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设立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2020年12月24日《中国教育报》第6版刊登《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战略规划之道》一文,就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战略问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周洪宇等专家学者。
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战略规划之道(节选)
天津师范大学与长江教育研究院近日邀约部分专家及基础教育界代表,围绕“雄安新区发展战略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梁福成:鉴往可知来。您认为百年基础教育发展历程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今天规划基础教育发展战略时借鉴?
周洪宇: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五大成功经验:一是在制约中服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受到教育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又始终以服务这些制约因素为目的。基础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受教育权和教育目的等方面,根本上取决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并随着后者的变更发生相应变化。二是在适应中超越。基础教育改革不是简单被动地适应一定历史时期与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体现出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对社会、对个人发挥能动的反作用,社会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越高,这种反作用带来的超越性就越明显。三是在改革中进步。中国基础教育在持续性的内外部改革中,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不断进步与发展。四是在坚守中创新。中国基础教育孕育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应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五是在开放中互鉴。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从单方面向他国学习到与他国互学互鉴的转变,中国基础教育的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始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范正田:基于以上分析和雄安新区整体规划,雄安新区基础教育规划战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周洪宇:首先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站在时代前沿谋划雄安基础教育。新工业革命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历史机遇,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现行教育系统,今天在与前三次工业革命具有完全不同的新意义下,要从深层次上研究历史变迁规律给教育带来的新命题。其次,要跳出现存教育框架看教育,站在新时代国家教育现代化规划战略的前沿谋划雄安基础教育。再其次,跳出局域视野,站在探索新时代国家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战略的高度谋划雄安基础教育,打造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样本。
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