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长江教育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本网记者 明海英/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赵欢)3月1日,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主题,长江教育研究院和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1长江教育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黄国斌,湖北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建军,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龚胜生,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学院实训中心主任禹诚,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刘国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等2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长江教育研究院21家智库共建单位的负责人线上出席。会议由长江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方平主持。
整个社会公众的教育需求迈向高质量时代
周洪宇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1年版)。他表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在教育领域有着更加强烈的反映和期待,家长的夙愿从“有学上”更多地转向“上好学”,整个社会公众的教育需求迈向高质量时代。《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1年版)根据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根本保证的内在逻辑,从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组织领导体系、教育质量标准、教育治理体系、教育投入体系、教育对外开放体系10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举措。
黄国斌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描绘了蓝图,为迈向教育发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他说,论坛围绕后疫情时代“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有力保障”进行研讨,体现了长江教育研究院的价值与使命担当。
赵凌云表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期间乃至今后很长时期的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主线,本次论坛及时发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研究成果正当其时。他针对下一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华中师范大学的使命和担当谈了三点期望。其一,要切实心怀和担当国之大者。要在未来教师培养中担当国之大者,要在推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进程中担当国之大者,要在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担当国之大者。通过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二,要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发展贯彻好,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管理体制广泛推进创新;贯彻绿色理念,构建绿色教育体系,构建绿色教育发展方式,推动教育绿色发展;贯彻开放理念,大力推进教育走出去、引进来,构建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发展体系;贯彻共享理念,大力推进教育环节中的师生共享、教学共享、家校共享等,还要推进教育之外的城乡共享、区域共享等。其三,要切实担负起新阶段教育智库的功能。新阶段是教育大变革的阶段,是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提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未来,要凝聚全校的力量,汇聚全校的智慧,在新时代、新阶段教育战略、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方面开展超前研究,努力为国家“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现代化咨政建言。
重新认识中等职业学校的地位
郑军、龚胜生、禹诚和线上参会的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孙杰远、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等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就《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1年版)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
郑军表示,要进一步分析目前教育体系还有哪些短板和弱项需要强化,需要从不同维度检验教育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协同性;深入思考教育体系如何达到高质量标准,教育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他认为,现阶段,需要根据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关精神,按照破“五唯”要求,急需解决“破立并举”问题;加快完善机制推进建立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加强区域教育规划,建立教育资源互通共享的区域性协作机制;将高校智库建设纳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行动计划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民之大计,关系千家万户,也关系千秋万代。”龚胜生建议,关注军民融合教育问题,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士官教育;关注乡村振兴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乡土人才的培训培养。他说,乡村振兴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乡村人才振兴,乡村要留得住人,就须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另外,他认为,健康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都还存在短板,今后也要加以重视。
陈鹏认为,新时代要进一步或者重新认识中等职业学校的地位。他表示,我国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职业教育的调整,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当时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是基于国家要培养大量的中初级技术人才,同时也是基于国家当时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小的现状提出的。这个政策实行几十年了,现在面临很多压力,老百姓更愿意选高等教育。这个背景下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建立现代的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不能简单认为仅仅是培养中初级的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如果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扎实的中文、数学和外语基础,很难为高职教育包括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他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上应更加强调其基础性,也即是它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这个基础性尤其要重视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这样才能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打下基础。
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长江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雷万鹏看来,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凸显家庭教育的力量,如何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教融合,构建家-校-社共育的良好生态至关重要。他表示,当前,我们大量的精力都是放在学校教育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但是对家庭教育规律的理解还相对薄弱。未来,如何把彰显家庭教育功能、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规范家教行业融入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发布《中国教育黄皮书》等多项成果
论坛上,申国昌发布了2021年版《中国教育黄皮书》。这是长江教育研究院自2010年以来编写的第12本《中国教育黄皮书》。今年的主题为“科学编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全书分为年度主题与年度综述两大部分。上编“年度主题”主要由政策建议、政策解读、名家论坛、教育指数组成;下编“年度综述”主要由发展综述、聚焦热点、教育大事记、重要文献组成。书中既有宏观的研究和综述,也有专家学者对加强劳动教育、疫情下的“停课不停学”、疫情防控与生命教育、教育脱贫攻坚、师范生教师资格认定、学前教育立法等热点的观察与思考。
长江教育研究院副秘书长、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秘书长刘来兵发布了2020年第二辑《长江教育论丛》。该书涵盖了“十四五”教育规划专题、教育治理与教育智库专题、重大教育现实问题以及本土的教育理论问题。
长江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授张炜发布了2021年版《中国教育指数》。该研究旨在全面贯彻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力求通过指数化研究,测量全国及各省(区、市)的教育综合治理水平。《中国教育指数》(2021年版)从教育规模、投入、质量、信息、公平、贡献、创新、创业、创造、健康、生态、法治等12个维度进行了量化研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全国及各省(区、市)2020年(部分指标为2019年)各维度基本情况,其中在中国教育指数的排行中,湖北居于全国第7位,中部地区首位。
长江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学者邢欢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教育热点前瞻》。这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对2021年教育发展与改革形势所作的前瞻性分析,包括高水平编制教育“十四五”规划、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度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全面振兴乡村教育、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等10大热点。
据悉,长江教育研究院是在湖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和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发起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从2009年起,该院每年举办长江教育论坛,发布《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中国教育黄皮书》《中国教育指数》等研究成果。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首次采用线上的形式举办,今年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