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认证、融合教育…这些残疾人相关提案,你最关心哪项?



  2020年两会已正式拉开序幕,与残疾人有关的最提案,包括无障碍认证制度的建立、特殊儿童教育、残障人士就业等也是备受关注和热议。下面是梳理的最新提案和建议。

 

01

加快建立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吕世明

  吕世明表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快速发展,成效显著,但由于法规制度中对相关实施部门缺乏强制性和有效罚则,导致现实中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建设过程中没有权威的判定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优劣的依据,无障碍设计与施工验收过程缺乏专业性、系统性、强制性考量,进而影响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监管效能。

  鉴于此,吕世明建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高度重视,列入日程,加快建立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制度:

  首先,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针对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急需解决的困难,组建专家团队系统梳理有关标准、法规和其他规范,对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予以专项研究,起草制定全国统一的无障碍认证技术、人员、机构、服务、设施、产品国家或行业标准。

  其次,建立分工合理、高效运营的工作机制。起草认证规则,适时出台我国无障碍环境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的实施办法或指导意见,优化顶层设计,强化引导服务,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组织实施,推动技术标准和业务规则的统一,争取建立政府引领、机构参与、利益方认可的无障碍认证长效机制。

  最后,推广无障碍认证采信应用。将无障碍设计和设施产品认证纳入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借助法律的强制约束力和严肃性来保障无障碍认证采信推广应用,通过源头把关、后端采信,发挥无障碍环境认证的导向型、规范性、全流程作用。

 

02

修订随班就读相关政策 积极推进融合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邰丽华

  1994年原国家教委(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以下简称《随班就读办法》)已出台26年,当时的一些规定和指引已经不符合今天推进融合教育的现实需要。

  邰丽华建议,重新修订1994版《随班就读办法》,以更好适应新时代需求。具体如下:

  首先,扩大政策对象范围。原《随班就读办法》规定的对象主要包括视力、听力和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建议《新办法》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肢体障碍、视障、听障、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及多重障碍儿童,以及其他有专业评估意见确认有特殊需要的儿童。

  同时,完善残疾及特殊需要儿童的鉴定评估原则和程序。残疾评估鉴定应当依据多学科综合意见,且基于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具评估结论和意见。原办法包含的保护儿童隐私、鉴定结论谨慎原则应当保留,结合儿童教育“最小隔离、最小限制”原则以及原办法提出的就近入学等原则落实零拒绝政策,确保更多残障儿童顺利入学。

  其次,《新办法》的总体原则应明确残疾儿童及其他特殊需要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明确普通学校作为实施主体是保障和发展残疾及特殊需要儿童接收义务教育的优先形式和主要形式,特殊教育学校应作为保障残障儿童教育权利的补充形式。特殊学校应积极发挥在地专业资源中心的骨干力量,支持普通学校开展融合教育。

  以此为基础,重新审议、完善原《随班就读办法》的第三至六部分的相关具体条款,从入学、教学要求、师资建设及家长参与不同环节,明确普通学校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建设内部支持系统提升其融合教育实施的水平,切实有效落实残障儿童入学“全覆盖、零拒绝”的方针,且保障他们的教育品质和校园生活融合度。

  最后,原办法第七部分详细规定了管理体系如何支持和监督普通学校实施随班就读工作,应当延续原有管理机制设置,同时完善以学校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和目标管理体系。将融合教育发展状况和质量管理纳入地方政府部门民生发展考核体系,并建立有效的问责和惩罚机制。

 

03

建议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

  周洪宇认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因家庭经济负担较重而导致的残疾儿童入学存在困难或接受教育意愿不高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

  因此,建议将全面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政策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对于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04

持续推进按比例安置残障人士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画院专职画家高晓笛

  每一年参加全国两会,高晓笛都会为残疾人群体呼吁,今年,她继续为残疾人群体发声。“要关注残疾人就业,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高晓笛是一位听障委员,参加两会用的是手语。她认为,目前在残疾人的就业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她希望持续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并且在职业认证中,也要取消对残疾人的不合理限制。

  高晓笛表示,目前在偏远地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职业培训基础还很薄弱,建议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和职业培训,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一根网线补短板。”

 

05

用就业帮扶弱势群体自立自强

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巴士有限公司

党群工作部主管余雪琴

  今年,余雪琴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3份建议。她呼吁,鼓励和引导残疾人利用“互联网+”等形式自主就业创业,加大财政投入,通过购买服务促进心智障碍青少年支持性就业,用就业帮扶残疾人、心智障碍青少年自强自立。

  针对残疾人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余雪琴建议,重点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非遗继承人。例如,残疾人自主创业并带动其他残疾人稳定就业的、获得有关部门认定的残疾人非遗继承人自主创业的,给予贴息贷款扶持等。

  在余雪琴看来,帮扶残疾人就业,政府部门还有很多事情可做。例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加大各类孵化基地、众创空间、创新工场、创业园等对残疾人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融资咨询、法律援助等孵化服务力度。此外,积极探索电商助残工作,推进残疾人电商普及培训;举办残疾人电商专场培训会,为残疾人发展电商搭桥引线等。

  除了关注残疾人群体,今年余雪琴还将为心智障碍青少年支持性就业的问题发声。心智障碍者主要包括智力发育迟缓、脑瘫伴有智力障碍、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谱系人群等不同类型人群。

  余雪琴建议,加大对心智障碍青少年支持性就业的政策扶持,政府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激励用人单位增加对心智障碍青少年就业各个环节的支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心智障碍青少年就业帮扶,拓展就业培训项目,开发适合心智障碍青少年的就业培训项目。

  整合专业资源,以特殊教育学校教职人员、专业社工等为主要培训对象开展支持性就业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就业辅导员队伍,将其薪酬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同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可以面向社会征集愿意向自闭症患者提供岗位的爱心企业,全面了解掌握用人单位能为心智障碍青少年提供的就业岗位、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开发公益性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