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艳 长江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熊 杰 武汉工程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处长、教授
喻发全 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
夏 星 湖北工业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预计今年上半年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严峻。此次疫情爆发期正值高校毕业生找工作的黄金时间1—5月,而湖北省是此次疫情战役的暴风眼,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此时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创业、就业。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扩大湖北省2020年硕士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的招生规模。
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和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司[2020]19号)精神,建议进一步提高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升学率。湖北省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需求,在不影响统招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数、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地扩大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型和专业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扩招规模控制在原计划的3%以内,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控制在8%以内。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的专业结构,向专业学位,医、理、工、农和师范等学科门类倾斜。在湖北省急需的临床医学、生物制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相关领域积极扩大招生规模。同时,扩大普通专升本招生规模。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承担普通专升本计划,并结合社会需求,扩大医学护理、制药工程、公共卫生管理、学前教育等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加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二、大力推进湖北省高校与企业举办网上招聘,实现网络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等工作。
大力推进云招聘,将校园招聘推到线上进行,积极利用互联网实现供需对接,企业连同高校将就业资源平台化、透明化继续发挥校园招聘在高校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社会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延长报到接受时间,可通过传真、网络等线上方式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签订、就业报到手续。有关部门应当协同高校与企业完善网上招聘平台,将就业信息按学科专业、地区等方式进行分类。高校也应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2年户口和档案托管,按应届毕业生身份办理就业手续。
三、鼓励湖北省高校向还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派发意向调查表,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
鼓励高校工作者为学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加强对就业困难(学业、心理、经济、残疾)学生的精准帮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毕业生、身体残疾毕业生、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中的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按照“一对一”指导的原则来进行求职就业计划的制定。指导高校及时开展网上就业指导课程,通过模拟网络招聘等方式引导学生适应网络招聘。对有求职心理阻碍的高校毕业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就业。
四、鼓励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基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拿出一定比例的计划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合理导向投资,应重点支持新兴技术产业的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有较大市场前景且使用劳动力较多的新型企业。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尽快要求各行业恢复正常营业和开工,使经济尽快转入正轨。其次,加大贯彻落实再就业政策力度,积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完成就业工作目标。
五、鼓励在鄂央企、湖北省属国有企业吸纳本省高校毕业生就业。
在鄂央企、省属国有企业应当努力挖掘用人潜力,扩大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录用规模,省属国有企业应当在2020年新招岗位中提高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录用比例,并在企业网站和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官网发布相关就业信息。此外,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作用,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1年以上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可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其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