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以“数智时代学校变革与生态重构”为主题的首届湾区校长治校交流座谈会在深圳举行。活动现场,专家学者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齐聚一堂,深度剖析数智时代学校变革的创新方向,共同探寻教育生态重构的创新路径。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兼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顾问、第九届国家督学、广东省教育厅首任主任督学陈健,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副书记、奥一网董事长、南方民间智库理事长陈文定,南方都市报社党委委员、副主编刘岸然,南方都市报社编委委员谢江涛,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南方中心主任、广东现代教育研究院理事长臧敦建,“名师说”教育新媒体负责人庄树雄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在报告中,周洪宇院长聚焦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变革,结合了深圳、武汉、成都、西安等全国各地中小学的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各地围绕师生共同课堂(即“教师-小先生-AI智能师”协同育人的“三师课堂”)开展AI赋能交互协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三师课堂”中,教师和AI智能师共同承担标准化知识传递,教师转向情感引导与思维激发,学生作为小先生激发学习内驱力、主动力、合作力和创造力。
周洪宇院长表示,多地中小学的实践表明,“三师课堂”效果显著:教师备课效率大幅提升,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学生成绩实现“低进高出”。特别是部分学校自研AI智能体,展现出对教育变革的高度敏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期待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工作者们继续积极担当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与AI教育融合的“先行者”,相信深圳这座“创新之都”,以教学范式重构、智慧校园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实践,一定会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提供更优、更多元、更有活力的“湾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