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序:《一代中师记忆: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



对历史负责 为现实服务 替未来着想 (序言)

  我对晓庄师范有着深厚的情感。1982年1月我从华中师大历史系77级毕业后,留校在学校新成立的教育科学研究所任教,所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湖南教育出版社编辑《陶行知全集》。为此,我与先师董宝良先生及多位同事曾数次奔赴南京、北京、上海、杭州、芜湖、歙县等地查找抄阅文献,也多次赴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纪念馆、行知园、金陵大学旧址等处实地考察。在这些交融历史的场域中,总有一些图景让我们与陶行知先生心电相通,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法国哲学家皮埃尔·诺拉把这种场域称之为“记忆之场”,具有凝聚集体记忆、传承文化的功能。当然,记忆之场并不仅仅局限于场馆、碑文等等,像大伟编撰的这一套《一代中师记忆——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也同样会成为记忆之场。

  近些年,大伟随我一起在教育记忆史、教育口述史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构建起了论文、专著、译著、批示、区域实践五位一体的研究实践框架,将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机结合,努力打通历史、现实与未来,初步实现了我一惯倡导的学术报国研究追求。三四年前,我与大伟商议,如何能够在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和逝世75周年纪念之际,做出一个具有晓庄特色的记忆之场,尤其是能够激发学习成长在燕子矶老晓庄师范的学子们共同的爱校、护校情感,大伟提议是否可以做一套晓庄师范师生口述史,并将这套丛书打造成为那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之场。

  口述史看起来简单,实际上操作过程并不容易,为此,大伟组织陶行知研究院的丁涛、黄孔融、韩露露以及研究生陈诺等人成立了一支研究队伍,三年来反复访谈、修改,终于在陶行知诞辰130周年和逝世75周年之际顺利推出。这套口述史丛书,紧紧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从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展开,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师生群体。在这套丛书中,我看到了以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杨瑞清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晓庄毕业生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基础教育战线、为国育才、不离不弃的教育初心。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由此坚信陶行知先生当年“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伟理想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最终实现。

  我在近著《教育口述史研究引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序言里曾提出教育口述史的基本意蕴,即教育口述史能够让所有教育历史的参与者一起发出声音,提供不同教育历史参与者的视角,共同呈现不同时期的教育变革过程与日常教育生活。如今大伟及其团队的这套口述史丛书,从地域角度来说,呈现了南京甚至江苏教育界的教育变革过程与日常生活;从群体角度来说,呈现了已消逝的一代中师群体的过往教育历史,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它必将成为某个特定群体的记忆之场。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大伟及其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在缺乏各种资源的情况下,靠着对陶行知先生的敬仰之心,对晓庄的热爱之情,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脚踏实地地做出来这套丛书,体现出了年青学者求真的学术态度。作为他的老师,我希望他再接再厉,不骄不馁,在教育记忆史、教育口述史研究上不断推进,再创佳绩。

  是为序。

  周洪宇

  2021年5月18日于武汉东湖之滨远望斋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顾问、华中师大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兼华中师大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