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铁:加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专业指导



  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奠基工程,提升其质量具有战略性意义,其中关键要素在师资,重要手段是加强专业指导。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专业化指导。应该说,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常规和管理制度已渐成体系,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在探索和效仿“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例如,一些地方和学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无所适从,今天推行一项教学实验,明天推出一种教学方法,不但没有多少实际效果,反而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一些公开课、优质课变成了表演课,花里胡哨、哗众取宠;少数教师急功近利,搞标准化、模式化教学,把学生变成了装知识的容器。一些地方和学校戴着素质教育的面具变本加厉地强化应试教育,导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要克服这些倾向、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就必须在专业化指导上下更大功夫。

  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加强专业指导的重要组织保障。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江苏成立了“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浙江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湖北成立了“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较好地发挥了一线专家学者对学科教学的权威性、专业化指导作用,推动了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值得在全国推广。教学指导委员会是一个专家组织和学术机构,要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履行职能。如履行研究职能,研究制订中小学学科教学规范和标准,研究制订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标准以及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等;履行指导职能,对中小学教学进行巡视和诊断,对中小学课程教学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价等;履行评估职能,组织各项教学检查、教学巡视和教学竞赛及成果展示活动,审议、推荐有关教学改革方案和成果等;履行咨询职能,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提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积极为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等。

  加强课题研究能为专业指导提供重要的学理支撑。任何一种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践行首先要有学理作支撑。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础教育管理和教学中存在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群众最关注的现实问题,进行课题立项研究,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完善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模式,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快改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的均衡,稳妥解决残疾学生、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学习困难学生以及早恋、网瘾等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如何回应群众关注的托管、择校、减负等热点问题,满足群众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加多样的教育期盼等。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关起门来单干,必须重视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在知识集成的基础上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必须改变传统的“点式作业”和“蛙跳式”教研方式,致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研究效率,更好地服务教育质量的提高。

  重视智库成果转化是专业指导的重要实践体现。教育科研涵盖理论生产和成果转化应用两个阶段,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将成果转化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鲜活实践。要防止智库的优秀成果沉积在上层、沉睡在书房,必须高度重视应用导向,不断把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撑。如将其转化为“教案”,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真正进学校、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转化为决策,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支持与发展教育的实实在在行动;转化为舆论,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对专业服务和智力支撑的需求将更为迫切、更加强烈。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提高决策科学化、提升教师理论素养、优化教育模式和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广大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实践中总结规律,采取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各级政府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营造尊重知识、用好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满足群众“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