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科点评:自然地理考查大幅提高



文综:命题接地气 ,都有迹可循

  今年高考文综整体难度有所提升,但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认为全卷命题接地气,命题规律也有迹可循。全国卷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社会热点,鼓励学生结合当下放眼看世界、看社会、看历史。

政治:题型新变化,中国诗词大会入选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纵观今年的高考政治命题,与往年相比,整体难度基本持平,试题在突出了对“主旋律”的考查前提下,选择了贴近现实生活的材料,要求学生在一心只读“圣贤书”之外,更需要关心窗外事。

一、题型新变化,新增一道材料题

  选择题题型保持不变,依次是经济部分4道题、政治部分3道、文化1道、哲学4道。材料题题型发生变化,38题考察经济生活,39题政治生活,40题哲学与文化相结合,辅助4分的创新类题目。但高考政治的全国卷还是满满的“套路“,有规律可循的。

二、选择题“接地气”,主观题“材料新”

  今年的选择题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更注重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如13题考查污水处理、14题考察的GDP概念,15题的精准扶贫等。

  材料题部分,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依旧从微观主体入手考查,38题考查企业,39题考查人大。文化生活和哲学部分,以中国诗词大会的为背景,文化生活考察了与中华传统文化关系,哲学部分考察了历史主体问题。近五年全国卷材料题哲学部分都是考查微观知识点,尽管题目好审,但难得高分,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回答

  所以说,高考政治的全国卷还是满满的“套路“,有规律可循的。

准高考生建议:关心“窗外事”,关注时事动态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的李雨幸老师认为,对于正在备考2018年的高考考生来说,在重视课本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阐述。平衡好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时事热点的关注。综上所述,只有保证抓稳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相结合,才能在高考政治中脱颖而出。

  最后,卓越祝2017年的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祝2018年的考生备考顺利。

  历史:文史不分家,材料紧跟时代步伐

  通览历史全卷,今年的卷子整体难度与往年相比稍有加大。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高考改革委员会认为与昨天刚结束的语文卷类似,文综历史突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的培育。材料题的选材更加切中当前社会发展热点,比如注重考查学生依据史料和其他历史信息具体再现逝去历史的历史思维,同时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

  从试题类型来看,选择题政治史比重下降。选答题减少了一道选修2的材料题。41题考查民族主义,看似“超纲”,考点从来没有学过,但考生可以通过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构建起的多角度、多层次、结构相对复杂的历史情境、历史思维,同时结合试题中提供的各类历史信息,便能综合分析和归纳出答案。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高考改革委员会对明年高考的考生来说,全国卷的命题特点及答案设置的“套路”常常是有迹可循的,日常训练中可参考历年真题,找出规律。同时,相较于以往的广东卷,全国文综历史卷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时政热点的关注,对史料综合归纳的能力,充分体现了 “文史不分家”的特点。

  对于理解史料相对有困难的考生来说,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崔嘉宝老师建议备考时应注意多读、多看,逐步提高阅读、提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训练出对史料的“题感”。对所学知识也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当前的考试重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上,而是需要日常多关注当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这要求我们通过日常的学习,锻炼基于历史思维、历史态度和历史认识,看待当今世界的能力。

  地理:选择题难度大幅提升,文字材料“字字珠玑”

  卓越教育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高考改革研究委员会的何嘉殷老师认为今年是全国I卷延续了近几年全国卷的特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问结构上还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的设问,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一、各模块考查占比——自然地理考查大幅提高

  由2016年与2017年考查的模块占比相对比可得出,整套试卷在各模块的考查比重略有变化,今年选择题难度较去年加大不少,上年考查相对简单的人文地理,很多考生都放松了警惕。而今年全国卷就没有再对广东考生送“大礼包”了,考生们一向觉得老大难的自然地理部分的考查比例比上一年大得多,而且首题和第二道材料题都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许多中等学生都直呼很难入手。材料题则与上一年的考查方向与难度基本一致,也是注重考查区域问题的分析能力。而图表以及材料的文字量都有增加的趋势。这就加大了对学生“图文信息解读”能力的要求。

二、对高一高二的备考建议

  1. 落实主干知识,拒绝“死记硬背”。地理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会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

  2. 注重能力培养,积累“地理术语”。高考答题是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所以需要在日常教学和复习备考中重视地理能力培养。例如,计算能力、等值线的判读、空间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

  3.强化图文信息获取,提高信息分析能力。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地理试题图表篇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文字阅读,我们做题的时候就要细致地研究题目的文字提示,每个字都不能放过,往往有些不起眼的字句都能成为解题的关键,可谓“字字珠玑”。当然,图表的阅读也是不能轻视的,每幅图都要看清楚图名、图例等基本点。

  4.精选试题,限时训练。

  跳出“题海”,把有限的精力花在优质的题目上,新题、典型例题、自己经常出错的题目都是我们说的优质题目。限定时间静下心题,理解透彻后还要尝试做多套变式题,争取“吃透”这方面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