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上午,《中国教育生活通史》编写筹备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顺利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兼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教授,宁波大学教育督导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教师教育学院刘训华教授,长江大学教育学院陈竞蓉教授,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张建东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副院长王永颜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京京副教授,湖北大学教育学院于洋副教授,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李永副教授,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艳莉副教授,湖北民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者李梦琪,以及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和宁波大学的十余位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本次会议,共探《中国教育生活通史》丛书研究与编写的相关事宜。
本次会议由刘训华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了参与本次编写筹备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教育生活通史》丛书的编写背景,他对本套丛书编写提出了三点思考:一是“拾十而上”,整装再出发;二是顺势而行,把握学术制高点;三是通专结合,探索教育生活史研究新范式。
接着,周洪宇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生活通史》丛书的编写背景、编写要求、编写方法以及编写价值向与会者作了重要学术报告。他指出,《中国教育生活通史》丛书的筹备既有学术研究领域拓展的应然,也有学科发展突破困境的必然。《中国教育生活通史》应该是一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教育价值和资政价值的丛书。他希望今后的学术研究要努力做到专业化、教材化、通史化、大众化、国际化、实践化。
周洪宇教授详细说明了本套丛书的编写原则和方法:一是要明确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思想,避免跌落到进化史观、实用主义史观、实证主义史观的陷阱。二是要明确编写要求,努力追求贯彻全球视野、中国立场、专业精神、实践导向。三是要确定编写原则,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用好研究方法。用好史料研究法,树立“大史料观”,注重计量方法、考据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五是要厘清编写思路。周洪宇教授将编写思路归纳为“通”“全”“新”“活”四字方针。与会同仁悉心聆听,受益匪浅。
随后,各卷本主编及线上与会同仁以及现场部分硕博研究生依次发言,就《中国教育生活通史》编写起讫时间、研究资料搜集、女性和儿童教育生活如何融入编写体系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同仁积极讨论踊跃发言,贡献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据悉,《中国教育生活通史》的编写工作已经筹备近十年,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将有助于深化教育生活史领域研究,实现从专题到通史阶段的发展,进一步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学和历史学学科体系,推动教育史学科领域拓展,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教育传统,增强教育自信、文化自信、历史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