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
智库主要是以社会各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独立性、非盈利性等特征,智库充当知识与政策、国家和民众之间的桥梁。智库的发展与演变分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期至二十世纪中期为智库的发轫阶段;二十世纪中期到七十年代为智库兴起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为智库繁荣阶段。智库根据其隶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大学智库。全球智库报告提名和排名标准分27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分别从智库领导、研究员、研究产品、决策影响力、媒体影响力、社会影响力、资金和管理等层面进行评价。
关键词
智库;发展;演变;类型;排名
智库(Think Tank)也叫思想库、智囊团,是为政府部门公共决策提供研究、咨询与服务,并通过宣传影响民众的专业机构,有政府“外脑”之称。智库主要是以社会各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独立性、非盈利性等特征,智库充当知识与政策、国家和民众之间的桥梁。
智库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飞速发展,专业不断细化,各个领域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政府部门及决策者越来越难以应付这种复杂情境,为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西方各国纷纷成立专业机构,专职进行政策研究,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相关领域公共政策决策咨询和服务,如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兰德公司等。世界范围内也成立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下属的各类专门机构、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以应对世界各国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共同问题。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大规模普及与运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人类在享受当代物质文明的同时,面临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冲突、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健康问题、宗教问题、教育问题等日趋综合化、复杂化,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及作用显得愈发重要。
可见,智库的兴起于社会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与社会各领域问题日趋复杂、多变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智库也从其成立之时就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以适应政府决策与咨询的需求。
智库的发展与演变
发轫阶段:二十世纪初期至二十世纪中期为智库的发轫阶段。一般认为,智库最早源于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工业革命导致社会经济的急剧转型,为帮助政府应对复杂多样的问题,美国开始设立智库,为政府决策提供研究与咨询服务。同时,为保证研究咨询的客观性,不受利益集团左右,智库一般都定位于非营利性机构,保持立场中立。如布鲁金斯学会、卡耐基教学促进基金会都成立于二十世纪初期,一直延续至今,对外坚持立场中立、保持非盈利性,目前仍在世界范围保持其强大的影响力。
兴起阶段:二十世纪中期到七十年代为智库兴起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和前苏联进入冷战时期,这个阶段,智库发展平稳,一些智库开始注重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一些国际知名智库纷纷成立,如成立于1948年的兰德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为美国军方提供服务,后来其研究拓展到卫生、教育等领域,并开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卡托研究所成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布的《2015年全球智库报告》关于教育政策领域的顶级智库排名中,卡托研究所名列第三,2014年名列第四;兰德公司2015年名列第五,2014年名列第二。可见,这个阶段成立的智库,在教育政策领域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智库数量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不到50个,发展到七十年后代期已超过一百个。国际性智库也得到发展,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都在政策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国际引领作用。
繁荣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为智库繁荣阶段。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尤其是美国在1983 年发布《国家处在危机之中》的报告,国内掀起了一股改革的浪潮,加速了智库的蓬勃发展,智库类型也不断丰富。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文化变革的加剧,为适应这一趋势,世界各国如英国、日本、中国等国也纷纷加入到改革的大潮中。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球有二分之一的智库成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加速,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复杂化,全球范围内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出现,促使智库迅猛发展。截止2015年,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公民与社会项目组的统计,全球智库已达到六千多个。
智库的类型
纵观全球智库,数量庞大,性质各异,种类繁多,规模大小不同。智库根据其隶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官方智库、民间智库、大学智库。官方智库主要隶属于政府部门,接受所属政府部门领导、受政府划拨经费支持,如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教育部下属的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等。民间智库包含公司性质和团体性质智库两类,公司性质智库多属于独立机构,经费多来源于政府委托合同项目,如兰德公司等;社团性质的智库具有非盈利性,经费主要来源于各类基金、企业和个人捐款,研究保持客观中立,如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等。大学智库主要附属于大学或由不同大学组成的共同体为主,如哈佛大学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与国防研究中心、美国教育政策研究联盟等,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教育政策研究联盟由美国七所顶尖高校组成,在世界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智库的排名
智库排名的标准:目前,国际最具权威性的智库排名,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大学智库与公民社会计划(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简称TTCSP)公民项目组每年发布一次的“全球智库报告”(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简称GGTTI)。从1989开始,TTCSP开始对全球智库进行系统研究,从2007年开始,TTCSP每年发布一次全球智库报告。TTCSP的宗旨是帮助全球各国“搭建知识与政策之间的桥梁”,[2]具体来说是建立国际和地区的政策机构网络,以改善世界各地在加强民主体制和公民社会建设过程中的决策。TTCSP已在很多领域发挥作用,如国际和平与安全、全球化和治理、国际经济、环境问题、信息社会、扶贫、全球医疗和健康等。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全球智库报告形成的步骤主要有以下几步:第一步,提名。报告统计范围内的所有智库和数千名全球记者、公私捐赠人和政策制定者按要求进行提名。被提名5次(包含5次)以上的机构进入选拔程序。第二步,排名。信函被寄往提名人的手中,完成调查研究,产生入围智库排名,等待专家小组敲定。第三步,专家小组遴选。专家小组对提名机构进行确认、修改、淘汰等工作,并进行反馈,最终形成智库排名报告并对外发布。
全球智库报告提名和排名标准分27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分别从智库领导、研究员、研究产品、决策影响力、媒体影响力、社会影响力、资金和管理等层面进行评价。智库影响力评价有4项一级指标和相应细分的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资源指标、使用率指标、产出指标、影响力指标,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智库形成影响力的不同方面。具体指标如下。
智库排名概况:根据历年TTCSP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显示,全球智库数量2010年为6480个,2011年为6545个,2012年为6603个,2013年为6826个,2015年为6618个,2015年为6846个。全球智库数量基本保持六千多这一水平,数量各年有所波动。全球智库排名按不同类别、不同国家进行综合或分类排名,从不同侧面展示世界各国智库的状况。2015年,世界各大洲智库分布及主要国家数量排名情况见表3、表4。
可见,北美洲、欧洲、亚洲占据全球智库绝大部分,从国家分布来看,又以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美国智库在世界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其他如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以及新型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等数量居多。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智库的建设。中国于2015年年初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标志着中国的智库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2014年开始,中国、泰国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智库也开始进入世界顶级智库行列。《2015年全球智库报告》排名中,中国、韩国、泰国、蒙古、菲律宾等均有智库进入顶级智库名单,说明发展中国家智库建设取得了飞速进步。
作者简介:付睿,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大理大学副教授。
[2]TTCSP. About Us. http://gotothinktank.com/about-us/,2016-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