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聚焦丨分论坛聚焦|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教育



  2020年,新冠疫情对教育带来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国际教育首当其冲,受到很大冲击。从短期来看,包括双向留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领域的国际教育面临着中断、重启的局面。从长期来看,因为疫情所激发的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更深远的全球性经济趋势的变化,也给国际教育的未来带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论坛聚焦于“疫情常态化下的国际教育主题”展开了讨论:

  疫情对国际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未来国际教育的发展前景如何?

  应该如何准确的把握国际教育走向,规划下一步发展?

  分论坛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秦琳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一级巡视员黄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 熊建辉博士、北京朝阳凯文学校校长徐涛、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执行校长李文平分别发表演讲,来自高校、教育研究院所、教育企业、媒体的多位嘉宾出席论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秦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 王定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教授在题为“后疫情时代全球教育治理展望”的发言中表示,新冠疫情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当前已经进入了疫情常态化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教育治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留学教育跌宕起伏。二、留学的目的地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将面临更多国家的选择。三、来华留学的动力将会增加。四、留学产业遭遇寒冬后仍会复苏。五、激发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将更加迫切。六、高等教育国际化亟待重新定义。

  他就上述问题提出看法,首先,高等教育国际化导向应该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形成高度契合,高等教育国际化应该是双向交流,互学互鉴,共同繁荣,而不是单边学习和单向告白。其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应是一种真正的全球范围能的互通互联。各国通过共享科研数据和教学资源,增强人才的跨区域流动,丰富跨国文化交流活动。再次,大力建设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以全球的影响力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指标,加强各类高校的全球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最后,要主动参与高等学校国际化规则制定,开发国际化指标,开展国际化排名,传递中国主张,彰显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一级巡视员 黄侃)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一级巡视员黄侃在“从中国服贸会看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的讲话中说,通过服务贸易论坛形成四点共识:第一合作开放是大势所趋,第二提高质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第三在线教育将会迎来蓬勃发展,第四教育服务将成为国家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提升国际教育应对策略做了一些思考:一要坚持中外融通,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二要深化改革,培养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三要聚焦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五要创造绿色安全优良的校园环境。六要有多元的评价体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多方参与的发展环境。

(北京朝阳凯文学校校长 徐涛)

  北京朝阳凯文学校徐涛校长的演讲主题是“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教育——学习社区的重塑”,她表示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学校应视挑战为机会。她主要从三个方面谈如何重塑学习社区。疫情给国际教育带来了不安定或观望的态度,但是很多家庭都渴望优质教育。一是学校支持系统的综合使用与重塑。二是学习社区的升级,三是进入后疫情时代推动教育重塑。国际教育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确实面临着类似一种受阻或者中断的状况,需要在危机中孕育新机的状态中去寻找未来的国际教育方向。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 熊建辉博士)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熊建辉博士以“抗疫中的国际教育:观察与思考”为题,将对国际教育话题的探讨上升到全球视野和国家战略层面。

  他指出,观察和思考抗疫中的国际教育,人们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三重境”,即疫情之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疫情期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疫情常态化下和疫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百年变局中的国际教育格局的重塑。尽管国际教育领域一度面临断流、断链、断裂等多方面挑战,但同时也通过在线教学和学习、线上交流与合作、在线会议讲座及科研等创造了重塑国际教育模式的新机。

  他强调,国际教育不能仅关注双向留学、涉外办学等少数几个领域,一个完整的国际教育生态系统还应将跨国的、跨文化的、全球的或比较的维度深度融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学校职能当中去,还应促进双向的语言学习、知识流动、人文交流、智库外交、治理变革等双边多边、全球区域多个层面的互容互鉴互通。这些都需要国际教育战线于危机中谋新机,构筑新时代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

  他认为,在疫情常态化下思考和谋划疫后或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新局,要胸怀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这两个大局,保持战略定力,抢抓历史机遇,既要时不我待、攻坚克难,又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加速破除由美西主导的传统国际教育格局,抓紧构建以“一带一路”为“一体”、以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为“两翼”的国际教育“一体两翼”新格局,为“十四五”时期开好重塑国际教育格局新局、为2035总体实现国际教育格局重塑、为2049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高质量国际教育体系和世界主要教育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圆桌论坛 思想交汇

  主持人:李校,在疫情的情况下您的学校情况怎么样,有什么变化或面临的现实问题?

  李文平:疫情初期我们面临的挑战特别大,我们的学生师生分布在世界各地,得解决怎样能更快快速地转到线上教学的问题。清华人能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我们很快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把对学生学业的影响降到最低。到了疫情常态化的教育形态时,我们觉得其实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不过教育形式发生了变化,教育的内涵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它也不应该发生变化。

  主持人:徐校和李校今年毕业生去向是什么样的状态?

  李文平:影响并不是特别大,疫情发生的二月份他们都已经拿到offer,但有本来计划出国的同学选择留在国内的名校就读。对现在高三的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标准化的考试取消,对他们来讲是猝不及防。

  徐涛:我没有看到像网络上的大肆渲染,没有人会脆弱到因为疫情就改变计划,我觉得很多优质家庭不会忽略国际教育作为人生经历必经的一站,家长来咨询的时候,谈论教育都是相当理性的。

  主持人:当前针对中国公民的国际项目,跟我们高考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否有一个融通趋势的可能性?

  熊建辉:在我看来,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融通世界,是推进国际教育一以贯之的理念。国际教育提供的多样化选择,与国内新高考改革所追求的方向,其实是殊途同归,其节奏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发展水平和深化改革的勇气。

  主持人:谈谈对未来更富有想象力的、更加多元的留学形态的展望或者思考,现在的状态和问题是什么?

  熊建辉: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教育特别是正规教育更多的被视为有计划、有目的、制度化安排的学习活动;而学习则是学习者通过个人体验、实践、听课、研究等形式而在信息、知识、态度、技能、理解力、行为等方面的习得或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从主要国家趋势,还是联合国系统的有关报告,都愈来愈强调以学习覆盖教育,以全民终身可持续的学习覆盖终身教育。因此,出国学习作为学习国际流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拿学位还是读学分,无论是游学还是研学,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从南到北还是从北到南,都将是未来世界的普遍趋势,百年变局下的疫情全球大流行只能短暂影响但不能改变这一大势。对于我们的挑战就是,如何识别和认证这种世界范围内的学习,比如在线远程教育和学习。这需要我们于危机中创新机,从推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和全球教育治理的角度在政策层面建构支持高质量发展的国际教育新形态,把我们抗疫中的国际教育有益经验做法抓紧总结提升,转化为疫情常态化下和后疫情时代制度化的政策安排。

  主持人:三位对真正中国的国际教育有什么样的展望,认为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李文平:清华附中王殿军校长一直倡导要为中国学生提高国际品质的教育,我也觉得中国应该构建一个中国特色的国际教育,为中国的教育走向世界打下很好的基础。如果把中西教育中最优秀的地方结合在一起我觉得就是中国特色,将来孩子走向世界舞台的时候更有中国自信,我们培养的孩子最终是要根植中国、绽放世界,在世界舞台上为中国发声。

  徐涛: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未来和中国的未来在一起,中国的未来将比他去国际舞台有着更大的机遇,如果我们能特别自信地做最好的中国教育,而不是说民办教育大多是国际教育,我希望有那样的一天。

  熊建辉:未来不仅仅为做强我们自己的教育,也为加强与世界各国教育互容互鉴互通,为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发展、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支撑,进而为民族复兴、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主持人:用一句话形容未来更加美好的国际教育形态。

  熊建辉:国际教育不能沦为少数人的权利,而要更加普惠,辐射面更广,要在重塑国际教育模式中让更多的人群享有接受包容、公平、优质国际教育的机会。

  徐涛:疫情的暂停是为了更好地返回跑道,我相信疫情带给教育者的暂停只会让我们更努力地把教育做好。

  李文平:培养根植于中国文化,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国际化人才,也是中国的国际教育应该遵循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