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生于湖北武汉,原籍湖南衡阳。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2023),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2017年入选中国“当代教育名家”。长期致力于教育史学(含陶行知学)、教育理论、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实践,先后承担教育部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0余部,研究成果20余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二等奖。
长期致力于研究陶行知学、教育史学、教育政策学、教育实践四个领域。努力将具体研究与方法论探索相结合,在研究中完善方法、在方法上深化研究,方法探索与研究、实践齐头并进,同步建构研究体系;以史为基,由史及论,打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从经院研究到现实实践,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者融为一炉,努力构建中国当代教育学术话语体系及实践体系,体现中国学者的价值立场、学术追求、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在陶行知学研究领域,立志将国外陶行知研究引进中国,将中国陶行知研究推向世界,通过系列化研究创立陶行知学。
一方面,从上世纪80年代末读博士期间就广泛收集整理世界各国陶行知研究者的研究成果,199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译出版了40万字的《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分别介绍美英德法俄比等国知名学者费正清、孔飞力、朱宕潜等人和日本韩国知名学者斋藤秋男、牧野笃、中野光、小林光一、禹龙济等人的陶行知研究成果,开阔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促进中外学术的交流。2017年在原书基础上扩充增补一倍篇幅,编译出版该书新编本(80万字)。与此同时还组织自己多位博士在此基础上编译出版了近400万字的《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丛书》(八卷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将世界各国陶行知研究的最新成果都汇编成册,奉献给国内研究者,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尤其是陶行知研究。
另一方面,从1982年77级大学历史系一毕业就开始参与编辑《陶行知全集》(六卷本)工作,先后编辑出版陶行知全集和各类专辑文选多册。在此基础上,以陶行知为重点,撰写国内第一篇陶行知研究的教育学硕士论文和历史学博士论文,于1985年和1991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出版《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陶行知大传:一位文化巨人的四个世界》(两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等著作,主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陶行知年谱长编》(三卷本,150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等。
近几年,努力将陶行知研究推向世界,为此,先后编写《世界教育大师:陶行知》和编辑《生活教育——陶行知英文著作精选》(中英双语本),其中的Life Education---Selected Readings of Tao Xingzhi’s English Works、Changing the World through Education: the Life of Tao Xingzhi两部书由美国时代出版公司2016年和2017年先后出版,专著《陶行知教育学说》英文版近期也由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出版,努力将中国的陶行知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向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的思想和实践,让中国教育思想成为人类思想宝藏的一部分,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教育上应有的话语权。
在陶行知学领域兼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陶行知研究院院长等职。
在教育史学研究领域,通过长期系统研究,提出“活动—实践史观”。“活动—实践史观”主张打通活动与实践两个维度,注重对教育过程中人的活动的研究,注重教育活动史与历史实践、现实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关系,注重现实教育实践对教育活动史的关照与回应。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首倡教育活动史研究,开辟了教育活动史研究新领域,使之与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并列,拓展了教育史研究的空间,重新构建了教育史学学科体系。同时,倡导整体史学观,打通近代、现代、当代,提出“现代中国教育史”新概念,倡导教育史学元研究,重构了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新框架,促进了教育史学科的理论建设。
近二十年提出教育史学研究应与国际接轨,借鉴史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如日常史学、历史人类学、身体史学、心理史学、口述史学、图像史学、形象史学、影视史学、计量史学、比较史学等达成教育活动史多维视野,开拓教育生活史、教育身体史、教育情感史、教育旅行史、教育口述史、教育记忆史等新领域。
在教育史学研究领域兼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副会长、全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在教育政策学领域,以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全球化为宏观背景,以教育公平为重点,倡导义务教育免费论、基础教育均衡论、高等教育创新论、职业教育发展论、教师教育转型论、区域教育协调论、终身教育建构论、教育体制改革论、教育决策民主论、教育投资加大论等,通过全国人大、民进中央、教育部各种会议及途径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了中国诸多重大教育问题的解决。
2003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向时任温家宝总理面呈“九年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学费、杂费、教科书免费)”建议,2016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又向分管教育的刘延东副总理提出学前幼儿基本阅读免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免费和逐步实行高中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的“新三免”,以及建立全国校车安全体系、完善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制度、建立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公立中小学教师国家教育公务员制度和国家教师荣誉制度等政策建议。
在教育智库研究方面,从2006年至今就率领中国知名智库—长江教育研究院致力于教育智库、教育治理、教育决策研究,提出“全球视野,中国立场,专业能力,实践导向”主张,在全国智库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教育政策学领域,兼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光明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16年12月,长江教育研究院成功入选首批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在社会智库内MRPA测评综合排名全国第三(国内教育类第一名),MRPA资源效能测评排序全国第一,位列智库专家MRPA测评综合排序全国排名第2名。
在教育实践领域,努力构建“生活—实践教育论”(“阳光教育实验与思想”),在全国400多所中小学开展阳光教育实验。经过近十五年的探讨,初步形成了“生活—实践教育论”,以此推动现实教育改革发展。
“生活—实践教育论”是以生活实践为现实基础,以生活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以真善美价值理念为核心,以造就“德智体美合实”全面发展的人为最终目的教育。“生活—实践教育论”包括“一个宗旨、两个重点、三大领域、四个特征、五大法则、六大实践、七大目标”。“生活—实践教育论”目前还在不断探索发展完善之中。在教育实践领域,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人生座右铭是“为人应大气,处世宜中庸,做事要认真”,“做人应知足,做事应知不足,做学问应不知足”,秉持“民众立场、建设态度、专业精神”,主张“工作研究化、研究理论化、理论实践化”。通过30多年刻苦研究、不断实践,努力构建集教育史学、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四位一体的研究工作体系。此体系的特点,无论是历史理论(“活动—实践史观”),还是教育理论(“生活—实践教育理论”),还是政策主张与教育实践(“实践导向”),都是以“活动—实践”为中心与主轴,努力追求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应用之间的统一。
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高等教育》《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美国)等中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研究成果20余次获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湖北省人民政府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二等奖、“三个一百学术原创奖”。
陶行知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专著《陶行知大传——一位文化巨人的四个世界(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开拓与创建——陶行知与中国现代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人民之子——陶行知》(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陶行知画传》(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陶行知生活教育导读(教师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平凡的伟大——教育家陶行知 杨东莼 牧口常三郎的生活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Changing the World through Education: the Life of Tao Xingzhi》(《世界教育大师:陶行知》(美国时代出版公司2017年版),以及主编《陶行知研究在海外》(新编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全球视野下的陶行知研究》(8卷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生活教育——陶行知英文著作精选(中英双语)》(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版)、《Life Education--Selected Readings of Tao Xingzhi’s English Works》(《生活教育——陶行知英文著作精选》美国时代出版公司2017年版),等等。
教育史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专著:《创新与建设——教育史学科的重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学术新域与范式转换——教育活动史研究引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文化与教育的双重历史变奏——周洪宇文化教育史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不朽的文华——从文华公书林到文华大学图书科到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合著有《多样的世界——教育生活史研究引论》(与刘训华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教育口述史研究引论》(与刘来兵合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章开沅口述史》(与党波涛合作整理,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版)、《炎黄国祭论》(与王文虎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炎黄精神论》(与王文虎合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等。另外,还主编出版《中国教育活动通史(八卷本)》(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教育史学通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教育史学研究新视野丛书》(10册,山东教育出版社版)、《中国教育活动史专题研究丛书》(20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版)、《教育生活史研究丛书》(8册,福建教育出版社版)、《当代高等教育改革口述史丛书》8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等。
教育政策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专著《教育公平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教育公平: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中部教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教师教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教育的信念与追求》(武汉出版社2007年版)、《乐为教育鼓与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智库与治理——周洪宇国是建言(上下)》(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等。合著有《千年梦想圆于建国百年——小康社会与教育新使命》(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湖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三次工业革命与当代中国》(与徐莉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革命》(与鲍成中合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与立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教联网时代》(与易凌云合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智库的成长:长江教育研究院的探索之路(2006——2016年)》(与申国昌等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国际思想库——国外教育智库研究》(与付睿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智库的作用——以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为例》(与邓凌雁等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全球教育治理导论》(与付睿合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等。从2010年起主编出版年度《中国教育黄皮书》系列9册。总主编“全球教育治理研究系列”丛书(12册,湖北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教育实践的成果,主要有论著:《生活——实践教育学论纲》(与鲍成中合著,2018年版)、《教育大变革——全体、全面、全程的阳光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教育大创新——阳光教育实践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阳光教育对话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版)等。
此外,另著有《怎样做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怎样写人大议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等。
长江教育研究院是在湖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由华中师范大学和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联合发起,于2006年12月16日成立的教育研究机构。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003-2023),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担任院长。
长江教育研究院作为教育智库,十六多年来一直为中国的教育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多项建议被国家教育部门采纳,如义务段学生免费、义务段学生教材免费和中职生免费。
长江教育研究院本着“全球视野、中国立场、专业能力、实践导向”的指导思想,“民众立场、建设态度、专业视野”的立院原则,聚集了一批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搭建了一个以文化出版企业为依托、联系教育专家和教育管理部门交流合作的平台,形成了以学术研究为基础、政策研究为重点、出版企业为依托、政府支持和社会参与为支撑,“学、研、产、政、社”优势互补、协同推进的新型体制机制。
从2009年开始,长江教育研究院每年全国“两会”前在北京举办“北京长江教育论坛”,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知名教育专家和教育部有关司局领导共同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近年来,长江教育研究院还研制发布《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中国教育指数》《十大教育关键词》《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指数》《中国教育智库评价SFAI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数》和《全球教育智库影响力评价PAP研究报告》,出版《中国教育黄皮书》《长江教育论丛》《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研究丛书》(14册)《全球教育治理研究丛书》(10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2016年起,长江教育研究院每年年底在北京举办“教育智库与教育治理50人圆桌论坛”,邀请全国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为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步伐、建设教育强国建言献策。
2016年、2017年长江教育研究院连续两年在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2017-2018)评选中在社会智库MRPA测评综合排名全国第三,社会智库MRPA测评资源效能全国第一。2017年11月,长江教育研究院入选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2018年在中国教育智库索引社会类智库PAI值评分榜全国第二。2019年荣获中国教育智库联盟颁发的“最具影响力智库奖”。
目前,长江教育研究院正在按照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与高校的战略合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和发展,力争打造成国内外一流的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