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杰 | 基于“生活·实践”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模式



  段文杰

  首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孔俨偲

  首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左登琴

  重庆探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生活·实践”课程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模式

  摘 要:“生活·实践”课程设计是以“生活·实践”教育理论为指导而进行的课程设计。它以生活即学习,实践即教学,世界即学校,生命即成长,生存即共进,创新即未来为原则;以整合知识,强调实践,多方主体参与,培养性格优势,开展教学评价,制度保障为方法;最终构建集生活、实践、融合和实施为一体的实践模式。“生活·实践”教育是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涵。未来研究应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活·实践”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实践。

  关键词:“生活·实践”教育;课程设计;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21)03-0019-09

 

  “生活·实践”教育是在批判继承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实践哲学和西方的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一种理念,其最早始于2003年周洪宇和邹伦海等人进行的“新阳光教育实验”,后经历“新全人教育”等的发展,于2016年正式确立为“生活·实践”教育。“生活·实践”教育指源于生活和实践的教育,通过生活和实践来实施的教育,为生活与实践的教育。它是以生命为起源,以生活为内容,以实践为方式的教育。我们传统教育理论下的课程实践强调在固定的时空环境中,由上对下的教授书本知识;而“生活·实践”教育理论下的课程实践则更多的是在自然或社会实践环境下,在多方主体参与和互动中学习知识的过程。

  传统教育成效甚微,根本原因是学习与生活的脱节,学生难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1] 而“生活·实践”教育则是一种试图解决学习与生活相脱节问题的有益尝试。本文根据“生活·实践”教育理念,开发“生活·实践”课程,为修正学习与生活脱节,提高教育效果,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相应的探索。

  一、“生活·实践”课程设计的原则

  课程设计是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动的中间桥梁。“生活·实践”教育的课程设计是将“生活·实践”教育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育行动,即强调以生活与实践的视角,探索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新认识教育理念,重视现实生活和实践中人的价值和意义并落实到的教育行动中。

  (一)生活即学习,以生活情境为主要课程内容

  生活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一种更好的生活,学习以生活为中心,生活决定学习,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生活情境是真实世界中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情境,具有真实性、实践性和社会性。[2] 课程内容以生活情境为主,强调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与具象的生活情境相结合,促进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以及他们作为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和工作成员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3]

  人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生活需要而学习,其中最主要的目的是用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来处理当下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同时也是为应对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所以在课程设计时需要将生活情景如日常生活和校园生活中发生、发展和改变的事情,纳入教学计划,明确生活是我们学习的出发点,更是我们学习的最终归属。

  (二)实践即教学,以实践教学为课程实施方式

  实践是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学具有实践属性,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知识生成过程中,实践是教育学生的目的和手段。[4] 实践教学强调培养主体的实践能力,推动合法、高效和有价值的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实践能力是一种包括规范、技术和意义三个维度的综合性行动能力;规范性,强调尊从社会行为规范而从事的实践活动;有效性,强调高效利用自然、社会和语言的技术和能力;意义性,强调为寻找生命意义的行动能力以及构建和谐生态的行动能力。[5]

  研学旅行是实践教学追求的充分体现。研学旅行,狭义上指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促进学生了解自然和社会并从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校外实践活动;广义上是指旅行者以进行研究性或探究性学习为目的而开展的旅游活动。[6, 7] 本文中所指的研学旅行更多的是强调狭义层面的含义,即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以生命科学和历史文化等科学知识为支撑的,围绕特定学习主题而设计出来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易于操作的各种实践或实验活动,使学生可以在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认识社会规范,感悟自然与生命的意义,学习新知识,手脑并用,知行合一,锻炼各方面能力,实现全方面发展。

  (三)世界即学校,以家校社会为课程学习场所

  世界本身是一个大学校,学校是一个小世界,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当今社会中所存在的学校是一种专门化、形式化和制度化的学习场所,[8] 学校能为学生提供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知识教育;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通常也是需要长期接触的重要学习环境,对一个人早期乃至未来一生的发展都要重要作用;[9]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是学生,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走进社会,而社会亦是教育我们学习成长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学校,它会教给我们学校和家庭学不到的知识、经验和教训,为我们提供更加多元的信息和资源;大自然所独有的景观特色,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均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科学知识和欣赏美等方面的教育。所以,学习的场所从不局限于客观概念上的学校,也包括我们的家庭、社会、自然以及整个世界,因此课程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校、家庭、社会、自然这几方面的资源、特点和优势,整合资源与优势,发挥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提高。

  (四)生命即成长,以三层成长为课程学习目标

  生命即成长,是人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生命的成长。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将学生的自然、社会和精神生命的成长作为课程学习的目标,关注学生身体、心理和能力的成长,以实现学生真正的成长和发展,培养有品德,有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五)生存即共进,以合作共赢为课程设计指导

  生存即共进,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生存是个体、群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进。张贤明等认为:“合作共赢是满足社会成员生存需要的基本方式,是增强社会成员信任水平的必要条件,有利于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10] 课程设计应以合作共赢为指导,教导学生学会合作,欣赏自身和他人的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共赢,最终促进个人、群体和人类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六)创新即未来,以终身学习为课程设计重点

  创新即未来,包含三个层次的含义,创新是教育的未来,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是人类的未来。创新强调创造,即从无到有;创新也强调革新,即有中生优。[11] 21世纪人才所需的核心技能包括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解构和解决隐忧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2] 这要求我们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根据职业、社会、时代的需求自主进行相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同时也提高自身自在地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所以课程设计应以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为重点。

  二、“生活·实践”课程设计方法

  在“生活·实践”课程设计的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课程方法的设计,方法包括:课程如何设计,实施,评估和反馈,构成了一个全面立体的方法体系。

  (一)以主题式学习整合多元学科知识

  主题式学习是指对学科内、学科间、教材间、学科知识和社会知识、课程知识和信息知识之间的整合。[13] 打破科目为本,抛开教材地域区别、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设计兼顾多样性的综合性课程,构建开放式、立体式、包容性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的创新价值,强调生活性和实践性,尊重生命和个体差异,顺应学生的成长规律。[13] 在这一整合过程中,对老师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充分发挥自主性,培养自己与他人的合作能力,积极探讨,互相学习,共同设计符合要求的主题式的学习。

  (二)以实践式学习体验各类情境知识

  “生活·实践”教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重视实践,强调个人在亲身经历中体验和感悟。体验是人对某事或某情境的一种融入式的感受与领悟,它强调主体通过亲身经历而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体意涵的理解和感悟。[14] 教育学习具有体验属性,强调教育学习不仅是对一种对抽象知识进行理解记忆的理性活动,而且是一种对具象知识进行亲身经历和感悟的实践活动;教育学习的体验属性是教育学习的重要价值之一,有利于课程设计的指导,有利于教师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14] 因此,课程设计中应强调实践,注重体验各类情境知识,深化认识,强化对知识的掌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的玉龙学校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独立空间以协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感受,如专门设置的创客室、书画室和烘焙室等。湖北省天问教育集团的实践,有属于自己的天问农场,会组织班级里的所有同学到天问农场去种植土豆等作物,让他们体验农民的辛苦,亲身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尊敬农民,爱惜粮食的观念。河南华信阳光教育科技集团的实践,学校布置洗衣服、做饭和整理衣柜等充满生活气息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同时在生活中学习,还有由学校组织的年度春游活动和夏令营活动,如探秘内蒙古的研学夏令营,印象西安古都——红色研学、美国常青藤学校行等等,让学生到大自然中、省内外和国内外去观察和体验生命、情感、学习等不同的感受;日本的校企合作机制,在高等教育中有的企业会给学生提供实习设备和场地等,通过这种产学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就业或职业体验,促进学生更了解社会对拥有何种技能的人才的需求,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并提前规划自己的未来,自觉主动的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相应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与学习。

  (三)以家校社学习发挥各场所的优势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在教育工作方面中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相互补充,共同支撑教育的发展,担当教育的使命。[15]

  坚持家庭、学校与社会的三方合作,充分发挥三方的优势和特长,可以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需要更多的参与到子女的教育当中去,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并给予精神鼓励,引导子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尽量陪伴孩子健康成长;[9, 16]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在系统化制度化教育学生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和道德文化知识,培养有知识有道德的合格公民,同时也要关注家庭教育,通过家委会等环节,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并适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协助家长科学教育学生,实现家庭和学习共同合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16] 在社会教育方面,充分发挥社会所具有的多元化、实践性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及特点,与学校和家庭实现信息共享,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有益扩充,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16]

  (四)以培养性格优势实现成长目标

  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学生的优势和潜能,倡导发现并培养学生的性格优势,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增强应对学习和生活中所发生的负面事件的能力,促进学生自然、社会和精神生命的成长。[17] 刻意训练、心理课程和日常学习是培养性格优势的重要途径;刻意训练,主要使用了目标设定的方法,让学生在一开始便就明确训练的目标,以保证学生能将学习目标内化,并将其融合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自我更全面清晰的认知,并学会充分利用身边可利用的资源以达成目标。[17] 心理课程,即通过系统性的课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17] 该课程的目的是检查和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心理韧性并最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和个人幸福。日常学习,强调将刻意训练和心理课程所教授的东西运用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课程效果。

  (五)以教学评价方式评估课程效果

  “教育评价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教育实践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18] 教学评价属于教育评价的一部分,是检验教学成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标准,坚持全面考量,重点突出,公平公正的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18] 在具体的教学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坚持多元化的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教师的表现及其取得的教学成果。如:课程目标是否体现了“立德树人”和现代化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先进,教学态度是否端正,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是否尊重和关心学生;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学生的品德建设、知识掌握、能力水平和心理健康状态等。[19]

  (六)以制度机制保障课程长效实施

  良好的制度保障对教育实现发展目标来说至关重要。[20] 一项适宜且有效的建议、规则或制度非常重要,但比之更为关键的是如何保证该措施可以长期保存并有效执行。不管组织规则制定的多么高明,如果无法保证该规则能长期有效落实,其效果始终会大打折扣。如天问集团的自主教育制度是一项适宜该学校发展且切合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好制度,但其有效落实并发挥功效更多的还是依赖该学校的现代学校制度的保障作用,该保障机制坚持校长竞选制度,强调选拔符合集团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相契合的校长,以此确保长效持久的制度保障机制,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进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生活·实践”课程设计模式

  以“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区域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条件,如广西的桂林山水,江苏的苏州园林,北京的故宫,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等自然和文化资源,通过对其特色资源的教育属性进行开发设计,以虚拟现实技术或实践教育工厂为载体,通过落地教育活动实践“生活·实践”教育理论,研发“生活·实践”教育的综合实践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综合实践教育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的评价体系。接下来我们以重庆市武隆区实践教育体系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如何将“生活·实践”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它是由政府、国企、社会企业三方合作支持,以“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自身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条件,落实“生活·实践”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的模式探索。

  (一)生活:构建以“资源”为主线,贯穿认知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1.整合知识,形成课程与“生活·实践”教育相关的主题式学习

  “资源”指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应该从区域内的地球科学、生物环境、历史文化等资源出发,全面审视各种资源要素之间的深层次关联,并突出重点,合理选择相关资源进行教育转化。旅游资源是资源的一种,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除了简单的观赏游玩之外更隐藏着诸多教育与学习的奥妙,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则以 “资源”为主线,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特点构建不同的研学主题,整合地球科学、物质科学、人文历史和生命科学等知识,分别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

  重庆市武隆区在政府、国企、社会企业三方合作支持下,以“生活·实践”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自身的自然与文化资源条件,如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保存较好的原始森林,大草原等自然资源,历史文化遗址、地方民俗特色等文化资源,通过对其特色资源的教育属性进行开发设计,以武隆的芙蓉江喀斯特地学探奇研学区为例,整合该区域的地球科学、物质科学和生命科学知识,并进行课程设计。

  小学学段,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需要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考量,以三到六年级中高年级为主,课程设计以现象感知、简单原理认知为主。小学学段设计“跟着科学游芙蓉洞”“洞穴生物与洞穴环境”“洞穴勘探小专家”“放眼世界——洞穴文化”“开启我的研学之旅”课程,结合三到六年级科学内容,让小学学段的学生认识一些基本的地球科学现象:了解简单的一些科学原理、自然过程和人文知识,如溶洞的形成、溶洞景观的形成,洞穴与人类(早期人类的穴居历史)等等,以此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和了解历史文化的兴趣,形成热爱祖国山河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

  初中学段,课程设计以现象认知、自然科学基本过程和原理理解、人文精神感悟为主。初中学段设计“芙蓉山水探奇”“洞穴生物与环境”“科学探险与考察”“野外研学行程安排”课程,结合初中科学内容,让初中学段的学生能够基本了解溶洞、河流等地貌景观的形成原理;如通过模拟解说体验、素描画作创作、形成过程建模实验等来解释溶洞沉积物形成及其相关活动;以洞穴环境和生物、洞穴旅游为切入点,了解生物和环境,人类活动与原生环境的相互作用,如探究不同颜色(光强)灯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溶洞灯光布展的建议,寻找洞穴植物;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和能力。

  高中学段,出于高三学生的升学压力的考量,以高一高二年级为主,课程设计以对现象本质的认知、自然科学过程和原理的深入理解、人文精神感悟为主。高中学段设计“认识喀斯特地貌与溶洞”“走进芙蓉洞”“洞穴旅游与洞穴环境”“芙蓉江”课程,依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地理、生物、化学相关知识,进行课程内容和相关课题的设计,如利用简易化学方法探究旅游活动对洞穴CO2含量(温度)的影响,芙蓉江水电站建设对流域内生态影响调查(实地调查、历史调查、访谈调查)等课题。培养高中学段的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多学科综合素养。

  2.建立长效持久的制度保障机制,促进课间十分钟科普体系化

  科普知识与传统课程知识的传授有一定区别,它不是传统的由上对下的教授过程,也不会花费大量时间,而是利用课间10分钟的零散时间,采用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具象化的一种方式,通过互动式的交流对话来对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所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传播,从命名缘由,形成原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文人的诗画作品等方面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理解和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并借由该知识所传达的显性或隐形知识联系当下的情境,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例如微信公众号探奇奇所发布的一则课间10分钟:探秘石钟乳的“少年时代”——鹅管的科普推文,通过课间打盹这一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为引入,借由该现象感慨“少年时代”不一样,在对话的过程中引出石钟乳,然后在对话式互动交流中对鹅管的命名缘由,形成原理,鹅管、石钟乳、石柱三者间的关系,文人诗句中对其的描述,以及对鹅管长成石钟乳所需的漫长岁月感叹“成长之路”不易,借此回应课间打盹的现象,暗示学生珍惜时光,走好自己的成长之路,既有科学知识的趣味普及,又有让人易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有价值的知识传播和教育活动。

  因此,建立长效持久的制度保障机制,促进课间十分钟科普体系化,对扩展知识,开展教育都非常有益。

  (二)实践:构建以“体验”为主线,贯穿认知和实践为一体的综合实践教育课程体系

  1. 注重体验,强调实践,开发实践教育课程丛书体系

  “体验”指实践教育课程设计应基于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对区域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的野外探究体验是该区域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野外行进路线上要设计一系列实践观测点和户外实践活动,如需要进行观察的地质遗迹点、生物点、文化点等。实践教育课程丛书体系的开发需要尽量覆盖相应学段的多个学科,力求打破学科壁垒,避免单一学科的孤立表达,知识表达的深度与广度都需要符合各学段的教学特点,同时注意要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不应过于脱离学生现阶段的认知能力。

  通过研发体系化的教材作为社会实践教育的蓝本,以科学指导实践,强调学有所获。实践教育课程丛书体系应该具备开放融合性、实践探究性、整合创新性、课程模块化和呈现多样性这五方面的特点。

  第一,开放融合性

  打破学科壁垒,跨领域解读,跨学科内容设计。以介绍重庆市武隆区芙蓉洞的内容的小学教材《智行芙蓉洞》为例,其融合了地质学(如介绍溶洞的成因,溶洞景观的成因),地理学(如介绍区域自然地理、区域旅游地理等),生物学(如介绍洞穴生物分布、生物与环境),环境学(如溶洞环境要素组成,环境保护等),人类活动对洞穴生态环境影响,人地关系(如水电站建设隐忧、喀斯特石漠化问题),区域民俗文化(如土家族和苗族的民俗文化)以及户外活动(如介绍洞穴探险,洞穴安全教育)等等,实现了学科间和领域间的融合,体现了开发融合性。

  第二,实践探究性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设计大量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探究活动、实验、创作、思考讨论活动,发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探究,独立进行设计制作,分享讨论,如,灯光植物探究,溶洞环境参数的测量,溶洞滴水测定实验,灰岩的观察和灰岩的酸溶解实验等等。

  第三,整合创新性

  教材取材于现实场景资源,定制开发学习内容,实景提取与重建;单个主题完整,多个主题融合形成大主题,由实践教育点到实践教育线再到实践教育带最后形成实践教育片区;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联系,体现人地关系的表达,多方面素养的内在整合。如从保护生态、社会经济发展、产业模式管理等不同角度探讨水土流失隐忧所引发的关于生态环境保育和人居环境发展建设之间的矛盾的讨论。

  第四,课程模块化

  旨在通过模块化的课程内容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空间,尊重个体差异,突出个性化学习,兼顾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模块化主题定制,留有充分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创新的空间,满足深度实践教育需求,同时达到课程利用最大化。

  第五,呈现多样性

  趣味表达:表达方式注重趣味性,定制匹配教育内容的教具。针对性:结合不同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差异化呈现方式,如小学主要以绘本为主,强调实景提取和重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像是在漫画中行走;初中,主要以读本为主,内容以大量示意图重建地质过程,解密地质科学等为主;高中则以文本内容为主,强调大量知识和活动的扩展,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加深实践程度。连续性和递进性:整个教材要形成学期、学年、学段之间内容的有机衔接与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活动主题序列;如:小学以自然现象的感知为主,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欲;初中强调感知和认知相结合,培养科学探索能力;高中以理性认知为主,强调了解并学习其中科学价值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2. 注重体验,强调实践,促进虚拟现实或实践教育工厂的打造

  结合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等,构建虚拟现实或者在区域内打造即时教育场景实践工厂,赋予其教育交互功能及实验探究功能。既能及时巩固体验和实践中所见、所感、所思和所学的知识,又能够在不影响自然景观的条件下实现教育交互和实验探索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然景观的负担,从而实现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发挥科技的魅力。

  (三)融合:统整学校、家庭、社会和自然资源

  1.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作,打造动漫IP体系

  打造动漫IP体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最佳教育效果。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内容,打造学生接受度高的教育媒介,形成立体化教育工具体系。当今社会科技发达,网络和信息技术先进,大众媒体等发展迅速,学生学习的途径和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均得到极大扩展,我们教育的具体模式也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兴趣偏好为导向,进行灵活转变;如动画片等易于被小朋友所喜爱和接纳,所以我们也可以将部分教育内容用动漫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推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校和社会合作,共同开发设计出符合课内认知课程和课外实践课程要求的教育内容,同时学校和家庭方面都需要履行监管职责,确保孩子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不是玩网络游戏等,同时在孩子学习和视力健康间寻求合理平衡。

  2.注重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合作,定制实践教育活动服务

  针对不同学生、学校的差异化内容及研学地点的不同,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社会实践课程的定制研发和内容设计。将现实世界场景实现多维度转化和解读,应用已知、生成新知,探索未知,助力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让教育无处不在。

  (四)实施:加强导师培训和测评反馈,培养自主发展且符合现代化需要的人才

  1.培养性格优势,加强导师培训,发挥导师专长

  指导老师的个人素质、知识储备因人而异。要教授研学课程这类综合实践教育课程涉及很多不同学科的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性格优势,实施起来非常有难度,对老师的要求会比较高。因此,加强导师的培训,发挥导师的专长非常重要。

  在导师培训体系方面,应该强调培养通识和专业这两方面的内容。通识是要求导师对研学区域内的自然、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资源等的基本信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为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普及和知识教育;专业是强调导师必须有所擅长的学科领域,比如地理、生物、数学、语文和历史等方面,具备专业而深入的知识储备,且擅长培养学生,既能为学生提供科学、专业和系统的教育和指导,打好学习基础,增加知识储备,也能为学生提供有关性格优势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更好地应对挫折,进而促进培养现代化需要的人才的目标的实现。

  2.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积极性测评反馈系统

  需要落实和检验综合实践教育课程的成效,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课程设计中,以融合“生活·实践”教育学和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分别从求知探索能力、情思笃行能力、情绪自察能力、全情投入能力、关系构建能力、意涵赋予能力、成就实现能力和亲近和合能力这八大能力方面进行了测评和反馈,来落实和检验研学的综合实践教育的成效;最终形成融合“生活·实践”教育学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以辅助学生自我认知为手段,以指引优势教育为目的的积极性测评反馈系统,并结合进行研学的各学校自身的奖励机制进一步落实课程的实效性。

  四、总结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早已到来,时代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当下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生活·实践”教育强调社会化生活化的教育,主张让学生走出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自然中和社会中体验并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知情意行合一,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更有能力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理想生活和促进个人的幸福。所以“生活·实践”教育是符合教育改革需要,符合现代化人才培养需要,符合个人全面发展需要,符合时代前进方向的科学教育。因此,坚持探索并践行“生活·实践”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涵,但是“生活·实践”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探讨。“生活·实践”教育是一个新兴的教育理念,其提出和发展时间都较短,其原则有待进一步运用,试点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扩展,以其为模式进行的课程设计数量还不够充足,效果也有待进一步评估。

  未来研究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活·实践”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从而开展更加科学有效的实践。

  参考文献

  [1] 钱露. 保尔·朗格朗终身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 [J].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19, 41(6): 49-54.

  [2] 张琼, 胡炳仙. 知识的情境性与情境化课程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36(6): 26-32.

  [3] CHIARELOTT L. 情境中的课程: 课程与教学设计[M]. 杨明全, 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5.

  [4] 周洪宇, 胡佳新. 知识视域下的实践育人及其意义向度[J]. 教育研究, 2018, 39(8): 19-27.

  [5] 李学书. 试论实践教学之“实践”意蕴[J]. 中国教育学刊, 2013(4): 56-60.

  [6] 陈东军, 谢红彬. 我国研学旅游发展与研究进展[J]. 世界地理研究, 2020, 29(3): 598-607.

  [7] 任唤麟, 马小桐. 培根旅游观及其对研学旅游的启示[J]. 旅游学刊, 2018, 33(9): 145-50.

  [8] 陶大德, 倪波, 袁能先. 试论学校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04(11): 247-50.

  [9] 李艳玮, 李燕芳, 刘丽莎, 等. 家庭学习环境对儿童早期学业和社会技能的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3, 29(3): 268-76.

  [10] 张贤明, 薛佳. 合作共赢: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核心理念[J]. 理论探讨, 2016(5): 5-9.

  [11] 徐辉. 创新教育的理论及其哲学、人类学基础[J]. 教育研究, 2001(1): 10-4+34.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J]. 人民教育, 2001(9): 6-8.

  [13] 鲍成中. 生活·实践教育的课程设计: 融合、联合、整合——基于学生成长的中小学课程建构[J]. 湖北教育: 政务宣传, 2019(2): 54-6.

  [14] 罗祖兵, 郭超华. 知识学习的体验属性及其教学意蕴[J]. 教育研究, 2019, 40(11): 81-90.

  [15] 翟博. 树立新时代的家庭教育价值观[J]. 教育研究, 2016, 37(3): 92-8.

  [16] 孙艺格, 曲建武. 我国家庭教育政策的演变、特征及展望[J]. 教育科学, 2020, 36(3): 91-6.

  [17] 黄彬彬, 陈峥. “生活·实践教育”的国际经验:如何基于积极心理学培育阳光新人[J]. 湖北教育:政务宣传, 2019(7): 55-6.

  [18] 石中英. 回归教育本体——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刍议[J]. 教育研究, 2020, 41(9): 4-15.

  [19] 刘献君. 论大学课程设计[J]. 高等教育研究, 2018, 39(3): 51-57.

杨润勇. 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研究[J]. 教育研究, 2016, 37(11): 82-6.

 

TPrinciples, Methods and Models of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Life and Practice”

DUAN Wen-jie1 , KONG Yan-si1 , ZUO Deng-qin2

( 1. Social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2. Chongqing Tancheng Digital Technology Company, Ltd., Chongqing 400000, China)

  Abstract: “Life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is design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life and practice” educational theory on the principle of life learning, practice teaching, world-simile school, life growth, survival progress, and futuristic innovation to integrate knowledge, practice, participation in multiple subjects, cultivation of character advantage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ystem guarantees, constructing an integral “life and practice” model. “Life and practice” education is a realistic paradigm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alent training. This study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research can focu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life and practice” education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scientifically and efficiently.

  Key words: “life and practice”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exploration

  (责任编辑 赵 蔚)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