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 提出十余份战“疫”议案建议 周洪宇与他的履职“十字经”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总结出人大代表履职的十字经:“热情、勇气、执着、理性、智慧”。今年是他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18年。他一共准备或参与了29份议案或建议,其中至少一半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有关公共卫生的建议,他一口气写了5000多字……

  这次“上会”,周洪宇从社区治理、人才培养、法规条例、疫后重振等方面提出他的议案建议。

 

  1.立法规范社区治理 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防控一线在社区”成为普遍共识,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成为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战场。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各类人员,感染风险较高,也要做很多具体的基础性工作。

  周洪宇经过调研发现,现在社区工作人员少、任务重、工资待遇也不高,社区网格员的收入就更低了。

  建言献策

  建议尽快制定《城乡社区治理促进法》,完善和规范社区社工队伍建设、网络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从而做到有法可依。

 

  2.关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要将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建设中,就要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而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离不开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周洪宇表示,在此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进程中,反映出对相关专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湖北为例,疫后重振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是长期的、持续性的。

  建言献策

  建议加大湖北高校与省内外各地区合作开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定向培养的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招生计划的比重,并研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提高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建立健全传染病直报系统

  疫情期间一直身处武汉的他,此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多份议案、建议都与他的亲身经历和观察相关。

  周洪宇指出,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暴露出《传染病防治法》一些潜在的不足,在制度设计上,现行《传染病防治法》还存在法定传染病规定的范围应扩大、临时防控措施规定不具体、未将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纳入保护范围等问题。

  此外,他还提出建立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合防控体系,在《传染病防治法》修改过程中引入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流行病学研究机构联合防控的机制,在新型传染病出现的早期阶段,疾控机构和流行病学研究机构早期介入,根据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数据,尽快锁定传染源,研判传播路径和防控措施。

  建言献策

  周洪宇在《关于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的议案》中建议,破除传统的逐级上报机制,建立健全传染病直报系统。建议修改疫情报告与预警制度,如简化疫情报告程序,建立疫区政府与中央主管部门疫情报告直通车,进一步完善传染病预警机制。

  4.通过消费券、工时补贴和退税保民生稳经济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而后各地政府纷纷发放消费券,为提振消费、回补产业添了一把火。“发放补贴就是必要的,也是有用的。”周洪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短期来看,要刺激消费需求和补贴受疫情影响的居民,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给低收入和工时减少的居民发放补贴。

  建言献策

  周洪宇表示,给予居民的补贴以消费券的方式来发放,对刺激消费、恢复经济是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的。我国更应该采取具有中国特色的发补贴、保民生、稳经济政策。

  除发放消费券补贴外,为了解决就业问题,鼓励企业留用所雇佣员工,针对因企业订单缺乏而导致的工时不足,周洪宇建议给予工时不足补贴,对中低收入等级居民实施退税,形成组合政策,有力刺激消费,提振经济。他建议具体消费券补贴、工时补贴和退税应由中央统筹安排,由地方政府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