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创业度



  “中国教育指数 2015•创业度”旨在从即将走向社会的“教育出口”受教育者的创新创业训练(预备)维度出发,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相关统计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开展情况”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等数据,反映国家及其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创业程度当年的基本状态及其排序。

  各级各类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创业程度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状态和主流价值追求的较为重要指数,它能够反映出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对于受教育者(主要是高等教育阶段)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能够反映出国家和地区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程度、办学氛围和质量水平,结合其他相关系列指数或指标能够一窥国家或该地区的教育发展、教育创新的潜能和后劲。

  经测算,“中国教育指数 2015•创业度”结果及其排序情况见表 8-1、表 8-2。

  相关图表分析显示:

  (一)“中国教育指数 2015•创业度”的全国均值为 4.18,其中项目指标指数的均值为 2.44,获奖指标指数的均值为 3.67,反映出该指标在 31 个省(直辖市)区之间的存在显著差距。

  (二)当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区中教育(主要是大学生)创业度高的主要有北京、湖北、安徽、广东、河南、江苏、河南、湖南、浙江和山东,教育创业度较高的还有四川和上海。安徽、河南两省的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数在全国各省区遥遥领先;而湖北、北京、江苏、广东等省(直辖市)区则在创业项目获奖上实力出众。这些地区在教育人口、教育创业文化或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中央高校)布局和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领先于其他省区;且中部大多数省区依托教育创业开发人力资源潜力,呈现出“率先崛起”之势。

  (三)当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区中教育(主要是大学生)创业度低主要是青海、宁夏、西藏、贵州、内蒙古、海南和山西,教育创业度较低的还有甘肃、天津、河北、新疆、云南等地。这些省区大多为中西部教育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创新创业项目偏少亦受到了教育资源布局、区域交通交流和创业文化氛围的不利影响。而天津市则由于人力资源总量有限、创业项目开展相对滞后而排名中下游。

  (四)当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区中(生均)教育创业度居中的省区主要有陕西、辽宁、江西、福建,以及吉林、重庆、黑龙江、广西等地。这些省区有的经济较为发达,如福建;有的拥有较为厚重的高等教育资源(中央高校布局)如陕西、吉林,有的则两者兼备如辽宁、重庆等。江西省依靠不断加快的教育创业和人力资源开发并占据一席之地,广西和黑龙江两省地处边陲,教育的国际交流和教育协同、创业氛围较为浓厚。

  (五)中国各省(直辖市)区中教育创业度与人均 GDP 未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其与各省(直辖市)区人口排行有一定的关联;从实际情况来分析,教育经费投入、区域交通交流的便利性、教育和文化中创新氛围和创业政策等因素都将影响教育创业度。

  (六)中国各省(直辖市)区中教育创业度“地方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数”的均值为53.35,其内在差距为1927:1;教育创业度“中央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数”的均值为 465.55,其内在差距 2741:36——反映出我国地方高校在该指标上的内部差距大于中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统筹规划、政策引导,使其走向科学化、均衡化和协调化发展的轨道,进一步调动中西部省区高校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国家和地区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