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全国人大代表周洪宇
周洪宇,1958年生,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1988年和1992年先后获得该校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1997年赴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问做高级访问学者。2000-2001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史专业博士点导师组组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跨世纪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民进中央委员,民进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副主席,武汉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2003年9月创办全国第一家人大代表的政治性个人网站——洪宇在线。
本刊记者于今年“两会”期间采访了周洪宇。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筹划做个人网站的?做全国第一个人带代表的政治性个人网站,您是出于什么考虑?当时有顾虑吗?
周洪宇:最早考虑建网站是在2002年9月。当时我招收了第二届博士研究生,就想到办一个教育,教学性质的网站,主要用于研究生的管理。同年12月,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想互联网是现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可以把不同地域的人们,无障碍地联系在一起,让持不同意见的人们畅所欲言,正是一个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宣传我国民主制度的好渠道。通过这个渠道,通过互动的方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拓展视野,可以把网络的无限信息资源和大家的智慧集中,提炼出来。融会到一个个建议中去。这时我的思路明确了,我要做一个议政型的网站,同时也包括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
由于是全国第一个,以前没有先例,又涉及政治比较敏感,顾虑是有一些的。但我想,密切人民代表与选民的联系,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宣传我国民主制度,这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所以我应该去做。而且从法理上说,法没禁止就可以做。如果我们一切都要等到了明确指示再去做,也就不会有什么创新了。我办网站的想法也得到了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之所以从2002年12月开始筹划,到2003年9月才建成开通,除了斟酌栏目的设计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谨慎,就是我要再看一看可不可以这样做。因为毕竟在我之前没有做过,不知政策如何,我要探索一下看行不行。网站开通以后,我一直比较低调,没有刻意地宣传,原因也在于此。现在看来政策是鼓励的。今年“两会”时,我在人民网的中国人大信心中心看到香港委员有一个集体网站,地方如武汉有华中科技大学18位区人大代表的集体网站。现在,利用网络介绍代表工作,加强与选民的沟通,成为越来越多人大代表的共识。
记者:请问“洪宇在线”的定位,宗旨以及体现他们的栏目设置是如何确定的?
周洪宇:2003年我第一年当代表,第一次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许多感慨,许多想法,加上这些年来我把对政治,对民主,对学术的理解,思考,我把它们凝聚成一句句简练的话,放在网页的最显著位置。
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受人民的委托,代表人民的利益履行职责,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一切权利和力量都来自于人民,因此,我为网站确立的宗旨是:“让人民理解代表,支持代表,让代表了解人民,服务人民。”我把网站当做一个代表与人民沟通的桥梁,对话的平台;我希望洪宇在线能够做到“倾听民声,反映民情,传达民意”;我希望通过网站,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知政,议政,参政,督政”。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要求自己参政议政要有“民众的立场,建设的态度,专家的观点”。民众的立场,是指我们参政议政,提出意见建议,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人民群众,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站在社会弱势群体的立场上,真正是为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建设的态度,是指参政议政要以合作的姿态与合适的方式与政府沟通,而非生硬的态度与对立的方式。知识分子对社会,对政府不应只有一种批判的姿态,建设的姿态可以更容易让人接受。专家的观点,是指我们提任何意见建设,都要以学理和知识为北京,以调研为依据。
我是一名教师,教育事业是我的挚爱,因此,“洪宇在线”不是政治化的,它还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内容。这是源于“工作研究化,研究理论化,理论实践化”的理想,希望能把行政,教学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工作当做问题研究,并提炼到理论的高度,最后指导实践。
网站的定位确认后,进一步的考虑就是栏目如何设置,内容有什么,由谁来做,怎么做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参加2003年“两会”。我感到,代表与选民,与基层之间依然有不小的距离。因此我设计的网站内容应包括:发表自己对政治,教育,学术等各方面的观点,看法;让老百姓知道作为人大代表,政治委员,你在参政议政工作中都做了什么,同时还要把相关部门处理你所提议案,提案的结果反馈给选民,使民众增加一条反映问题的渠道;介绍其他代表,委员,反映他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普及人大知识和介绍国内外选举制度等。
为此网站设置了“洪宇视点”。“议案提案”,“议案提案追踪”,“社情民意”,“代表委员新论”,“人物专访”,“代表风采”,“中外选举制度” 等栏目,还有一个“洪宇信箱”,专门收集社情民意和网友的意见建议。
这是最初网站栏目的设置。今年2月,我又对网站进行了改版,补充增加了“公民议政”。“立法聚焦”等栏目,使它更完善。
记者:您一人任多职,是如何处理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的?用于网站的时间有多少?办网站的投入又有多少?
周洪宇:我的确任职多。除了担任教育行政,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职务外,我还兼任了第三届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组成员,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陶行知研究时微毫2常务理事等职。虽然职务多,但我要求自己,不干则已,干就要每项工作都做的很出色,因此的确很忙。但我对全国人带代表这个身份极为珍重,即使再忙,也要挤出时间来做好。我提出的每一个建议和议案,都经过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同时还要查阅众多的参考资料,要经过研究使提出的议论切实可行。因此,每一项建议,议案的背后都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心血。
比如2003年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提交了议案《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应完全免费》,并直接向温家宝总理上书“实行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的建议”。这一议案,被中青网的网友评选列入当年“两会”最受关注的十大议(提)案之首。温家宝总理对我说:“农村义务教育这个问题的确很重要,你提的很好,很及时。谢谢您!”上书总理的当天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就找到我了解情况,全国人大办公厅驻会工作人员将我的意见报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3月15日,国务委员陈至立表示,今后国家教育投资要逐步向农村倾斜,要提高农村教育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为了做好这个议案,我挤出几天时间亲自跑到农村调研义务教育投入问题。在孝感,我看到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缺口很大,一些农村为了省钱,光线昏暗的教室里都不得开灯。学生是视力受到严重影响;有的连试卷都不印发,学生很少做习题联系,学习用品奇缺;有的连教师用的粉笔,墨水也得向小卖部赊买。
从基层调研回来后,我翻阅了大量社会学,经济学书籍,向有关专家求教,算了一笔农村教育的“大帐”;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国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小学生约为0.85亿人,初中生约为.045亿人。小学每年每生约需500元,初中每年每生需要1000元,两者合计约875亿元。如果从国家级贫困县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全国共有592个贫困县,约3000万农村学生,两者合计约需200亿元。因此得出结论:国家目前有能力首先从这些贫困县开始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今年“两会”前,我教育局日常工作要做,6个博士生,3个硕士生等着上课,10多份议案还要调研,论证。我每天至少要过两次长江,汉口武昌两头跑。有时路过家门,忙的连爬上6楼进家的工夫都没有,我爱人只能在楼下等着给塞点水和面包。查资料,写建议,上网,我几乎天天夜里两点才能睡下。虽然很辛苦很累,电脑我绝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我提的每一份议案,都要来源于真实的情况和数据,我的每一项建议,都要对国家,对人民负责。
我认为,教育科研,教育行政和社会活动这三者关系处理的好可以相互促进,成果可以相互转化。比如,一方面,我可以从教育行政工作中归纳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研究,这样参政议政才能问题提的准确。建议切实可行。另一方面,参政议政也可以促进教育科研和教育行政工作,为自己下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指明方向。
“洪宇在线”的开通,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我有一位朋友是做网的高手,是他义务为我帮忙,所以这个网站的投入很少,大约花费1500元,其中1000元用于注册,使它成为合法的,易于查找的网站。但网站维护和给网友回信基本都是我自己做,忙不过来时同事朋友家人都来做义工。即使工作再忙,我也坚持平均每天抽出两小时维护网页,与网友交流。
记者:据悉今年1月您就在“洪宇在线”上开始征集关于“两会”参政议政的建议。2月20-日开始,您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公开征集“两会”的建议。请问到3月15日热大会结束,您在两个网站上共收到多少条建议?主要是反映的内容是什么?网友们如何评价?
周洪宇:人们网有个统计,截止3月2日下午16点,给我的帖子中有关建设内容的共220余条。同时,“洪宇在线”和我的个人邮箱中也有200多封信。加起来共500余条。总体来看,人民网上参政议政的多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法制等各方面,许多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个人邮箱中反映困难的较多。
征集建议活动自始至终网友反映热烈,参与积极,说明这种形式受到广泛欢迎。网友们评价此举开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网上征集意见建议的先河。大家纷纷赞誉,认为此举在代表,委员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畅达的沟通桥梁,是人大,政协在改进议政方式上的一种创新。许多网友还建议,应该把这种无边界,无障碍,低成本的好方式固定下来,以密切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记者:您在人大会上提交的议案,建议中,有否来自于这次网络征集的?您又是如何加工,处理,转化的?
周洪宇:今年人大会上我共提交了36份议案或建议,其中大约有一半来自于网友。网友们的建议给予我很多启发。转化成人大会建议的,有几种情况。一种是网友的建议写的很全面很好的,略做文字修改,就直接用了。比如,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创新建意保障法》的建议,关于尽快制定《国家同意纲领》(或《国家统一法》),阻止台独势力分裂祖国企图的建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计划生育”改为“科学生育”的建议,关于火车进入城区后禁止鸣镝的建议,关于修改和补充《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理》部分内容的建议,都来自网友;一种是网友点题,我出观点和建议,比如教育方面,象乱收费,高校扩招等,都是教育的热点,又是我研究的专业领域,我原先没想到要提,但大家反映集中强烈,我认为这些都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因此把它们做成了建议,还有一种是我把大家集中反映的问题归纳起来,搞成议案。比如,当时反映因为性别,身高,地域,长相,疾病等原因,入学,就业等受到歧视的帖子和信很多,几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求职遭拒绝的事例,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开始我想写一个关于反对歧视乙肝患者的建议,后来我考虑到反歧视的范围应该大些,于是最后由此发展成《关于尽快制定<反歧视法>的建议》。
记者:通过这次网上征集建议,您对利用网络参政议政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周洪宇:是的。通过这次网上征集建议,我感到网友不仅有高涨的参政议政热情,同时还具有无穷的创造力,这个群体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素质看,都不容忽视。
民进要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我们要做高素质的民进会员,做高素质的人大代表,就必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分析社会,随时掌握社会律动的脉搏,网络这个现代化的手段不容忽视。
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大代表,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很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同时还要有强烈的与选民沟通的意识。
通过这次网上征集建议,我们还扩大了影响。我认为扩大影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是好事。只要你不是为了个人谋私利,你是为了多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了国家的发展,这个扩大影响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