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军民融合圆桌会议
● 军民融合的背景
军民融合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这是军民融合的最初阶段。21世纪初,国防科技工业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现阶段,军民结合进入了大规模“军转民”阶段,从军转民逐步进入到军民深度融合阶段,部分民品开始反哺军品。
现在开展军民融合,政府、军工企业、民营企业需要做的和能得到的事情都很多,对政府而言,可以拉动经济;对军工企业而言,可以将先进军工技术转化;对民营企业而言,可以进入军工领域。
●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非常支持军民融合。中央强力推进军民融合, 2012年、2015年、2016年中央连续发文,特别是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的《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军队狠抓军民融合的改革,军工企业也积极支持军民融合。
● 军民融合的渠道
一是技术融合。军民两用技术,既可以满足战场需要,同时又满足市场的需要。成熟稳定的军用技术如果转入民用,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培育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产品融合。以直升机为例,直升机最大的特征是军民融合,这不仅体现在工业基础上,也体现在具体产品上。“十二五”期间我们民用直升机之所以能很快赶上竞争对手,缩短差距,是因为充分运用了军机技术。
三是产业融合。现在通用航空是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的融合点。
四是资金融合。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使军工企业走向强大。军工企业的成本来源在前期基本上是国家投入,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转变,不可能完全靠国家大批投入。现在市场的积极性非常高,可以运用资本融合。
五是供应商体系融合。随着军民融合市场化逐步的扩大,现在集团外部的供应商越来越多。急需建立完善经济高效质量可靠,适应军民深度融合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同时也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积极为供应商提供良好环境,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共享信息。
总体而言,不管是产业融合、产品融合、技术融合,归根到底是人才融合,因为做这些事都需要人。所以,军民融合的基础是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每个行业都需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作者系中航直升机公司副总经理,本文为作者在第四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军民融合圆桌会议所作的主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