从专业认同、晋升需求、薪酬保障方面使其有获得感,从而激励教师提升科研水平与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培育,从人事制度改革、校企协同培训方面使兼职教师的身份认定得到有效保障、专兼职教师的师资能力得到协同发展,进而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现状,形成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双师素质教师既有较高学术和理论水准,能较好地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可进行实践指导,同时具备教师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需要健全完善教师认证、考核与激励机制。首先,要设计并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当前我国“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缺失独立性直接影响了职教教师建构性身份认同的形成,认证标准的权威性设计缺位间接造成了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性弱化,这些都不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主动提升内在素养,达到双师素质要求。因此,应建立普适性与特殊性并存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严格执行“双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挂钩机制,强化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其次,要实行动态评聘导向机制。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本应在应用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社区教育与终身学习服务、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等方面有所作为,但当前大部分省份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一直沿用普通高校的职称体系,容易将高职骨干教师的注意力和努力方向引向术论文和纵向课题。

  因此,结合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特色,对不同层次水平、不同业务导向的教师,高职院校应针对其特点制定并执行专门的高职专业教师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审制度,明确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导向。另外,要形成专任教师素质、能力与水平发展的激励机制。要将双师素质与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核定挂钩,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校内专职教师的评定应打破终身制,实行年度绩效考核的动态管理;对校外兼职教师应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实质性考评,促使其主动提高教学能力,提升双师素质。高职院校尤其是优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中,既要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任教师,也要有从行业企业引进的、一线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这是承担培养创新型、发展型与复合型技能人才职责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的必然要求。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需要改革完善用人机制,以及校企双主体协同发展。首先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专兼结构仍存在失衡现象,有些院校教师聘用机制不符合实际需要,以行业企业为来源的兼职教师严重短缺,专任教师超工作量工作普遍存在;而有些院校虽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但真正参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数却较少,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也亟待加强。由于企业编制与事业编制的衔接转换存在政策沟壑,高职院校缺少鼓励兼职人员履行责任担当的体制条件与机制保障。因此,应积极完善能促使兼职教师真正融入院校发展的保障机制,将校外兼职教师纳入校内教学团队的日常管理与考核评定之中,改善专任教师队伍结构。其次要加强校企协同培训。一方面要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共同制定师资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赴企业实践活动,保证教师专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在动态发展中稳定对接,积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引导校企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应大力支持专业师资联合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工作,通过项目协同研发,保证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掌握前沿技术与最新研究成果,以更好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健全评价机制:注重多维主体参与,构建合理指标体系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目标匹配性,即从成果与目标的匹配度来看教育质量高低;二是可转换性,即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教学活动及由其带来的质性变化(如学生知识能力与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变化);三是高性价比,即教育投入与产出绩效。因此,构建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作而言是一项硬性要求。评价机制旨在保证组织运行顺畅和实现管理目标,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常态化制度安排。完善评价机制,有利于在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强化遴选结果与建设目标的匹配度,提高育人质量;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加快学生知识基础与个人能力生成,保障育人成果;有利于科学评判建设绩效与成果,提升育人效益。因此,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评价机制应注重多维主体参与,保障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职业教育由于其质的规定性,在教育生态系统中更加强调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紧密联系,其生存与发展必须引入多元利益主体参与。优质高职院建设的评价主体至少应包括:处于宏观指导地位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产出成果”直接受益者的用人单位、具备较高公信力的社会组织以及作为学校培养对象的学生主体等。其中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召集组织的专家评议,其评价结果最具权威性,不仅能为政府部门客观了解优质高职院校的建设情况提供依据,为下一步的宏观决策指明方向,还能有效帮助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育人质量结果的评价最具话语权,能有效反映职业教育的比较优势,并找出与其他同类院校相比的不足之处,推动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独立社会组织对高职院校的第三方评价最具公信力,其能居客观立场开展评价,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倒逼高职院校内部改革。学生主体对优质校建设的评价最具影响力,他们能针对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院校整体管理提出有价值的评价信息,有助于院校领导层的自我反思与推进工作。

  根据系统控制论的观点,为使高职院校育人质量评价系统达到最佳状态,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系统、整体原理,将评价各环节连接成闭环。因此,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社会第三方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设计思路都应根据《行动计划》提出的内涵与要素,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的闭环系统,应主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综合水平等方面具有导向性。《行动计划》特别要求“完善质量年度报告”,“稳步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部署与应用”,因此,要构建符合区域发展特色的优质高职院校综合办学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严格把握各省市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谨慎处理并充分论证,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保障评价机制运行顺利。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已步入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在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提质增效、创建一流为工作目标的高职优质院校建设计划效果可期。在质量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国际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模式已然形成的时代背景下,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将加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