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每年年初对当年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前瞻性分析与概括,是对本年度很可能成为新闻热词所作的预测。2016 年 3 月,长江教育研究院首次推出“2016 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2017年 3 月,长江教育研究院推出的 2017 年教育关键词中的“教育‘十三五’规划”、“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核心素养”、“研学旅行”、“推进双一流建设”等成为年度热词。2018 年,长江教育研究院提出的十大教育关键词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建设教育强国”、“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探索建设标杆大学”、“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等词,产生积极影响,得到普遍好评。
长江教育研究院认为以下 10 个概念将成为 2019 年度的教育关键词: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加强家庭教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深化高考改革、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推进教育现代化
推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是指教育活动伴随着现代性不断增长的综合性历史进程,包括教育民主化、教育科学化、教育生产化、教育法治化、教育多样化、教育终身化、教育民族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化、教育智能化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培养人的现代性。教育现代化是教育适应且能引领时代的发展,反映并满足现代生产、现代科学及现代文化发展需要而达到现代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先进水平的过程。教育现代化尽管源于西方,但不是"教育西方化",更不是"教育美国化"。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教育不断进步、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和教育公平逐步实现的过程。
:教育现代化的提法,始于 1983 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核心是教育现代化,使得教育现代化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一直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伴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教育的主要矛盾也相应地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加快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和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
我们认为,推进教育现代化是由世界教育大国迈向世界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在拥有近 14 亿人口的中国,教育现代化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推进教育现代化将是一场宏大而富有创新性的教育改革与开放进程,要注意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局限性。既要立足中国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坚持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属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又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吸取中西方教育的历史经验教训、现实需要和时代要求;要扩大开放,增强国际交流合作,虚心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教育经验,最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特点的教育现代化之路。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使命。
:2010 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战略主题”部分明确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7 年 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通过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教育大会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
:我们认为,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精髓,是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民族复兴语境下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在教育中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与立德树人相适应的教育评价机制,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与研究内容。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中小学教师减负主要指减轻部分专任教师的分外负担与过度负担。具体而言就是要去除不应由教师承担的各类事务,精简优化承担的本职工作,让教师能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开展教育、教学、科研等,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及促进学生成长。
:从 1955 年国家首次提出给学生减负,减负在我国已有 60 多年的历史。国家一直在为中小学生减负出台政策文件,但教师减负一直未引起关注。2019 年 1 月 18 日召开的 2019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给学生减负,今天我要强调,教师也需要减负。”“今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要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教师从‘表叔’‘表哥’中解脱出来。更不能随意给学校和教师搞摊派。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
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中小学生减负的前提与条件。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不能得到有效地减轻,就会很大程度传导到中小学生群体上。中小学教师负担重的成因复杂,既有教育系统内部的因素,又有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减负涉及减什么负、减谁的负、减哪些负与怎么减负的问题。改革涉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教师考评机制等,是推动中小学教师减负的重点。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联合行动,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与理解。
加强家庭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家长在现实家庭生活中,通过身传言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未成年子女施以一定影响的教育活动。
形成背景::1995 年制定的《教育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进一步重视。2015 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 年 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山西、江西已率先推出家庭教育促进条例,为推进家庭教育奠定了基础。
我们认为,家庭教育工作开展的如何,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家庭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教育水平不高、相关资源缺乏等问题,导致一些家庭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轻能、过分宠爱、过高要求等现象,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提升家长素质,提高育人水平,家庭教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到 6 周岁或 7 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就是从管理体制、治理机制、立法等层面对学前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变革,以此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满足国家和老百姓对高质量、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要求。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但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学前教育迫切需要深化改革、规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办好学前教育”,把实现“幼有所育”作为“七有”民生问题之首。2018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针对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 35 条重大政策措施。
:我们认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起点,是国家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前,深化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健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包括落实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完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督导问责机制等;针对学前教育存在一些民众意见反映集中、亟待治理规范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加快推动学前教育立法,把学前教育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明确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各主体的责任、义务与权利,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指为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突出,乡村优质义务教育资源紧缺、城镇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城乡教育问题,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统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早在 2010 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提出“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一直在进行。2016 年 5 月 20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 24 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5 月 21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2018 年 8 月 28 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工作情况,明确提出加快推动“制订城乡统一
的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等举措”“实现‘两免一补’政策全覆盖”,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我们认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导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深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推动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
深化高考改革
深化高考改革
深化高考改革是要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宗旨,以尊重个性为核心理念,以多样实践为形态特征,以主动选择为行为方式,以奠基终身为育人目标。
早在 2010 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提出“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2014 年 9 月4 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要充分考虑教育的周期性,提前公布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给考生和社会以明确、稳定的预期”。提出“增加学生选择权”的要求, 在高考考试科目方面实行“3+3”模式。 2017年,上海和浙江率先实行新高考改革。2018 年,多个省份推迟新高考改革。
:我们认为,自 2014 年开启的新高考改革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但深化高考改革是不会停止的,将会继续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教育问题。新时代需要继续增加学生选择权,建立高中学校与高考改革相适应的育人模式,发挥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功能,加强“育、考、招”的合理化、一体化设计。
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总体的教育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依据既定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评价。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是贯彻党中央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早在 2010 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提出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10度”。2018 年 2 月 27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健全教育人才评价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教育人才评价的核心内容。2018 年 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18年 10 月 15 日,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
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我们认为,国家在顶层设计层面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需要教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评价,落实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教师必须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健全教学工作量评价标准,构建多元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坚持分类指导和分层次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深化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是指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本位,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为一体,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基本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
早在 2010 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就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17 年 12 月 5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2018 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对此文件进行学习,并在今后一以贯之地加以落实。
我们认为,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是未来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在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由低端制造业质制造”、“精品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对当前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
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教育脱贫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是最大的民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实现脱真贫、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而教育脱贫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环。2015 年 11 月 2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就提出“着力加强教育脱贫”。2016 年 12 月 16 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2018 年 1 月 15 日,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印发《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 年)》,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扶贫,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任务。
我们认为,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期,要确保如期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目标任务,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是必须由整个教育系统合理完成,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需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强弱项”,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切实提高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厘清教育脱贫的思路,夯实教育脱贫的根基,提升教育脱贫的实效,拓宽教育脱贫的途径,强化教育脱贫的合力。做到以下几点:强化责任落实,完善推进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信息公开。
“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每年年初对当年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前瞻性分析与概括,是对本年度很可能成为新闻热词所作的预测。2016年3月,长江教育研究院首次推出“2016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2017年3月,长江教育研究院推出的2017年教育关键词中:教育“十三五”规划、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核心素养、研学旅行、推进双一流建设等成为年度热词。
2018年,长江教育研究院的研究认为以下10个概念将成为2018年的教育关键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建设教育强国、发展素质教育、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探索建设标杆大学、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是指党和国家作出的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大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我们认为,进入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的首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巨大和深远的指导意义。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是指从教育的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深化改革,重点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3] 其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缓解,政府依法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有序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格局更加完善,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制度支撑。
2017年5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为了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内容所发布的意见,它明确了我国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这份文件无疑是我国党和政府关于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见,在未来数年甚至十年期内具有“纲领”意义,也是重要的工作指南。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国民素质、人才支撑提出的新要求出发,从不断加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教育变革提出的新任务出发,从努力实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时代和国家赋予的新使命出发,国家制定的一个从2020年至2035年加快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的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制定并实施教育现代化2035,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现代化2035,也是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2035中国教育的认识、理解、展望与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报告还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
未来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面向2035年乃至2050年的教育是什么样的?我们认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即将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教育要通过自身现代化引领国家现代化。教育现代化2035,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国民素质、人才支撑提出新要求出发,从不断加速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教育变革提出新任务出发,努力实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时代和国家赋予的新使命。
建设教育强国
建设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制度能力、培养贡献能力、国际竞争力强大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一般来说,教育强国都是国家教育能力强国,而国家教育能力则指国家在一定的制度体系下,依据自己的权力与权威,通过制定教育政策与规划,组织推进教育战略与行动,实施自身教育职能,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意图、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具体包括教育战略规划能力、教育资源整合能力、教育价值引领能力、教育发展调控能力、教育问题治理能力、教育改革创新能力、教育培养贡献能力、国际教育竞争能力等。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国家教育能力就是建设教育强国。而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则是提升国家教育能力、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形成背景: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伟大梦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要搞四个现代化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他在1985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要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2010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的思想,并强调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第一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全会报告,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
我们认为,建设教育强国是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新定位、新使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新特征、新征程,必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是中国教育进入新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2035年,中国要进入教育强国之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人才和智力基础。2049年,中国要居于世界教育强国先进地位。
发展素质教育
发展素质教育
是指发展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6月,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06年9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素质教育”。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
我们认为,“素质教育”已写入中央文件很久,成为重要的教育政策,虽然人们基于不同的视角理解不一定相同,但是并不妨碍这项工作的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提“发展素质教育”,表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素质教育”已被赋予新的含义,因此“发展素质教育”将成为新的热点。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是指为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城乡教育问题,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2016年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2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我们认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导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深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责任。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关键环节。2017年3月,长江教育研究院曾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列入《2017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我们认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将继续成为2018年的关键词之一。
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是指国家要实现“幼有所育”,大力发展面向大众、收费较低、保教质量有保障的学前教育的要求。
2010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以国发〔2010〕41号印发《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又称学前教育“国十条”。“国十条”把学前教育摆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它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鼓励多种形式办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
我们认为,目前,“入园难”问题正在解决中,但仍然面临着普惠性资源不足、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社会热点时有发生等问题。要实现“幼有所育”,不断扩大普惠性资源总量是关键,要从投入、师资、办园行为常态监测等方面着手,确保让每一个在园儿童接受专业化、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
是指整治培训机构校外教育机构乱象,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系列举措。
据中国教育学会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037亿人次。但目前,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等问题。各类无序的教育培训班,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甚至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2018年要出台促进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的意见,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和联合监管机制,“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者,而不是教育秩序的干扰者”。
我们认为,校外教育培训是在校学生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校外优势互补、结合起来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只有规范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整治校外培训乱象,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校内教育也要规范教育教学秩序,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校外教育培训的土壤。
探索建设标杆大学
探索建设标杆大学
即“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标杆大学”,是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下,有质量、有特色、有内涵,能引导一流学科在解读中国实践、创立中国理论方面下功夫,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表率的大学。
2014年北大校庆,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2017年中央第十二轮巡视时,中央巡视组就曾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4所中管高校提出“成为巡视整改的标杆”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探索建设一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学,发挥排头兵、领头雁作用。”
我们认为,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认识建设“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标杆大学”的意义,“标杆大学”必须是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发挥关键支撑引领作用的标志性大学,“标杆大学”是对“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或者说“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努力争当“标杆”。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是指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从师德师风建设、教师培训、教育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和荣誉感的措施和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三个方面,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2017年11月20日中央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了重点的战略部署,为今后的教育和教师工作作出了顶层设计、指明了前进方向,全面开启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征程,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热烈反响,让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深感教育的春天来临了!
我们认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就要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领域,全力用心打造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才能为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强力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这也是对长江教育研究院呼吁多年的《关于建立独立的教育公务员制度的建议》政策建议的回应与吸收。
(执笔:周洪宇 黄立明)
“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每年年初对当年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前瞻性分析与概括,是对本年度很可能成为新闻热词所作的预测。2016年3月,长江教育研究院首次推出“2016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引起了政府、教育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的“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发展新常态”、“绿色教育”、“共享教育”、“创新教育”、“协调教育”、“开放教育”等成为2016年的热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教育改革发展风向的作用。
2017年,长江教育研究院的研究认为以下10个概念将成为2017年的教育关键词:教育“十三五”规划、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放管服改革、民办教育分类管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校园安全(学校安全)、核心素养、研学旅行、推进双一流建设、产教融合。
教育“十三五”规划
教育“十三五”规划
是指国家制定的“十三五”期间指导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导性文件。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6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统领下制订的关于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16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三五”规划》),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
我们认为,2017年是实施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扎实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关键之年,对于《教育“十三五”规划》的解读以及围绕《教育“十三五”规划》如何抓落实,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热点。“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和质量提高,必须始终瞄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改革和法治战略举措,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支持。
教育治理现代化
教育治理现代化
是指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下,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努力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实现由教育管理向教育治理转变,正确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并建立完整的教育治理结构。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把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强调“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驱动教育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动力。
我们认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教育治理现代化问题必将引起重视。推进“教育治理”,关键是构建新型的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不再用行政思维对待学校、管理校长,真正把办学的权力还给学校让学校依法承担起应该担负的责任。因此,深化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先手棋。
教育放管服改革
教育放管服改革
是指深化教育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进一步简政放权”,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改革力度”,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向纵深发展”。2014年6月,教育部针对项目评审、教育评估、人才评价(以下称“三评”)和检查出台相关意见,制订了“三评”目录清单。2015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后不在‘三评’清单的不能开展检查”,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我们认为,2017年教育放管服改革将持续深化,各项文件将逐步落地生根,从字面落到地面。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让学校静心办学,让老师潜心育人。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民办教育分类管理
是指明确非营利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划分标准,明晰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以及国家对两类学校的扶持措施,并对现有民办学校作出更加合理的过渡安排。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确立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两种法人类型。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随后,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中央编办、工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重点解决两类学校“到哪里登记”、“如何登记”等问题;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商总局联合印发了《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重点解决营利性民办学校“能办什么学”、“如何办学”、“如何办好学”等问题。
我们认为,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从法律层面破解了多年来困扰民办教育发展的法人属性、产权归属、扶持政策等瓶颈问题,在法律层面充分体现了完善民办教育治理体系,对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要引导进一步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全面清理针对民办教育的歧视政策,另一方面也要监督和规范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办学行为。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是指为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矛盾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等城乡教育问题,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2016年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4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21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实施。
我们认为,一些地方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深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完成教育脱贫任务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城乡教育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必须城乡统筹,一体解决。
校园安全(学校安全)
校园安全(学校安全)
是指因社会安全和自然灾害类事故,如非法入侵校园、洪水、溺水、交通安全、校园欺凌和暴力等偶然突发的因素,导致的对师生的伤害事件。
“校园安全”,对媒体来说,一般称“校园安全事故”或者“校园安全问题”,对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一般称“学校安全工作”,它是个永恒的话题。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交通事故等安全事故每天都在发生。每到新学期学生返校,如何确保师生安全就成了学校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多起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引发社会普遍关注;2016年,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更是引起民众校园安全的热切关注。2月17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要从溺水、交通、欺凌等三个对学生造成伤害的重点领域加强治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
我们认为,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家庭,从机构到个人,大家都非常关心重视校园安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校园安全工作,才能让孩子们远离各种危险。学校安全无小事,社会很关心,家长很担心,学校要用心,老师要上心,才能让大家都安心。
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是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引领,构建起全面发展的人,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珍爱生命、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我们认为,更新知识观念是一种世界趋势。国际上多数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颁布,“核心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最火爆的“热词”,“核心素养”模型的建构已经完成,但是如何将“核心素养体系”落小落实落细到学校教育中,如何实现“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的转向,将成为关注的焦点。只有明白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学科本质是什么,才会明白教学究竟要把学生带向何方。
研学旅行
研学旅行
是指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
2012年以来,国家先后选取了安徽、江苏、陕西、上海、河北、江西、重庆、新疆等8个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并确定天津滨海新区、湖北省武汉市等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4月19日,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首先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
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我们认为,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承载诸如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道德养成等多个方面的教育,有助于学生动手动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青少年成长的过程离不开体验性和群体性,在因为安全“高压线”导致很多学校不敢组织春游、秋游、远足等活动的今天,要求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如何落实好这一政策,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治理智慧是一个考验。
推进双一流建设
推进双一流建设
是指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总体方案》,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支持举措和组织实施等做出了战略部署。2017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布局建设高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认为,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将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第三方评估等开展遴选认定工作。2017年,组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以及研究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案,将成为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工作。
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
是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能力本位,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认知能力,大大提升学生们的实战技能和应对经验,使之成为培养行业技能型人才的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
2016年5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职业教育周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等一系列举措。新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我们认为,在中国的产业发展正处于由低端制造业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战略机遇期,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为强烈,强调“产教融合”对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是长江教育研究院在每年年初对当年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前瞻性分析与概括,是对本年度很可能成为新闻热词所作的预测。2016年3月,长江教育研究院首次推出“2016年度十大教育关键词”,引起了政府、教育界、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的“教育供给侧改革”、“教育发展新常态”、“绿色教育”、“共享教育”、“创新教育”、“协调教育”、“开放教育”等成为2016年的热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领教育改革发展风向的作用。
教育发展新常态
教育发展新常态
教育发展阶段新常态,是指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的原点和终点,关注生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并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进一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挑战。
“新常态”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什么是“新常态”?从字面上看,“新”,就是“有别于旧质”;“常态”,就是时常发生的状态。“新常态”从经济角度讲就是指经济运行和发展要遵循它的内在规律。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教育综合改革一系列部署的逐步落实,教育进入“新常态”,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改变传统的强迫、灌输、高压的育人模式,改变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和以分数为教育GDP目标的考核方式,把培养精神独立、人格完整、品德高尚、懂得担当,能够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作为终极目标,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新常态下的教育,不应再有超大规模学校,不应再有高考集中营,校园会成为孩子们真正的学园、花园、家园、乐园,学校要保持一份豁达与宁静,坚守良知和使命,以家国的情怀和担当,尽全力让学校成为美好事物汇聚的地方,并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们认为,经过36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机会不断扩大,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教育机会不足问题。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布局正逐步从农村教育为主转向以城镇教育为主。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文明形态必然从传统农业文明阶段教育向现代工业文明阶段和后工业文明阶段教育转型。随着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以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新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大量运用,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教育评价与管理中的运用,智能教育成为教育发展阶段的新常态。
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是指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受教育者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并逐步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使我国的教育能更贴近学生的个性需求,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供给侧改革”这一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社会经济角度上来讲,是指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教育改革的角度来说,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核心是公平、立德和改革,解决均衡与公平问题、质量和效率问题、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问题、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问题。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丰富教育供给结构,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
我们认为,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首先是政府作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者,要实现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的丰富、多元、可选择,满足学生和人民群众需求,让教育拥有良好的教育生态,真正实现绿色、协调、持续,让教育改革的成果真正能够让人民群众乐于分享。同时,要从源头关注教育治理模式,改变传统以行政命令来“下达禁令”,或用规定限制家长(学生)的需求,从根本上改革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评价制度。实行供给侧改革,还要加大“管办评”分离的力度,改革现在的教育计划体制,推进教育行政部门放权。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理念与机制,是指以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创新活动为特征,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教育。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我们认为,坚持创新发展理念,要求激发教育活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破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全面提升高校基础研究能力和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议书》还指出,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就必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加强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完善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协调教育
协调教育
协调教育是一种良性或理想的教育发展状态,指构成教育发展的诸因素合乎规律的变化、其形成的结构有机统一并与外在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处在良性互动时的状态,教育的内部结构能够有效支撑教育功能的实现,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需求之间保持平衡、教育系统能较好地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良性状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历史关节点,协调发展意味着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实现中国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教育的协调发展,主要要解决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教育类型的协调发展,以及教育投入与教育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
根据协调发展的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应该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区域教育协调发展,在国家教育投入优先向西部地区、边远农村倾斜的同时,省级政府应该大力缩小县域内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要遵循“就近入学”的基本原则,合理规划好农村学校。探索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区域教育发展新格局,探索城乡互补的新机制,并对已经形成的区域教育规划作出必要调整,突出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对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如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地方高校,以及家庭教育、特殊教育等,也应该加大扶持力度。
长江教育研究院《2009年度教育政策建议书中》就曾提出,教育改革时,应努力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与农村教育的统筹发展,保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师范教育、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协调发展,关注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统筹发展。
我们认为,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建立长江经济带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京津冀教育一体化改革试验区,成立跨区域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深化次区域合作,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在长江经济带建立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江上游城市群三个区域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大型科研设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以从教师培训资源的跨区域共享。促进京津冀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特别是发挥北京和天津优质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全面带动河北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是指一种教育发展理念与机制,一方面指绿色教育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倡教育要追求教育质量的“绿色”,不能“唯分数论”,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指注重生态教育,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五中全会提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教育的视角出发,绿色教育是要用绿色发展理念,让教育立足于生命的原点,意味着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通过教育拓展每一个生命,就会让社会更加和谐,也能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教育的绿色发展理念,是保证教育的方向性、健康性、民族性,是指教育要以大自然或人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开展。环境问题是全球化面临的难题,人类如今共同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绿色教育的突破口是把学习的自主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创造;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是由“重教到重学”,再把品位提高到全方位宏观育人,特别要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培养。
绿色教育应该把生态教育编写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深度融合,不仅推进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的学习,更注重背景文化的濡染,并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激发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例如倡导使用环保教材、师生摄取绿色食品、供给卫生水源、校园建筑使用环保材料、校园使用环保汽车等,用学生生活周边的事例来感染和影响学生。这样的生态教育才能真正落实下去。
我们认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引领教育风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
《2016年度教育政策建议书》还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这对于改变过去以应试教育为中心,分数至上的不协调现象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在教育上也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用绿色发展理念来衡量教育发展的水平,意味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变重“教育选拔”为重“教育诊断”, 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从而通过教育拓展每一个生命,就会让社会更加和谐,也能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
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就是用开放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开放与国际化,拓展教育改革发展的巨大空间的一种教育发展理念,它一方面是指奉行互利共赢的教育开放战略,坚持对外开放,“请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另一方面是指坚持对民间开放,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简政放权”给第三方教育机构,推动教育高水平、高品质的发展。
开放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对外开放,第二个是对民间开放。对外开放即对国际开放,意味着教育的“请进来”和“走出去”。“请进来”,让国际优秀教育资源在中国汇聚,成为中国的智力资源之一。走出去,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输出”中国教育理念、内容与人力,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对民间开放则是指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利用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第三方的重要作用。
我们认为,“扩大‘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倍增计划;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大力实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研究项目的交流与合作。”《建议》指出:“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建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加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教育督导,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社会专业组织,不断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共享教育
共享教育
是指要用共享的发展理念来引领教育公平与教育精准扶贫,让全体社会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地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日益旺盛需求和对多样化教育的迫切渴望,为所有的孩子提供相对均衡、相对优质的教育。
五中全会提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教育方面,共享就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一个也不能少”地享受优质均衡的教育成果。共享的理念对教育公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为所有的孩子提供相对均衡、相对优质的教育,是共享理念在教育上的基本体现。共享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均衡,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均衡。资源的均衡包括地段教育资源均衡和学段教育资源均衡。教育资源只有均衡发展,教育成果才能普及大众,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共享,才能增进每一个人的教育福祉。
长江教育研究院《2016年度教育政策建议书》提出“三免费”,建议以共享理念增进民众福祉:
一、逐步实行高中阶段教育免费,适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即按照分地区按比例、分步骤按类型,首先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实施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其次在农村地区实施免费高中阶段教育,再次在城市分级启动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同时,加快修订义务教育法,适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二、实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费午餐计划”,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即将目前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提升为“免费午餐计划”,根据区域特点,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口味但大体统一、营养丰富的标准午餐,同时,加快“免费午餐计划”的立法和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对“免费午餐计划”实施情况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三、实施“0-6岁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即向全国0–6岁城乡儿童分步免费提供阅读包,采用不同方式发放阅读包,同时,行动实施后,要做好年度总结与绩效评估。健全实施“启明星免费阅读行动”的配套措施,由政府主导研制分级阅读标准,搭建网络平台,组建网络阅读指导教师队伍(“阅读教师走网”),使城乡孩子跨越时空限制,线上线下手牵手一起阅读。建议在此行动取得成效后可推进“K12启明星阅读行动”。
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
“教育质量”这个关键词在未来会成为“热词”,并不在其本身的定义,而是由前教育发展的阶段和趋势所决定的。即“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作出了新的部署,这是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以来,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明确的又一重要方向,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三五”时期将是我国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攻坚期,《建议》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对教育事业发展和综合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以,未来的教育要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要求,在扩大教育规模,确保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同时,将工作重心转向教育内涵发展上来。
我们认为,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放在突出位置。“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繁重任务,必须在公平和质量上下大功夫,在保障教育公平同时,提升教育质量,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区域、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强中西部农村教育能力建设,使更多孩子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同时让更多贫困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而且,随着高等教育规模逐年扩大,教育质量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衡量质量的高低,不仅要遵循高教系统自身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看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能否动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能否有利于稳妥解决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问题。为此,在“十二五”时期开始重视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之后,“十三五”时期更加强调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升教育质量,让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都在“十三五”期间取得新突破。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是指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其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如何借助互联网和IT技术,有效实施教学和学习活动的新型教育形式。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这个新概念,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教育大数据进行了顶层设计与规划,在将重点实施的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中,确定建设教育文化大数据,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作为要建设的大数据七大政策机制之一。据《2015中国教育科技蓝皮书》统计,截至2015年11月,2015年在线教育的总融资同比增长61.4%。“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教育部等五部门于2014年12月联合下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提出,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到2020年,全面完成教育规划纲要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有研究人士指出,互联网教育行业2018年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未来四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2.5%。“预计未来5—6年仍是互联网教育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行业规模将达到每年1000亿元。
“互联网+教育”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让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在开放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认为,对于中国教育领域,“互联网+”意味着教育内容的持续更新、教育样式的不断变化、教育评价的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
长江教育研究院《2013年度教育政策建议书》曾提出: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融合与创新”时代,信息化互联网是构建教育的基础和关键。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培养理念将在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交互平台上,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为核心,以云计算、云教育、大数据等新兴的交互式媒体的应用,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融合创新为手段,数字化学校、数字化教师、网络课堂、远程学习、在线教育、云教育、云计算、大数据等虚拟化的交互式学习平台,游戏化学习、翻转式课堂、远程视频教学等将成为学习的新途径。
教育法治
教育法治
教育法治是通过对教育关系、教育行为和教育发展的协调、规范和引导,以保障教育秩序,达成教育目的的一个实践过程,是指加强教育法治建设,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使教育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进行,法律规范在教育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4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既是引领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又是指导法治建设的行动纲领。面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必须加强教育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有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只有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才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江教育研究院《2015年度教育政策建议书》提出“关于加强教育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认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在法律规范的作用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法律规范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落实教育创新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教育黄皮书》(2016)也指出“加强教育法治建设”是“十三五”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2015年,长江教育研究院提出“加强教育法治”建议后,引起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湖北日报》《南方都市报》《财经》等30多家媒体的关注,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教”,加强教育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