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 “两会” 代表委员座谈会暨2025北京长江教育论坛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举办。此次论坛汇聚了教育界、科技界及企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与代表委员,围绕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全面夯实教育强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根基” 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其中,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发布的《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5年版)成为论坛焦点,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政策建议。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发布,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经过充分调研和深度研讨后,编写出《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5年版),该建议书围绕贯彻落实该规划纲要提出十个方面的具体建议,涵盖教育领域多个关键环节。
在基础教育资源调配方面,建议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统筹调配机制。通过建立 “国家-省-市县” 三级联动的教育人口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人口变化的实时监测。推进教育资源跨学段统筹调配,根据学龄人口变化灵活调整教师编制,完善教师交流与轮岗激励机制。同时,优化城乡教育空间布局,在人口流入城市扩容提质基础教育资源,在乡村推进 “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 + 县域教联体建设”。还提出建立教育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数字化管理。
免费教育范围的扩大也是重要内容。建议逐步对经济困难的婴幼儿家庭实施免费托育,分阶段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学前教育免费,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并对十三类 “重点保障人群” 实施免费高中教育,切实减轻困难家庭的教育负担。
中考改革建议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增加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时,设立选修课程模块。优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提高命题质量,推行新型考试题目。深化招生录取改革,试点 “等第制 + 综合评价” 录取模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破解过度竞争困局。
高等教育布局优化方面,提出实施 “部省合建” 高校提质计划,深化 “省部共建” 机制创新,适度扩大 “双一流” 建设范围,新增高等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并创新区域协调机制,提升高校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能力。
此外,建议书还涉及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深化高校人才评价改革、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健全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健全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与编纂颁行教育法典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全方位为教育强国建设出谋划策。
会上,周洪宇院长表示,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将继续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开展深入研究,通过定期举办长江教育论坛,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此次《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5年版)的发布,是对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推动,期待这些建议能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我国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