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教育访谈】 | 申国昌 付卫东丨如何让劳动育人发挥更大价值?



嘉宾简介

  申国昌,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秘书长。

  付卫东,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专家解读:如何让劳动育人发挥更大价值?

  近日,备受关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印发。在之前的节目中,本台《长江教育访谈》节目邀请了长江教育研究院秘书长申国昌教授和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付卫东教授两位专家,针对意见中提出的“教师教育惩戒权”进行了解读。此外,意见中还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其中要求优化综合实践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一半。

  《意见》中值得我们关注的亮点:“五育”并举

  第一点是“五育”并举。首次把“五育”并举,尽管以前也倡导过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这是第一次明确“五育”并举的概况,既然是并举,那么表明德智体美劳地位是对等的,没有哪个是偏废的,但“德”肯定是排在第一位,后边的体、美、劳也应该一视同仁、地位对等,表明体、美、劳也要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这样的话才能够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否则的话,就会出现有的智育膨胀、有的体育就开始短缺,劳动教育更是缺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所以这一次,尤其关于劳动教育具体怎么落定,提了非常具体的一些要求和指导性的意见。

 

  劳动教育的实施发展

  这次劳动教育是建国以后几乎所有的教育文件当中谈得最多的,并且把劳动教育实际上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关于劳动教育,实际上是马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与市场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实际上它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所以要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必须加强劳动教育。

  关于劳动教育,历史上七十多年来、建国七十年来 也有过经验,也有过走过弯路,也有过教训。比如说1958年教育革命以来劳动教育就是有点过头,劳动冲淡了日常教育,前面也有过这样的教训。

  所以目前加强劳动教育,从宏观层面来讲要坚持这样一个标准:一是必须 ,二看可能,三是要适当。

  对于劳动教育,我们要关注,但是我们也不能喧宾夺主,因为我们学校教育还是以知识学习课堂教学主,如果把劳动用劳动教育来抢占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显然也不好,所以劳动教育应当一是必须,二是可能,三 还是要做到适当,所以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发挥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作用。

  一方面,学校肯定是要树立学生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家庭要养成劳动习惯,社会要营造一种崇尚劳动的氛围,也就是要有一种劳动最光荣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来引领我们青年学生,自觉地、自然而然地来加强劳动教育,而不是强制性的、被迫的,三位一体的话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