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时局快报 | 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推行数字教育新基建,专家为十四五规划建言



  疫情下中国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如何编制?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二届长江教育论坛上,《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发布,来自全国教育系统、科研机构、智库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讨论。

  建议书提出,“十四五”期间要探索“互联网+”教育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巩固教育扶贫成果并建立解决学生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行动计划,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至10年;同时将数字教育基建工程纳入到行动计划。

  建立公立中小学教师特殊公务员制,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2020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据了解,自2009年起,长江教育研究院已经连续11年在两会前夕发布教育政策建议书,受疫情影响,今年首次以线上形式发布。

  今年是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南都记者关注到,此次发布的《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0 年版)围绕科学编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个方面的建议,以及配套实施的十三个行动计划工程,包括实施学前教育一年免费、适当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加强“教育数字基建”建设等内容。

  建议书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公立中小学教师特殊公务员(教育公务员)制度,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体系,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21-2025年)》,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同时,还要探索“互联网+”教育发展新模式,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营造良好的技术环境。

  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行动计划 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至10年

  在教育政策建议书提出的十三个行动计划工程中,有两项与学前教育相关。建议书希望启动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同时,建议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行动计划,让更多的适龄儿童尤其是弱势儿童平等获得学前教育的机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在发言时特别强调该行动计划的“免费”属性:“免费跟义务不是一回事。免费是只要有经费、有条件就可以做,它不涉及到义务教育里面的普及性、强迫性和统一性。”

  他也指出,主张在“十四五”期间启动学前一年免费行动计划,是同时为“十五五”学前教育两年免费,“十六五”学前教育三年免费创造条件。

  周洪宇介绍,与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行动计划相关的,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年限延长计划,即在“十四五”期间,建议将学前教育一年纳入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年限由9年延长到10年,并为“十五五”和“十六五”将高中三年纳入义务教育创造条件。周洪宇表示,这一计划如果实施,将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

  推进数字教育“新基建”,专家建议5G由“村村通”到“户户通”

  南都记者关注到,教育政策建议书还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将数字教育基建工程纳入到行动计划。

  具体而言,就是由国家统筹将教育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纳入日后国家与地方经济复苏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以五年为一个规划期,按照比前一年教育信息化总投入高出25%至30%的比例,在地方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当中,相应的再配套高出25%至30%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专项投入经费,将国家教育专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作为重点。

  后疫情时代的教育“新基建”怎么做?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也提出了四点建议。

  在他看来首先要加大5G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建设。工信部曾提出,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所有农村都能够村村通宽带,弥合“数字鸿沟”。“但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最关键的是把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到‘毛细血管’的末端。”朱永新认为,宽带网络不仅要进村,而且要进入村民家里,让散居在深山的农民拥有稳定的手机信号。

  朱永新建议,疫情之后国家应进一步加快5G的全面部署,从“村村通”走向“户户通”。“因为这是整个未来网络教育的最重要的基石,没有这样一个信息高速公路,很难真正让教育资源均等化,让教育资源能够到达乡村。”

  针对此次疫情暴露出的教育资源整合度低下、质量不均衡和网上公共课程数量较少、个性化程度不够、互动性弱等问题,他也建议建立一个国家教育资源的大平台——由国家邀请专家来审定平台资源,把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资源全部放到该平台,让所有人都可以无偿得到最好的教育资源。在朱永新看来,这一平台也能解决当下学习者手机上要装多个APP的问题,“把学习的‘孤岛’变成学习的‘环岛’。”

  此外,朱永新还提出加大新型“学分银行”建设,引入“学习币”兑换新的学习内容,“把学习变成一个有挑战性同时又有激励性的过程。”并建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工程,从图书标准的设置、图书管理人员等方面对农村中小学图书馆进行标准化改造。“我们不仅仅需要营养午餐,我们同样需要精神正餐。” 朱永新说。

  专家呼吁制定教育经费人均最低标准,财政性教育投入要确保4%

  “十四五”规划如何编制?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认为,“十四五”规划要把重点放在农村。“如果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也很难说中国有教育的现代化。”

  顾明远表示,他调研发现,尽管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农村教育条件有了很多改善,但教育质量还有待提升。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和东部地区差距非常大;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一些短板也在疫情期间被发现,“有许多农村地区没有信息化设备,有些地方有了信息化设备老师也不会用,‘停课不停学’出现一些困难。”

  顾明远希望国家能制定教育经费的人均最低标准,上不封顶。“经济发达地区可以投入更高的教育经费。如果一些地区达不到最低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是能通过国家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的教育发展。”顾明远说。

  南都记者注意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原司长,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则提出“十四五”期间财政性教育投入要确保4%。他认为受疫情影响我国面临很大的经济增长缓慢压力,即便如此,有鉴于教育事业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极端重要性,他希望呼吁确保整个国家的教育经费不减少。

  此外,王定华也建议,我国“十四五”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不平衡,不搞一刀切,要给地方留足空间。例如,不搞全国范围内的学前教育免费和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现学前一年的免费或高中阶段的困难学生的免费,但不是普及或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