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教育竞争力深圳居首引专家质疑:我看该是倒数第一



  日前,中国社科院在京发布《中国城市教育竞争力比较》,首次将国内32个城市的教育竞争力排出座次,深圳位列15个副省级城市之首,同时,在全国5个计划单列市中,也位居榜首。这不仅让本市市民哗然,也引起了武汉教育界的炮轰,连深圳本市的教育专家都大跌眼镜:“第一?我看该是倒数第一!”

武汉专家:武汉是母鸡深圳是仔鸡

  8月30日,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宁波市教育局组成的城市教育竞争力课题组,称首次以硬件投入、软件投入、功能性产出和本体性产出为标准创立了一套教育竞争力模板系统。从2008年7月起,课题组在32个城市里各发放了100份问卷。综合调查和分析结果,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深圳教育竞争力位列第一,硬件投入和人力财力资源均相对充裕,软件投入和综合实力也名列前茅。而一向以教育基础和教育资源著称的老资格城市武汉却仅居倒数第四。

  排行榜发布的次日,武汉的教育界就发起了“炮轰”。全国人大代表、华师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首先开火:“武汉市拥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大学生群体,高中或相当于高中的教育普及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大中城市,政府社会关心和重视教育的程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他搬出武汉的教育实力作为佐证:7所“211工程”学校,2所“985工程”学校,全国规模最大的近102万的在校大学生。

  另一名来自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陈闻晋副教授则对深圳教育界的“武汉帮”作出仔鸡和母鸡的比喻。他称,目前深圳的许多学校校长、骨干都是来自两湖和广州,那是因为深圳得天独厚的经济和地理位置的吸引,排行榜如此抹杀“母鸡”的作用,是混淆了教育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

  两位教授都认为,教育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东西,深圳目前不要说大学,好的高中、初中也不多;要论教育的竞争力,深圳显然排不到第一。

深圳专家:“实在没理由夜郎自大”

  无独有偶,深圳市的教育专家与武汉的专家持有相同的质疑。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赵卫直接表示:“你们转告学生们,就说赵教授说的,不要相信这种排名,深圳倒数第一还差不多!”

  在教育领域做了十几年研究工作的赵卫指出,这份报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假想”:“只是看到了深圳的经济发展,就想当然地把深圳这座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乃至教育竞争力都排到了前列。”

  赵卫首先肯定了深圳的硬件投入,但他认为硬件是最容易迅速发展的一项指标。“只要肯投入,基础再差的地方,两三年内也一下就上去了。”而教育首先是一门人文科学,不是光靠物质条件就能决定的。

  深圳教育界赤裸裸的“软肋”,就在于科研成果方面。深圳在最近30年的发展中,从未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奖项。而与其经济形态相似的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都在此领域折过桂冠,武汉更是不胜枚举。他说,科研成果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个城市在教育的投入产出比上如此之低,那就绝不能称其教育质量优秀。

  其次,四项指标中的“软性投入”指的是人才输入方面,对于武汉学者打的“母鸡仔鸡”比方,赵卫表示赞成。深圳因经济腾飞而吸纳了各地人才,每年也批出了大量的教授指标,但这些教授为何在别地硕果累累,到深圳就难出成果?“很简单,他们在别地是人才,到了深圳就成了庸才。”他称,深圳高校过于“安逸”的环境氛围,使“人才们”不思进取,甚至在引进了如牛憨笨、倪嘉缵这样的院士后,也并没有将深圳的科研水平提高上去。

  “我建议郭局长,王市长在完善人才引进制度的同时,也要出台驱逐机制!”赵卫称,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被淘汰出列

  赵卫还表示,教育竞争力不该仅仅着眼高校,基础教育才是教育之本,而深圳在中小学这块基础教育上,目前与其他城市相距甚远。赵卫称,论硬件质量,深圳的中小学可能是全国最好的,但想想解放前的西南联大、西北延安学校,就知道基础教育与硬件没有直接关系。就拿升学率来说,在深圳被奉为至尊的深中、实验学校,也不过达到青海这些省份的平均水平“实在没有理由夜郎自大。”

  “武汉不是第一就该是第二,深圳排第七、八位已经是很客气了,照我看应该是倒数第一。出台这份排行榜的人该被开除地球‘球’籍!”对于如此“激进”的言语,赵卫显得坦然,他称,如果能以此种方式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和行动,他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

市民:“是操场和设备较好吧?”

  专家的炮口一致对内,深圳市民是否会闻过自喜?“不可思议”却是深圳市民听闻这一结果后最多的反应。

  燕南路肯德基餐厅里,记者随机采访了6名身着校服的中学生,他们先是一愣:“那是不是说明我们很厉害?”他们表示,即使在广东省内比,老师也常让同学向广州、汕头一些重点中学看齐,另外一位学生小声地补充:“不过我们做的模拟试卷都是湖北黄冈的。”他们想了想说,“可能我们的竞争力在于学校的操场和设备比较好吧。”

  在深圳念完中学和大学,已在香港工作的陈伊敏听到这个排行榜后,先问了一句:“这是什么机构出台的?”在被告知是社科院后,她不好意思地笑道:“现在乱七八糟的排名榜挺多的,我以为又是那种。”她紧接着又问了一句:“那是深圳社科院排的吗?”

  深圳大学文学院的左江老师称:“我看不出深圳有什么理由可以排在首位。但是我不清楚这体系具体是如何做出评价的,对结果不予评论。”

  深圳论坛网友“邱绪汉”表示:“我们也不知道教育竞争力是啥玩意,但我们大概知道,深圳的高校仅深圳大学一个特保儿,部属院校没有,省属院校没有,更别提什么211、863了。高中不多,人们戏称中考竞争大于高考。至于初中小学也是分布不均衡,许多新建的大社区缺乏公立学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还蛮费力的。”

  也有网友“挺”这份报告,不少人表示教育不应该和科研直接挂钩,深圳教育胜在实际应用,是时候打破旧观念,在竞争力的PK上给“市场”和“民用”投上一票。网友“西汉长沙国”甚至表示,国家应该考虑把武汉的高校外迁到深圳,省得学生来回奔波。

  还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把这个排名微调一下(厦门置后,成都、济南后移两位),基本就是各城市的G D P排名。经济指标成了教育竞争力的主要标准?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张力主任认为,这份报告在指标设计、数据获取、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生成的几个环节上,的确都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的指标选取,是受地区原来高校格局的影响的,所以连带着就会影响四项指标,深圳起步较晚,每万人中大专以上的人口数就不占优势;又比方在人口指标上,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人口是按户籍、常住,还是流动人口来算,结果都会很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